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件編鐘長沙奏響遠古「交響樂」 含曾侯乙編鐘「姊妹鍾」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長沙博物館又有新展。

從7月25日起至10月8日,「諸侯禮樂——隨州出土周代青銅器特展」將在該館特展二廳展出,目前布展已基本完畢,84套280件來自兩周時期湖北隨州出土的曾(隨)國、鄂國的典型青銅文物,包括九鼎八簋、曾侯乙編鐘「姊妹鍾」和獸面扉棱尊等青銅瑰寶讓人目不暇接。

展覽分為「封邦建國」「漢陽諸姬」「曾侯遺風」三個部分。

長沙博物館館長王立華認為,本次特展既可讓星城觀眾一睹距今三千年前周王朝曾、鄂諸侯國的禮樂篇章,感受隨州發達的青銅文化和漢水流域高度發達的禮樂文明,同時長沙觀眾通過觀看本次展覽,將對長沙地區先秦文明的認知獲得一次重大的知識更新,因為本次展覽的青銅器出土於商周時期中華文明從黃河流域進入長江流域的重要通道「隨棗走廊」,這一遠古歷史的脈絡不容忽視;其次從以往青銅器銘文,人們將發現周昭王時期曾前往漢水流域的隨國,當年周昭王即欲征討南方反叛的虎方之國,南方還有一個依附周朝的南方「相國」。

虎方之國可能在寧鄉,湘江的得名極有可能與南方「相國」之「相」相關。

神秘「隨棗走廊」連接南方的虎方與相國

據介紹,本次展覽展品278件來自隨州華夏博物館,有2件青銅編鐘來自寧鄉出土文物。

隨州以出土曾侯乙編鐘聞名於世。

前來長沙博物館布展的隨州市華夏博物館館長鬍久洲介紹,自上世紀70年代隨州發現比長沙馬王堆漢墓大6倍的「超級古墓」——擂鼓墩戰國早期的曾侯乙墓後,在隨州隨即又有擂鼓墩二號墓、羊子山墓地、葉家山等大量墓地被發現,出土了一大批成組、高規格的青銅器。

本次展覽就將展出曾侯乙編鐘的「姊妹鍾」,為長沙市民奏響周王朝諸侯王國的青銅「交響樂」。

策展人、長沙博物館展覽部副主任董遠成,對本次展覽也感覺特別興奮,董遠成介紹,周王朝建立後,為維護統治,分封眾多諸侯國。

從黃河流域通往長江流域有一條重要的歷史通道,即經過湖北北部隨州和棗陽山地間的一條狹長平原,這條重要的南北通道被稱為「隨棗走廊」,它是中國遠古由中原地區通往南方的一條極其重要的文化與經濟交流通道。

周王朝在此設置了曾國、鄂國等諸侯國。

當時,青銅器地位舉足輕重,「隨棗走廊」也隨即成為中原與南方交流的「青銅之路」。

董遠成提到,歷史上有一個著名的周昭王南征。

相傳周昭王南征覆舟於湘江昭山附近,昭山故而得名,當然歷史真實的周昭王覆舟之地實際上是在漢水,但周昭王南征卻是事實,記載周昭王南征之事的重要器物靜方鼎及新出土的中甗和中方鼎等器物的銘文上均記載,周昭王先派重臣前往曾、鄂國打前站,建行宮。

並提及周昭王南征的目的,是征伐楚蠻,其中包括虎方等反叛的方國,在靜方鼎的銘文里更提到南國相。

寧鄉地區出土有帶有猛虎形象的青銅器,不少專家認為寧鄉可能就是虎方國,同時南方相國中的「相」極有可能通「湘」,相國極有可能就是洞庭湖湘水流域的方國。

也就是說,在周昭王時期,除周王分封的五等國,另外在曾國和鄂國的南方還有大量的如同南國相似依附的方國,也有虎方這樣不時反叛周王朝的勢力。

董遠成認為,本次隨州出土周代青銅器特展或許將讓長沙市民在文物面前更多了份特殊的聯翩浮想。

36件編鐘奏響遠古「交響樂」, 九鼎八簋中盡露諸侯王霸氣

本次特展,主要匯集了隨州地區出土的兩周時期曾、鄂等國的典型青銅文物280件。

具體包括禮樂器、食器、兵器及車馬器等,其中一級文物109件。

以時代為序,展示了距今三千年前兩周諸侯王國的分封歷程和禮樂文明。

湖北隨州市華夏博物館館長鬍久洲介紹, 本次展覽曾侯乙編鐘並未來長,但距曾侯乙墓西側約百米處的擂鼓墩二號墓中出土的另一套36件編鐘,也就是曾侯乙編鐘的「姊妹鍾」已經來到長沙。

二號墓編鐘與曾侯乙編鐘屬同一體系,音色、音律與曾侯乙編鐘相通,其中8件大鐘與曾侯乙編鐘的音律完全一致。

本次展覽特別展出有一套戰國中期的「九鼎八簋」。

眾所周知,在周代鼎為國家重器。

周禮規定:天子用九鼎八簋,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

歷史上曾發生楚王向擁有九鼎的周天子「問鼎」的重大歷史事件,以此表明強大起來的楚王對周天子已經「不服行」,想要挑戰周天子的權力了。

曾國雖為諸侯國,但此次展出的擂鼓墩2號墓出土的鼎的數量卻已達到九鼎之多,表明到了東周,確實已經「禮崩樂壞」,諸侯國君已經僭越禮制,也用起了九鼎八簋。

董遠成說,反觀長沙地區的考古發現,目前長沙考古所見的等級最高的楚墓為1973年發掘的瀏城橋1號楚墓,該墓有三級台階,兩槨一棺,隨葬有銅禮器、仿銅陶禮器、青銅兵器、車馬器等合計93件。

其中代表墓主身份的寰底鼎共為5件,符合大夫五鼎四簋的禮制,所以人們推測,瀏城橋1號楚墓墓主為楚國中大夫級貴族,系戰國早期鎮守長沙的最高軍事首領,也就是說長沙最高首領僅為大夫一級,距離曾國的九鼎地位,相差甚遠。

三千年前的尊盤, 或證明三伏暑天曾侯已喝上冰鎮甜酒

流放到湖南的屈原在《楚辭·招魂》中提到「挫糟凍飲,酎清涼些」,說的是在戰國末年的楚國,當時已流行在夏天喝冰鎮甜酒了。

本次特展,出現比屈原時代更早的一個可以冰鎮甜酒的尊盤,可惜是個複製件。

該尊盤出土於曾侯乙墓,時代為戰國早期,尊通高30.1厘米、盤通高23.5厘米。

這是一件春秋戰國時期工藝最繁縟精美的酒器,尊是盛酒器,盤是水器,出土時尊置於盤中,二器合一。

隨州市華夏博物館館長鬍久洲介紹,這個尊盤,在夏天可以用來冰鎮甜酒,即在尊中注滿甜酒,而在盤中倒上冰塊,一尊記載於《楚辭》、來自於兩三千年前隨國的冰鎮甜酒,一定會讓前來觀展的市民,感受到古人消暑也有那個時代的韻味的清涼。

(長沙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周王朝青銅瑰寶"在市博物館開展

今天上午,由市博物館、隨州博物館和隨州華夏博物館聯合推出的《諸侯的禮樂——來自周王朝的青銅瑰寶》展覽在市博物館開展。此次文物展集中展示了大批來自兩周時期隨地噩、曾兩國的代表文物,展出的青銅器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