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朝秘寶——法門寺出土國寶展之四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鎏金雙輪十二環銀錫杖 唐代

杖頭為雙輪四股十二環,四股以銀條盤曲而成,每股套裝雕花金環3枚,股側銘刻:「文思院准咸通十四年(873)三月二十三日敕令造迎真身銀金花十二環錫杖一枚,並金共重六十兩,內金重二兩,五十八兩銀,打造匠臣安淑鄖,判官賜紫金魚袋臣王全護,副使小供奉官臣虔詣,使左監門衛將軍弘愨」。

四股頂部有兩重束腰蓮座,上承一枚智慧寶珠。

下部飾忍冬花、流雲紋,並自上而下精細鏨刻身披袈裟、手持鈴鐸、立於蓮台之上,有頭光的12位圓覺菩薩。

這枚錫杖是佛教世界的權威,屬佛祖釋迦牟尼,是世界錫杖之王。

八重寶函依次是:

第一重——寶珠頂單檐四門純金塔。

第二重——金筐寶鈿珍珠裝珷玞石寶函。

第三重——金筐寶鈿珍珠裝盝頂純金寶函。

第四重——六臂如意輪觀音曼荼羅盝頂純金寶函。

第五重——鎏金如來坐佛說法盝頂銀寶函。

第六重——素麵盝頂銀寶函。

第七重——鎏金四天王盝頂銀寶函。

第八重——銀棱盝頂檀香木寶函

八重寶函是用於供奉舍利佛祖釋加牟尼真身佛指舍利的一套盒函,共8層,為唐懿宗賜贈,1987年5月5日發現於陝西省扶風縣法門寺地宮後室。

寶函和金塔,做工精細、造型優美,精雕細琢,世所罕見,其價值不僅在平雕刀法、寶鈿珍珠裝及盝頂這些古代工藝,還在於刻鑿在四周壁面上的文殊、如來造型,正是佛教密宗內蘊的深刻表現,是密宗文化藝術史的一幅剪影。

2002年,八重寶函被國家文物局列入《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

鎏金銅浮屠 唐代

通高53.5厘米 長寬底層各28厘米 二層各24厘米 三層各19厘米 房檐長寬各23.51厘米 重7.4千克

該鎏金銅浮屠出土時被置於地宮前室的阿育王塔內,為模鑄成型,精緻玲瓏,四角正方形單層閣式亭,分為塔基、塔身、塔剎三部分。

塔基為須彌座,其外有三層漸收的護欄,每面護欄正中有弧形踏步;塔身四面各開一門,正面門外左、右各列一力士,門額以上鋪作和人字形斗拱;門兩側各開一處直欞窗。

頂為單檐四角攢尖形,鑄有瓦壠,檐角略翹,其上高聳的塔剎由剎座、剎身、剎頂和剎杆組成,剎底為須彌座,往上為依次漸小的六個相輪;相輪以上有寶蓋、圓光、仰月及寶珠,氣象莊嚴、寫實,堪稱我國古代精湛手工技藝的佳品。

「浮屠」(梵Buddha)亦作「浮圖」,源於印度,其含義有多種:佛陀、佛教、僧侶或佛塔,此處所指的是佛教建築形式的——佛塔。

塔的主要結構有塔剎、塔身、基座、地宮四部分組成,以木、磚、石等建造。

在古印度,塔是供奉佛祖舍利或葬貯僧尼屍骨之用,亦被意譯為「方墳」、「圓冢」,其基座和地宮部份便是掩埋舍利的地方,統稱塔基。

捧真身菩薩 唐代

此尊捧真身菩薩是唐懿宗三十九歲生日時為供養佛指舍利而敬造的。

咸通十四年(八七三)在迎送佛舍利時,與佛祖之金骨真身一併請入地宮永為供養。

捧真身菩薩雙手捧著放置刻有發願文的鎏金銀匾荷葉盤,願文為:「奉為睿文英武明德至仁大聖廣孝皇帝,敬造捧真身菩薩,永為供養。

伏願聖壽萬春,聖枝萬葉,八荒來服,四海無波。

咸通十二年辛卯歲十一月十四日皇帝延慶日記」。

捧真身菩薩造像取法于吉祥天女的造型,蓮台束腰鏨刻四大天王,不但契合「發願文」中「八荒來服,四海無波」的鎮護國家思想,也與捧真身菩薩「永為供養」的法義相應。

此尊之表法:一為供養,二為護國,三為懺罪消災,四為增福延壽。

這是第一尊在地宮出現作為供養品的佛菩薩像。

單輪十二環純金錫杖 唐代

文思院所造,是唐懿宗敕命文思院為舍利供養法會大阿闍黎使用而造的。

與銀白成手爐一樣,是唐懿宗在迎送佛指舍利做法會時,獻給智慧輪大阿闍黎或大興善寺其他主法大阿闍黎所使用的,後供養於地宮。

在佛教中,此杖屬迦葉佛。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法門寺出土唐代皇室珍寶大賞(1)

法門寺位於陝西省扶風縣城北10公里處的法門鎮,始建於東漢末年恆靈年間,約有1700多年歷史,素有「關中塔廟始祖」之稱。法門寺因舍利而置塔,因塔而建寺,周魏以前稱作「阿育王寺」,隋文帝時改稱「成實...

世界上的「第九大奇蹟」--法門寺的主要看點

文|悠悠我心 巷陌APP將跟隨您的步伐,用心讓每一次旅行都更有意義。相傳印度的阿育王為使佛教發揚光大,將佛祖舍利分送給各地,凡是得到舍利的地方都要建造佛塔供奉,法門寺就是其中規模最大的佛教聖地。法門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