「印象信陽」城陽城遺址考古人:守住城市靈魂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2016年12月中旬,一則《河南古墓發現「牛肉湯」,骨頭清晰可見》的消息在網上流傳,引起網友關注;新年伊始,古墓棺槨內的千年寶劍出鞘,閃爍的寒光令數千萬各地網友為之傾倒。

近一個月來,位於平橋區城陽城址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附近,編號為18號的戰國中期大墓著實在全國火了一把。

編號為18號的戰國中期大墓

近日,記者來到考古隊的「根據地」,只見考古隊員依然在古墓周邊忙碌著。

武志江所帶的考古隊,有8名隊員,大多是河南人,分為勘探文物的發掘組、修復文物的文保組、守護文物的安保組及負責考古隊飲食衛生的後勤組。

每天一大早,考古隊員們便帶著裝備出發了,按照頭天晚上的工作部署,井然有序地開展一天的工作。

連夜研究發掘方案

對棺槨表層進行清理

在現場,記者看到,文保組正在對目前已出土的棺木、甲片等進行保濕處理,對於出土的眾多碎陶片,專業人員正在進行修復。

記者了解到,去年12月19日,保存相對完好的主棺被整體打包,移入城陽城址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博物館的實驗室,考古專家和科技人員進行X光整體掃描等前期準備。

主棺被打開後,考古人員清理遺物時,發現男性屍骨一具,左腿外側隨葬一張弓,左臂外側隱約可見古劍一把,棺內另有幾支箭杆和鞋底等物品。

此外,還有一項出土物值得關注,主棺內還發現一對長27厘米的鞋底。

墓葬出土的瑟

虎座鳳架鼓殘片

沉睡了2300多年的「利劍出鞘」,意味著18號墓的考古發掘工作已經結束,下一步將轉入實驗室研究階段,對墓主人身份進行進一步梳理,通過出土器物,窺探當時社會的飲食起居、服飾風俗等生活習慣,乃至研究社會、政治、經濟狀況。

考古隊員在對文物進行修復前的繪圖

考古隊將文物移交給城陽城博物館

採訪中,忙碌的考古人員們普遍認為:文化是一座城市的靈魂,沒有靈魂,整座城市就失去了活力,「位於信陽的城陽城遺址在全國都是出了名的,可以說它見證了早期中國文明的一縷縷曙光。

我們有責任去好好保護它,即使再辛苦也是值得的、有意義的!」

文|圖 本報首席記者 周濤

編輯 孫銀鴿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年末重磅福利!2000多年前寶劍出鞘瞬間!

【觀察者網 文/邱荔】2016年末的重磅福利來了!!!12月30日晚,@河南考古 官方微博小編手抖著發布了這條消息。木棺里出土的2000年前的大寶劍,帶著劍鞘,從劍鞘里抽出來的一剎那,帶著寒光!

信陽楚墓發現60周年 罕見戰國長劍展出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游曉鵬 通訊員 武志江11月11日~12日,信陽楚墓發現60周年暨兩周城址考古與保護學術研討會在信陽市召開,包括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李伯謙在內的近百名考古學者參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