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州出土周代青銅器特展下周開幕 帶你感受周代禮樂文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噩中方蓋鼎。

在當時這樣的青銅盛食器主要是用來盛放牲肉。

這件器物造型厚實莊重,紋飾繁複,形制及紋飾特徵都具有西周早期風格。

扉棱提梁卣。

卣是古代的一種盛酒器,這件器物蓋頂立一象首,口沿兩側有對稱的半環鈕與提梁相連,提梁兩端及中部有四個對稱的獸首。

紅網長沙7月18日訊(時刻新聞記者 趙晶)長沙博物館又有新展了。

7月18日,記者從該館獲悉,7月26日至10月8日,「諸侯禮樂——隨州出土周代青銅器特展」將在該館展出。

屆時,一大批神秘而精美的青銅器將降臨星城,市民們將可感受到三千年前隨州發達的青銅文化和漢水流域高度發達的禮樂文明。

神秘「隨棗走廊」成為「青銅之路」

如果說隨州這個地名還有點陌生,但出土於此的曾侯乙編鐘可謂大名鼎鼎、震古爍今。

策展人、長沙博物館展覽部副主任董遠成介紹,隨州市位於湖北省北部,是歷史文化名城。

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這裡就不斷有重要的考古發現,最著名的當屬擂鼓墩戰國早期曾侯乙墓,這是一個比長沙馬王堆漢墓還要大6倍的「超級古墓」。

其中出土的曾侯乙編鐘,是由六十五件青銅編鐘組成的龐大樂器,鑄造精美,氣勢磅礴,改寫了世界音樂史,被中外專家、學者稱之為「稀世珍寶」。

此後,又有擂鼓墩二號墓、羊子山墓地、葉家山墓地等被發現,出土了一大批成組、高規格的青銅器。

為何此處會有這麼多考古發現?「周王朝建立後,為維護統治,分封建立起眾多的諸侯國。

」董遠成介紹說,在此地,山地之間有一條狹長平原,覆蓋了隨州、棗陽的絕大部分地區,稱之為「隨棗走廊」。

在那個以車、馬為主要交通工具的年代,這是從鄂西北、中原南下的必經之路。

「隨棗走廊」 成為了重要的文化與經濟交流通道。

周王朝在此設置了曾國、鄂國等諸侯國。

而在當時,青銅器的地位舉足輕重,「隨棗走廊」也成為了運送銅礦原料的「青銅之路」。

「顏值」相當高,有些十分罕見

此次特展,由長沙博物館與隨州華夏博物館承辦,匯集了隨州地區出土的兩周時期曾、鄂等國的典型青銅文物200餘件。

具體包括禮樂器、酒水器、兵器及車馬器等,其中一級文物109件。

它們將以時代為序,展示這些諸侯國的分封歷程和禮樂文明。

「這些青銅器非常精美,造型也非常獨特。

」董遠成介紹,其「顏值」相當高,「比如這件扉棱提梁卣,器形高大、紋飾奇特。

」董遠成介紹,十分罕見的是,它的表面裝飾有造型類似寫真的動物頭首,而在寫真的基本特徵上又大膽地進行了突破,創造出與自然物種相異的動物形態,其所隱含的是讓人難以理解的詭異,使人不由自主地產生一種對神靈的敬畏感。

可欣賞到36件編鐘與九鼎八簋

雖然曾侯乙編鐘此次未能來長展出,但市民們可以看到在距曾侯乙墓西側約百米處的擂鼓墩二號墓中出土的另一套36件編鐘。

二號墓編鐘與曾侯乙編鐘同一體系,音色、音律與曾侯乙編鐘相通,其中8件大鐘與曾侯乙編鐘的音律完全一致。

此外,還將展出一套「九鼎八簋」。

董遠成介紹,鼎用以供奉牲肉,簋用來供奉食糧,是當時最重要的祭器。

周禮規定天子享用九鼎八簋,諸侯七鼎六簋,大夫級別的大臣五鼎四簋……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粵鄂兩省共同舉辦楚式青銅器特展

6月17日,由廣東省博物館與湖北省博物館聯合舉辦的《問鼎——楚式青銅器特展》在廣東省博物館開展。該展通過採礦鑄銅、鐘鳴鼎食、祀前凈手、犀甲金戈、生活雜器、華美紋飾六個板塊,以湖北省博物館藏青銅器...

"周王朝青銅瑰寶"在市博物館開展

今天上午,由市博物館、隨州博物館和隨州華夏博物館聯合推出的《諸侯的禮樂——來自周王朝的青銅瑰寶》展覽在市博物館開展。此次文物展集中展示了大批來自兩周時期隨地噩、曾兩國的代表文物,展出的青銅器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