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主流文化——河洛文化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河洛文化是中華文化的源頭之一,是中華民族主流文化。
河洛文化以洛陽為中心,在古代雄踞於中原,為「天下之中」(《史記·周本記》),即所謂「中國」,是古代中國東西南北的交通中樞,地理位置十分優越。
關於「河洛文化」一詞,《河洛文化史綱》概述較為明確和翔實。
在中國古代歷史的「文明化」過程中,在不同地區有不同的文化社會群體,但這些社會群體都不會對形成於河洛地區的夏文化及華夏文明產生影響,因為夏文化是產生於河洛地區的河南龍山文化,也就是說夏文化基本上是河洛地區「土生土長」的考古學文化。
河洛地區古代文明的形成與早期發展的源頭,只能是河洛地區的河南龍山文化,而不是其它文化。
因此可以說,夏文化直接淵源於河洛地區的河南龍山文化。
從對夏王朝以後的中國古代歷史發展而言,河洛地區的河南龍山文化是孕育華夏文明、中華民族文化、漢文化的核心文化。
河洛文化,是指存在於黃河中游洛河流域,以洛陽平原為中心的區域性古代文化。
由於該地區在我國歷史上十三朝古都的歷史地位,所以自夏代開始,河洛文化長期是我國古代歷史上久負盛名的京都文化,是我國5000年華夏文明的源泉與主脈。
夏代是早期的河洛文化,在這時,河洛文化的內涵就是夏文化,二里頭遺址就是當時河洛文化的核心載體。
考古研究表明,在距今約5000-3500年期間,生活在河南省中、西部地區的先民們,創造了被稱為是仰韶文化、廟底溝二期文化、王灣三期文化、新砦期文化和二里頭文化等考古學文化。
這幾種文化在考古學地層上先後疊壓,在文化內涵上一脈相承。
河洛地區先民們創造的河洛文化是以中原文化為代表的黃河文明的核心和發祥地,
因而河洛文化在中國古代文化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大量考古發現資料和古代文獻記載說明,華夏文化是漢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的母體文化。
華夏文化主要源自中國古代早期國家夏商文化及其更為久遠的河南龍山文化,多年來的考古發現與研究已經證實,河南龍山文化是夏文化形成的直接源頭。
河洛地區是河南龍山文化的重要分布地區,就這點而言,河洛地區可以說是夏文化、華夏文化的發源地及其形成、發展的核心地區,也可以說是以後漢文化、中華民族文化的發源地。
千百年來,中華民族自豪地稱自己為「炎黃子孫」,而炎黃與河洛有何關係呢?
相傳,黃帝是有熊國國君,「有熊,今河南新鄭是也。
」據《史記·五帝本紀》記載:新鄭歷來被稱為「軒轅故里」 。
黃帝的範圍以河洛為主,也應是肯定無疑的。
炎黃部族是華夏族的母體,他們結盟後在河洛地區發展壯大,並從這裡向外發散,形成了華夏民族歷史上獨具特色的文化體系之一,即炎黃文化。
炎黃二帝用他們的聰明睿智,在河洛大地上譜寫了華夏燦爛文明的第一樂章,從而使炎黃文化成為中華文化中最具凝聚力的核心部分,炎黃二帝成為華夏子孫的共同祖先。
河洛文化,炎黃大業,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生命之根!
「叩之以大者則大鳴」——評《中國考古學》
【文化視角】作者:李新偉(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所研究員)《中國考古學:舊石器時代晚期到早期青銅時代》中文版終於由三聯書店出版了。展開這部匯集較全面資料、綜述以往研究、凝聚中西合璧的兩位作者最新思考...
「夏」問題:中國考古學的「哥德巴赫猜想」
微信ID:sanlianshutong『生活需要讀書和新知』公元前2000年,古史傳說中夏王朝的開始。作為夏商周三代之始,它標誌著家天下的開始;作為一個缺乏直接文字證據的時代,它目前仍存在於後世...
中國古代歷史文化的「根文化」
在群星璀璨的區域文化中,河洛文化無疑是其中一個耀眼的明星。與三晉文化、巴蜀文化等地域文化相比,河洛文化有何特點?又如何影響著中華民族的文化形成與發展?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劉慶柱對本報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