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江西漢代海昏侯墓出土的竹簡看漢簡書法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江西南昌漢代海昏侯墓考古發掘出了一批竹簡

這批竹簡被寄予厚望

甚至被認為是整座海昏侯墓出土的最重要文物之一

其中就包含失傳1800年的《論語》知道篇

海昏侯墓失傳《論語》

失傳1800年之久的《齊論語》竹簡已完成掃描,為文字釋讀做好準備。

南昌漢代海昏侯墓文物保護工作站工作人員夏華清介紹,掃描完以後,第二道就是清洗,文字露 出來以後,立馬第二道掃描,兩道掃描的一對比,文字就清楚了。

「竹簡裡面已經出現了一篇失 傳的《論語》。

大家今天看到的《論語》是張侯之後用《魯論》和《古論》形成的版本,但是《齊論》到漢魏的時候就失傳了。

《齊論》和《魯論》、《古論》最大的區別就是多了兩篇,一篇叫《知道篇》,一篇叫《問王篇》。

海昏侯墓裡面就發現了失傳1800年的《知道篇》。

專家認為,如果真正釋讀出來這就是失傳1800年的《齊論》,那在整個中國學術界、可能在世界學術界都是一個非常重大發現。

在主墓出土的眾多竹簡中,公布了兩張竹簡圖片,這兩張竹簡為同一支簡的正反面。

竹簡反面寫有「智道」,正面寫有:

「孔子智道之昜也,昜昜雲者,三日。

子曰:此道之美也,莫之御也。

一般情況下,竹簡上的文字多書於一面,此簡正反兩面均書文字,當為一卷竹書的篇首簡。

「智道」即為「知道」,當為此卷竹書的篇題。

漢代「知」、「智」互通,此前公布的海昏侯墓出土的竹簡上就將《論語》中「知者樂水」一句寫為「智者樂水」。

由此可知,這枚竹簡上所書寫的「智道」,就是《漢書·藝文志》所載《齊論語》第二十二篇的篇題——「知道」。

專家斷定,「基本可以確信,海昏侯墓出土竹書《論語》確係失傳1800年的《齊論語》。

《論語》按下不論,驚喜的還有,海昏侯墓中居然有《史記》。

兩漢時期《史記》是作為「謗書」而被貶低的。

《史記》成書於公元前90年,劉賀死於公元前59年,至多相隔31年啊!這很有可能是初版《史記》。

寫有「海昏侯臣賀」字樣的奏牘

候墓里居然有易經!現在的易經只有周易了。

目前已釋讀出《論語》《易經》《禮記》《醫書》《五色食勝》《悼亡賦》等多部典籍內容。

目前相關已經進入到文字釋讀和研究階段。

各位熱愛傳統的書法愛好者們,心裡一定也是很激動。

漢簡可是一本記錄漢字演化史的古書。

接下來追隨歷史的步伐來看看漢代簡書文字的發展史。

1906年,匈牙利人M.A.斯坦因在新疆民豐縣北部的尼雅遺址發現了少量漢簡。

次年,他又在甘肅敦煌一帶的一些漢代邊塞遺址里發現了700多枚漢簡。

這是近代初次發現的漢簡。

此後陸續有新的漢簡出土,至今共發現4萬餘枚。

從西漢簡上可看到漢字字體從古隸逐漸演變以及草書形成的過程,從東漢中後期簡上又可以看到隸書開始向楷書演變的情況,所以漢簡也是研究漢字發展史的重要資料。

除了尼雅漢簡等少量比較特殊的例子,已發現的漢簡可以根據出土情況分為兩大類。

一類是在漢代西北邊塞地區遺址里發現的,可簡稱為邊塞漢簡。

一類是在漢墓里發現的,可簡稱為墓葬漢簡。

西漢 簽牌(釋文:收失燧鐵鞮瞀各五)

西漢 馬圈灣王駿幕府奏書稿簡

又稱「牒」或「札」,是加工成細長條狀的竹、木片,長度一般為23厘米左右,寬1厘米左右,厚度約為0.2厘米。

上面只能書寫一豎行文字。

漢代有些正式詔書和抄寫的經書使用更長的簡進行書寫,居延漢代遺址出土過長達36.5厘米左右的詔書簡。

而居延新簡中的「侯史廣坐不循行部檄」是目前所能見到的最長的簡,長有82厘米。

簡是歷代出土的簡牘中最多的一種形制。

漢代 甲渠候官文書簡(左:正面 右:背面)

西漢 懸泉置文書簡

東漢 額濟納居延文書簡

又稱「方」「版」或「方版」,因其長度為23厘米左右,大概相當於漢代的一尺,因此又稱「尺牘」。

「牘」的幅面比「簡」和「兩行」寬得多,甚至可達15厘米左右,呈長方形板狀。

「牘」上面可以書寫多行文字,一般是整篇的書信、醫方、契約、歷譜等,有時也用來畫地圖。

漢 肩水金關新出土簡牘

用木頭削成多面的棱形,可多至七八個面。

一般都較長,有的長至80多厘米,容字較多,常用來抄寫《急就篇》《蒼頡篇》等字書,也可用作記事、打草稿或練字。

居延、敦煌出土較多。

漢武帝臨終遺詔木觚

居延漢簡

1930年前後,由瑞典考古學家和中國學者組成的西北科學考察團在我國今內蒙古、甘肅境內的額濟納河流域和金塔縣破城子地區發現了一萬多枚漢簡,這便是首批「居延漢簡」。

1972年至1976年,甘肅居延考古隊在額濟納河流域的漢代城牆、烽燧遺址進行考察,於肩水金關、甲渠候官(破城子)、甲渠塞第四燧和額濟納旗布肯托尼以北地區發現了兩萬多枚漢簡。

1982年,甘肅省文物工作隊又在甲渠候官遺址發現22枚漢簡。

1999年至2002年,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額濟納旗的漢代烽燧遺址中又發現漢簡500餘枚。

於20世紀30年代出土的漢簡被稱為「居延舊簡」,1972年至1982年發現的第二批漢簡,則稱為「居延新簡」,1999年到2002年發現的第三批漢簡稱為「額濟納漢簡」。

隸變是漢字的結構和書寫變化最為劇烈的時期。

居延漢簡文字充分反映了隸變之後的文字特徵。

通過對居延漢簡文字的觀察分析可以發現,其字體構成是以漢隸為主,草書次之,兼有行書、楷書和一些筆畫部件帶有篆意的文字。

西漢 居延文書簡

敦煌漢簡

甘肅省敦煌市、玉門市和酒泉市漢代烽燧遺址出土的簡牘,統稱為敦煌漢簡。

其中以西漢中、晚期及東漢早期簡居多。

敦煌漢簡的形制大致與居延漢簡相同,主要有簡、牘、觚、楬、封檢等。

敦煌漢簡中官、私文書居多。

敦煌漢簡的內容多與屯戍有關。

敦煌漢簡中還有《蒼頡篇》《急就篇》《力牧》《九九術》、歷譜、醫藥方及有關相善劍刀、相馬的內容。

歷譜中保存較好的有元康三年(公元前63年)和神爵三年(公元前59年)歷譜。

敦煌漢簡

武威漢簡

甘肅省武威市漢墓中出土的簡牘,統稱武威漢簡。

包括《儀禮》簡、《王杖詔令》簡和醫藥簡牘等。

武威漢簡,以其數量多、保存好、內容豐富、史料可貴等獨有的特點構成了中國簡牘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儀禮》簡、《王杖詔令》簡、醫藥簡都被定為國寶級文物。

武威儀禮簡

武威醫藥木牘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漢代人是怎樣寫字的

漢簡書法 歷代的書法藝術,其中大部分是一些工匠和從事勞動的人們留下來的。如漢代書法,有兩大系統,一是碑刻文字,一是簡牘墨跡,它們都是在紙未發明以前或未大量使用以前的書籍文獻。簡牘書法,正是當時參...

漢簡不簡單

漢代的書法有兩大系統,一是碑刻文字,一是簡牘墨跡,它們都是在紙未發明以前或未大量使用以前的書籍文獻。由於材料不同,書寫的工具不同、內容不同,形制不同及書寫者的身份不同,因而表現出各自不同的藝術風...

中國「四大漢簡」書法

中國兩漢時代遺留下來的簡牘。早在北周時代就有人在居延地區發現過漢竹簡書,北宋人也曾在今甘肅等地獲得過東漢簡。

漢簡:一本記錄漢字演化史的「古書」

1906年,匈牙利人M.A.斯坦因在新疆民豐縣北部的尼雅遺址發現了少量漢簡。次年,他又在甘肅敦煌一帶的一些漢代邊塞遺址里發現了700多枚漢簡。這是近代初次發現的漢簡。此後陸續有新的漢簡出土,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