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發現 4500年前寧鄉已經養豬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八角星紋陶紡輪

陶豬

均為資料圖片

石鉞

長沙晚報訊(記者 任波 通訊員 曹棟洋)記者昨日從長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獲悉,寧鄉羅家沖考古遺址在2016年度的考古發掘中又獲重要發現。

在眾多出土遺物標本中,有八角星紋陶紡輪、穿孔石鉞、動物形陶塑(陶豬)等典型器物。

2016年12月初新發現的陶豬首,表明在當時,羅家沖聚落的寧鄉先民,已具較高藝術審美觀念,豬已作為一種重要家養動物,出現在人們日常生活中。

石鉞具有軍權的象徵意義,表明當時的社會分級和社會複雜化程度。

紡輪的出土充分說明當時紡織業的發達。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紡輪上裝飾的八角星紋,在湖南最早可見於距今7000年左右的洪江高廟遺址。

可見其淵源相當久遠。

寧鄉羅家沖遺址位於寧鄉縣青山橋鎮橋北村一組,地處溈水支流楚江上游北岸的二級台地上,距寧鄉縣城約77公里,遺址現存面積約25000㎡,該遺址於2013年10月經考古調查發現,2014年9月至2015年12月進行首度發掘,從2016年6月至今的發掘,經過長沙考古工作者半年的艱辛努力,已初獲突破性進展。

羅家沖遺址的文化特徵以本地文化因素為主體,同時吸收和融合了部分外來文化因素,是溈水流域一處典型的史前至商周時期的聚落遺址。

由於遺址處於新石器時代向青銅時代發展演變的關鍵環節,對於深入研究寧鄉青銅器的出土背景以及與炭河裡遺址之間的相互關係等問題具有重要學術意義。

據專家介紹,寧鄉炭河裡遺址反映的是寧鄉地區商周時期的方國文明,而羅家沖考古遺址則可能揭示在炭河裡文明之前的文化及生活發展面貌。

本次寧鄉羅家沖考古遺址發現的陶豬首,已引起專家們的關注。

這件陶豬首或表明距今4500年前的寧鄉已開始養豬。

此前,在1981年,考古工作者在湘潭縣九華鄉船形山出土過一件青銅豕尊(又稱豬尊),有專家認為,它或表明至遲在3200年前後的商代後期湘潭或已養豬。

這件豕尊今藏湖南省博物館。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中國人冶煉銅合金始於夏朝 冶鐵始於春秋戰國

攀枝花商周冶煉遺址出土礦渣及坩堝,首次實物佐證當地冶煉史「鋼城」攀枝花,上世紀60年代為開發鐵礦資源而組建的城市。這裡的冶煉歷史,遠比我們所知的要更久遠。最近在攀枝花的一項考古發掘中,首次發掘到...

彭陽縣發現大型西周諸侯王墓葬群!

經過7個多月的考古發掘,自治區考古研究所在彭陽縣新集鄉姚河村發現了一處占地60萬多平方米的大型西周墓葬群,目前探明的墓葬達50多座。從已經發掘的10座墓葬中,出土了數量眾多的青銅馬車陪葬品,專家...

周原遺址入選2015年度十大考古新發現

5月16日下午,由中國文物報社和中國考古學會主辦的「 2015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結果在北京揭曉,寶雞周原遺址考古成為陝西唯一入選項目。周原遺址,其中心在今陝西寶雞扶風、岐山一帶,是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