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荊門屈家嶺遺址考古又有重大發現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考古人員在屈家嶺遺址發掘的器物(湖北省考古所提供)
剛剛結束的屈家嶺遺址第四次考古發掘專家論證會透露,考古人員發現了銅礦石、陶筒形器、玉石器和彩陶紡輪等遺物,並首次發現有石家河文化遺存和周代遺存。
專家認為上述兩遺存的發現明確了整個屈家嶺遺址的文化發展序列,即由早及晚主要歷經油子嶺文化、屈家嶺文化、石家河文化和周代四個發展階段,對長江中游史前文明的認識和探索帶來了新的突破,而陶繫到典型器物的演變軌跡證實,史前各階段陶器的基本面貌具有很強的連貫性和存續性。
屈家嶺遺址是長江中游地區發現最早、最具代表性的新石器時代大型聚落遺址,位於湖北省荊門市屈家嶺管理區屈嶺村和京山縣雁門口鎮高墩村,是屈家嶺文化的命名地。
以屈家嶺遺址點為核心,包括殷家嶺、鍾家嶺、冢子壩、九畝堰、大禾場、土地山、楊灣等遺址點為一體的新石器時代大型環壕聚落遺址,面積達2.84平方公里,主體遺存年代距今約5300—4500年,其主要文化內涵是屈家嶺文化及其前身油子嶺文化。
屈家嶺遺址是長江流域第一個新石器時代考古學文化命名地,2005年入選國家文物局首批100處大遺址保護項目,1954年冬,當地在修建石龍過江水庫乾渠時,發現了屈家嶺新石器時代遺址群。
從1954年起屈家嶺遺址已經歷過三次發掘。
2015年,考古工作者重啟屈家嶺遺址考古,開始第四次發掘,主要為配合屈家嶺考古遺址公園建設而展開。
本階段考古發掘共清理各類遺蹟260餘處,主要為墓葬、房址、灰坑、灰溝、陶窯群及大量紅燒土遺蹟,另有少量跟祭祀或奠基活動相關的扣碗、扣豆遺存,出土完整器及已復原器物700餘件,以石器和陶器為主。
石家河文化遺存出土陶器主要有厚胎紅陶杯、厚胎灰陶壺形器、扁折腹彩陶壺形器、深腹豆、碗、夾砂紅陶厚胎缸、泥質灰陶深折腹缸、器蓋和鏤孔器座等,還有一定數量的紡輪和陶環;出土陶片以泥質灰陶為主,紋飾以粗籃紋為主。
專家認為,跟祭祀活動有關的陶筒形器的出土,從文化內涵上反映了該聚落等級地位。
此外,發掘出土的一批漩渦紋彩陶紡輪意義重大。
屈家嶺聯合考古隊張德偉介紹,漩渦紋主要分為兩種,一種由具體線條刻畫組成,另一種由具體的物化形象,如魚等形象組成。
出土的漩渦紋彩陶紡輪中,有一類紋飾布局與後世的太極陰陽魚圖圖案類似,其以中間的圓心為中點,為彩色對稱圖案。
據此,考古學界專家推測其為後世太極陰陽魚圖的原型,可能與中國太極起源有關。
專家們認為,這些重要遺物的獲取,在一定程度上客觀真實地展示長江流域史前五千年輝煌文化和文明進程。
屈家嶺聯合考古隊張德偉介紹,下一階段挖掘工作將向南推進。
他表示,如在後期挖掘出類似遺蹟,將實現對長江中游史前文明認識的新突破,且對研究5000餘年前的社會分工、文明進程等具有重要意義。
此次發掘出土的石家河文化銅礦石,檢測顯示其含銅量高達94%以上。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郭偉民等專家認為,結合屈家嶺曾出土中國最早的黑陶,此次銅礦石、疑似陶窯群的發現顯示,長江中游地區在屈家嶺曾迎來一次產業革命,這次革命促進了中國古代文明的出現。
屈家嶺遺址是長江中游史前稻作遺存發現地,考古隊此次聯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植物考古研究團隊,通過對遺址鑽探取樣的植矽體豐度分析,初步確認高度疑似水稻田遺蹟分布的區域,為後續水稻田遺蹟的揭露和保護打下基礎。
湖北屈家嶺遺址點首次發現石家河文化遺存和周代遺存
中新社湖北荊門10月15日電 (記者 梁婷)記者15日從湖北屈家嶺遺址第四次考古發掘專家論證會上獲悉,歷時三年時間,中國考古文物專家通過對屈家嶺遺址點進行針對性發掘,首次發現了該遺址的石家河文化...
荊門屈家嶺考古重大發現!將刷新對長江中游史前文明的認識
荊門屈家嶺遺址考古又有重大發現,從2015年5月至2017年10月,屈家嶺遺址進行了第四次考古發掘,發掘出大量銅礦石和疑似陶窯遺蹟群,這一發現將帶來對長江中游史前文明認識的新突破。
屈家嶺遺址,金字招牌如何擦亮?
近段時間,天門石家河遺址進入了更多人的視野——在新鮮出爐的「2016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中,天門石家河遺址作為新石器時代考古項目的代表成功入圍。評審專家認為,近年來石家河發掘取得的一系列成...
屈家嶺文化動搖了「黃河流域文化中心論」
光明網12-22 08:18顯示圖片1954年冬,我和程欣人同志在國營五三農場屈家嶺村首次發現了不同於黃河流域仰韶文化厚胎彩陶而薄似蛋殼的蛋殼彩陶等文化遺存。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張雲鵬和王伯鴻先...
河南再現仰韶時期大型聚落遺址 出土大量彩陶器物
中新社鄭州8月24日電 (記者 董飛)河南省鞏義市境內新發現一處仰韶中晚期大型聚落遺址,24日吸引了正在鄭州參加「中國考古·鄭州論壇」的近百位考古專家學者,深入探訪、考察。這處遺址位於黃河南岸以...
石家河遺址:長江中游史前文明的代表
(原標題:石家河遺址:長江中游史前文明的代表(文明密碼))在剛剛評選出的「2016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中,湖北天門石家河遺址作為新石器時代考古項目的代表成功入圍。評審專家認為,近年來石家河發...
淅川地域文化之數十萬年的文化積澱歷史悠久
淅川境域人類文化遺蹟豐富。考古發現有屬於藍田人時期的先人牙齒化石,有距今20萬年到6萬年,2萬年不等的舊石器遺址,有晚期智人時期的生活用具——距今萬年左右的陶炊具等。特別是陶炊具上面繪有藝術圖案...
楊官寨遺址發現大量史前墓葬 或超2000座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溫琳 記者 趙爭耀)楊官寨遺址位於高陵縣姬家鄉楊官寨村四組東側涇河左岸的一級階地上,這個相當於40 個標準足球場大小的聚落,也許是中國最早也是規模最大的城市。1月18日,記...
長江中游的「史前聚落」
——湖北天門石家河考古再放異彩光明日報記者 夏靜2017年1月,湖北省天門市石家河石器時代遺址入選「2016年中國六大考古新發現」,新發現的譚家嶺古城被認為是我國發現規模最大的史前城址,這一遺址...
湖北六年五獲殊榮 石家河遺址入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湖北日報訊 (記者海冰)昨日,「2016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揭曉,湖北天門石家河遺址入選。該評選活動由國家文物局主辦,中國考古學會和中國文物報社承辦,堪稱考古界的「奧斯卡」。「經激烈角逐,石...
5千年前屈家嶺遺址:發掘面積不足保護面積千分之一
湖北日報2014-12-15 11:12:47湖北日報訊 記者 楊富春 通訊員 陳文萍 梁剛13日至14日,第二屆中國農谷論壇暨紀念屈家嶺文化發現60周年學術研討會在荊門市屈家嶺管理區召開,活動...
屈家嶺考古取得重大突破 首次發現疑似陶窯群和銅礦石
湖北日報網訊(全媒體記者嚴運濤、通訊員梁剛)荊門屈家嶺遺址考古有了重大發現!14日,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屈家嶺遺址第四次考古發掘報告中披露,該遺址發掘出疑似陶窯遺蹟群和大量銅礦石。參與報告論證的專...
湖北考古發現四五千年前長江中游就有「城市群」
新華社武漢11月6日電(記者吳植、王賢)記者日前從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獲悉,考古工作者在湖北石家河遺址中心的譚家嶺遺址發現了面積為20多萬平方米的城址,該城始築年代比此前考古揭示的年代提前約50...
「重磅」因為這個,閬中人類活動史前推2000年,現場挖掘圖曝光
三國文化之源——南充點擊上方「南充播報」即可關注我們閬中靈山遺址考古取得重大發現, 出土的新石器晚期遺存將閬中有據可考的人類活動歷史,從距今約3000年提早到距今4500年至5000年。閬中舉行...
【中國考古學通論】第四章 新石器時代文化 名詞解釋 2
★★★紅陶: 紅陶在中國出現最早,紅陶燒成溫度在 900 度左右,根據考古發掘資料 ,黃河流域距今 8000 千年的裴李崗文化和距今 5000 年的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時期 ,都以泥質紅陶和夾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