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墓看著好玩 其實沒那麼簡單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昨日上午,長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邀請眾多志願者來到寧鄉羅家沖考古遺址參與公眾考古活動。
羅家沖遺址位於寧鄉縣青山橋鎮。
昨日上午,在公眾考古活動現場,志願者在試用「神器」洛陽鏟。
2005年12月22日國務院發布了《國務院關於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的通知》。
其中規定,自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個星期六為「文化遺產日」。
為迎接今日第十個文化遺產日的到來,長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於昨日組織了一次別開生面的公眾考古活動——邀請近30名志願者走進正在發掘中的寧鄉羅家沖遺址,感受田野考古實踐的魅力。
跟《盜墓筆記》寫的真的不一樣
在不少人看來,考古不僅是一門專業性很強,同時也是帶有一絲神秘色彩的行業。
「我對考古的興趣,最早還是從看《盜墓筆記》開始的。
」昨日參與活動的小李同學提起這段經歷仍唏噓不已,「原來以為考古工作就像小說中寫的一樣充滿了驚險、離奇、刺激,不過等到實際接觸了後才知道,這還真的不一樣。
」提及想像與現實之間的差距,就連市考古所的工作人員也不得不承認,過去考古學界專注於埋頭做事的風格在某種意義上是「自己做自己的」,與公眾之間的交流還有待加強。
近年來考古學界也在正視這一問題,公眾考古就是在這一背景下興起的。
在古代文化遺產與現代公眾之間,考古學無疑像一座橋樑,起到溝通古今的作用。
但隨著學科建設的專業化,原本有趣的發現往往成為「考古方言」,很難以「普通話」的形式走進公眾視野、被大家廣泛認知,相反只能以研究成果的形式在小圈子內流傳。
如何使文化遺產保護的成果惠及大眾,使其得到更加有效的保護與利用?這就是公眾考古要解決的問題。
為此,在不影響工地正常田野發掘的前提下,市考古所特意組織了這次活動。
據悉,這是市考古所首次面向公眾舉辦田野考古實踐活動。
羅家沖遺址出土各類精美石器居多
羅家沖遺址位於寧鄉縣青山橋鎮橋北村一組,從長沙經長韶婁高速驅車前往也需要近2個小時車程。
該遺址位於溈水支流楚江上游北岸的二級台地上,自去年9月啟動發掘工作以來,目前仍只完成了約一半的發掘。
考古志願者抵達現場時,還有不少工作人員在忙碌著。
據悉,由於遺址所在之處以前是池塘,因此遇到雨天,地勢低洼的遺址現場就會有不少積水,這給發掘工作帶來了困難。
為了迎接志願者,此前工作人員特地花了兩日時間用於抽水。
市考古所考古科科長何佳介紹,目前初步確認羅家沖遺址存在早晚兩個時期的建築基址。
出土遺物千餘件,尤以各類磨製精美的石器數量居多,還有陶器以及少量的小件青銅器、玉器標本。
遺址時代大致在新石器時代末期至晚商時期,下限進入商末周初。
由於湘江流域史前至商周時期的文化譜系尚未完全建立起來,因此羅家沖遺址的發掘對於完善這一時期的文化譜系、進一步了解該時期的文化發展面貌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此外,該遺址對於探究寧鄉出土青銅器之謎、與黃材盆地發現的炭河裡遺址之間的相互關係,也具有重要意義。
志願者首次擺弄「洛陽鏟」頗費功夫
生土與熟土所蘊含的地層學基本原理、發掘現場特意留下的關鍵柱的妙用……除了現場學習考古學相關知識,考古志願者也少不了親身實踐的機會。
對於考古工作者而言,洛陽鏟可是必備工具、絕佳幫手。
記者就在現場看到不少勘探留下的小孔,通過對採集到的探土進行分析,考古工作者可以對地下情況進行判斷。
不過志願者第一次嘗試洛陽鏟還是頗費一番功夫,即使是身強力壯的男生也不見得能運用自如。
「朝地上砸一個洞還是比較容易的,難的是不知道怎麼往深處鑽。
」除了擺弄洛陽鏟,志願者還體驗了一回小範圍發掘。
工作人員在一旁細心指導:「要小心一點,挖到生土層就可以停止了。
」
對於公眾考古活動感興趣的讀者,可以關注長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微信公眾號「長沙考古」(微信號:CSWWKG)。
市考古所將對志願者進行崗前培訓。
踐行公眾考古 回饋社會大眾
內容摘要:在第十個文化遺產日到來之際,為積極踐行公眾考古,使考古成果惠及社會大眾,結合「保護成果,全面共享」的主題,長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羅家沖遺址考古發掘現場舉辦了一次以「走進考古,文明探秘」...
首處「公眾考古」場所在圓明園西洋樓遺址開放
千龍-法晚聯合報導(記者 耿學清)今天(6月13日)是「中國文化遺產日」,恰逢北京城建城3060年。首處「公眾考古」場所在圓明園西洋樓遺址正式啟動開放,今後熱心文物保護的市民朋友將可實地見證、參...
關注丨李飛榮膺首屆中國考古大會金爵獎!海龍屯上田野考古, 每個日子都不平淡
❂ 獎經各專業委員會推薦,由中國考古學會第六屆理事會第七次常務理事會議投票選舉,評選出11位40歲以內的學者,榮獲首屆中國考古學大會(2016•鄭州)金爵獎(青年學者獎)。貴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