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古代廣東人的生活,看看這些陶瓷就知道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由於沒有攝影照相等技術,要真正了解古代人們的生活相當困難。

除了數量繁多的文字記載之外,很多古人留下來的器皿間接地給了我們很多提示。

比如細細研究廣州等地出土的一些陶瓷文物,我們可以大致了解古代廣東人的一些生活情況以及背後的文化歷史背景。

■收藏周刊記者 曾貴真 實習生 盧遠芳

●青釉雞首壺

晉(265年—420年)

高16.3厘米、口徑8.2厘米、底徑11.2厘米

1996年廣州市農林下路地鐵一號線工地M7出土

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因壺嘴作雞首狀而得名。

是西晉至唐初流行的一種瓷壺。

雞首壺流行的魏晉南北朝時期正是社會大動盪的時期,也是瓷器大發展的時期。

由於連年戰亂,大批中原居民和士族地主紛紛南下,推動了南方經濟的發展。

在南方,以瓷器製造為主的手工業進入迅速發展的階段,尤其是奠基於東漢的青瓷燒造開始了它的輝煌時期。

●青釉佛塔模型

南朝(420年—589年)

高11.6厘米、座寬8.4厘米

2006年廣州中山大學北校區科技樓工地M22出土

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佛塔是佛教的象徵,最早用來供奉和安置舍利、經文和各種法物。

佛教自東漢傳入後,進入嶺南的外國僧人漸多,他們或翻譯佛經、傳教,或建佛寺。

至南朝,佛教在中國大興,高僧輩出,佛寺眾多。

●陶紡輪

新石器時代晚期

紡紗中的一個重要工具,就是這種紡輪。

紡輪為扁圓體,中間穿孔,貫於木桿,然後連續旋轉,邊轉邊提,可以將植物纖維──如麻纖維捻成一道幼線,再以這些幼線來紡織衣物。

新石器時代遺址中紡輪的出現表明在嶺南原始居民或者已經使用植物纖維紡織衣物了,具有重大意義。

陶紡輪在廣東曲江馬壩石峽遺址、佛山河宕遺址和香港湧浪均有出土。

●陶五聯罐

南越國時期(前203年—前111年)

通高9厘米,邊長17.5厘米

2003年廣州市太和崗御龍庭工地M89出土

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這種盛器,是南越地方的特色器皿之一。

●「萬歲」瓦當

南越國時期(前203年—前111年)

1997年南越國宮署遺址出土

「萬歲」一詞,秦漢以前用來表示歡呼祝頌,寓意吉祥。

瓦即筒瓦之頭,主要起保護屋檐,不被風雨侵蝕的作用。

同時又富有裝飾效果,使建築更加絢麗輝煌。

嶺南地區氣候濕熱、傳統的居室特點為干欄式建築,即單純用竹木為材料建造的棚屋類型。

而瓦和鋪地磚的應用是建築業的一次革新,是越族受漢族建築影響的體現之一,體現著嶺南地區對先進文化的吸收與借鑑。

●曲尺形陶屋

漢代(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

高19厘米、長18厘米、進深14厘米

1996年五里二橋村東灰場漢墓出土

徐聞縣博物館藏

秦漢時期,中原先進的農耕畜牧技術輸入嶺南,嶺南的耕地逐漸開發,農業經濟得到長足發展,人口增加,因而出現農舍和莊園等建築。

此類陶屋模型在各地漢墓內大量出土,為研究漢代建築和生活提供重要資料。

●陶水田

東漢(25年—220年)

通高9.2厘米、長41厘米、寬33厘米

廣州番禺龜崗M16出土

番禺博物館藏

長方形,四周及中間有高起的「田」字形埂。

田中有7個戴笠俑,或低頭,或彎腰,表現出插秧的勞作場面。

類似水田模型在佛山瀾石東漢墓中也曾發現過,反映了珠三角地區漢代農業生產情景。

●陶船

東漢(25年—220年)

全長35.2厘米,寬5.6~9.2厘米,通高8.8厘米

1997年廣州市先烈中路凱城華庭工地M3出土

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廣州出土漢代船模有陶、木質兩種,20餘件。

有內河航運的貨艇、客船、農耕運輸的小艇、作戰的樓船等,反映當時嶺南地區造船與航運發達,商業貿易繁榮。

●陶牛羊

東漢(25年—220年)

高18.9-21.8厘米

2010年西灣路舊廣州鑄管廠工地M35出土

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廣州漢墓出土的雞、鴨、豬、狗、牛、羊等動物俑,是當時廣州地區普遍養殖的動物,「六畜興旺」是農業社會的理想場景。

(本版文圖來自廣東省博物館官網)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重大考古發現:河南周口發掘百座漢墓群

11月13日,河南文物部門對外消息稱:在該省周口市境內發掘出以百餘座漢墓為主的古墓群,出土有大量陶器與漢代「五銖」錢。據介紹,墓葬出土陶器多達487件,從出土的遺物判斷遺址的時代從漢代一直延續至...

那些轟動全國的濟南考古

可以說,每一次的城市考古,都是一次歷史的穿越。古城濟南,地下埋藏著數千年的文明,還有眾多道不完的動人故事。20多年來,濟南市考古研究所作為歷史的發現者、城市記憶的喚醒者、文明的傳承者,在這片廣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