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為什麼叫豫州?3件殷墟文物告訴你,商朝象文化才是真正起源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河南在古代被稱為豫州,在華夏文明發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中國四大發明中的指南針、造紙術和火藥等3種出自河南,中國八大古都中有洛陽、開封、安陽和鄭州等4個河南城市。

在民間傳說中,豫州最早來源於大禹治水後劃分的華夏九州。

在先秦時期的《尚書》、《爾雅》和《呂氏春秋》等古文獻記載中,九州的名稱和來源各有不同,唯獨豫州的名稱和區域是比較確定的。


大禹九州圖

據西漢時期《史記》的《禹貢》記載,豫州因位於華夏九州中央位置,又稱中州。

漢武帝時期,將全國分為13個州郡,任命的官吏稱刺史。

至漢成帝時,將刺史改稱州牧。

在東漢末年的三國時期,劉備曾被漢獻帝封為豫州牧,因此劉備也稱劉豫州。


猛然看上起,好像豫州來源和發展的脈絡都很清楚了。

但個人認為,大禹劃分九州的記載可能只是傳說。

連夏朝都未被考古界確認是國家的形式,大禹時期可能還沒有文字,怎麼會存在「豫州」呢?華夏九州的來源首先要從河南當地的環境和考古發現中尋找線索。

就目前來看,豫州的來源可能與商朝有關。

殷墟宮殿復原圖

下面,我們通過殷墟和婦好墓的3件國寶級文物,一窺河南與商朝、豫州與象文化之間的神秘聯繫。

1.殷墟婦好墓玉象

這件國寶級文物是殷墟婦好墓出土的玉象,目前收藏於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這件玉象玉質溫潤,用寫實的雕刻手法,準確表現了大象溫順可愛的形象。

其用途不是祭祀活動的禮器,而是婦好日常使用的裝飾品。

考古學家認為,大象在生活器物上出現,體現了象文化在商朝社會的流行程度,證明了商朝人馴服大象的歷史。

殷墟婦好墓玉象

2.殷墟婦好墓象牙杯

這是殷墟婦好墓出土的象牙杯,現藏於國家博物館,是一件國寶級文物。

象牙杯是商朝人的飲酒器具,僅在婦好墓中就出土了3件大型象牙杯,這件較小的也有近30厘米高。

它使用象牙根部雕刻而成,杯身描繪饕餮紋和蟬紋,以鑲嵌綠松石的工藝映襯,色彩非常鮮明。

以婦好墓象牙杯的藝術造型和精美工藝,即便在商朝當時,也是一件國寶級藝術珍品。

殷墟婦好墓象牙杯

在婦好墓的隨葬品中,考古專家還發現了大量骨制文物。

比如骨梳、骨刀、骨器皿和骨飾品等。

其材料除了象骨,還使用了大量人骨。

這些考古發現說明,商朝的制骨作坊應該普遍存在,商朝人使用象骨,以及奴隸和戰俘的人骨製造生活用具,真是令人毛骨悚然。

3.殷墟殉葬坑象骨

這是在殷墟博物館的祭祀象坑,它包括1頭殉葬的大象,以及1具殉葬的象奴。

它們應該是在商王的祭祀活動中,像豬牛羊等犧牲一樣作為祭品使用的。

在它的東面還有一個殉葬坑,埋葬著1頭年齡僅有數月的小象,它的脖子上還佩戴著青銅鈴鐺,身旁還埋葬著一頭小豬。

據考古專家推測,這頭小象應該是商朝居民家中的寵物。

殷墟殉葬象坑

這些考古發現證實,在先秦時期,河南因森林茂盛、氣候溫潤而盛產大象。

在甲骨文卜辭中,就有商朝人抓獲野象後進行人工馴養的記錄,先秦古文獻中還有「殷人服象」的記載。

商朝人使用象牙和象骨製作工藝品,與周邊部落進行商品交換。

巴蜀地區的三星堆遺址就出土了大量象牙,考古專家推測主要來自與商朝的貿易。

另據史料記載,商朝之所以能夠臣服周邊國家,是因為其馴養著一支威力驚人的象軍。

著名的考古學家羅振玉先生認為,豫州的豫字在甲骨文中是個象形字,意思是「一個人牽著一頭大象」。

後來因為氣候變化,大象向西南地區遷徙,從中原人民的生活中消失。

後世思念大象,於是便有了漢語中的「想像」一詞。

商朝的象軍

可見,商朝人流行的象文化,以及象牙和象骨等交換商品,隨著商朝強大影響力流傳到古代中國各個地區。

河南這個盛產大象的地區,開始被華夏各民族所了解,大象也成為河南最初的代表符號,這便是豫州最早的來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