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門聖地法門寺出土國寶大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法門寺位於扶風縣城北十公里的法門鎮。
始建於東漢末年,發跡於北魏,起興於隋,鼎盛於唐,被譽為「皇家寺廟」,因安置釋迦牟尼佛指骨舍利而成為舉國仰望的佛教聖地。
距今約有1700多年歷史,有「關中塔廟始祖」之稱。
據專家考證,法門寺始建於北魏時期約公元499年前後,現寺內尚存的北魏千佛殘碑就是立塔建寺後不久樹立的。
當時稱「阿育王寺」(或「無尤王寺」)。
隋朝時,改天下佛寺為道場,阿育王寺改為「成寶寺」。
唐朝是法門寺的全盛時期,它以皇家寺院落的顯赫地位,以七次開塔迎請佛骨的盛大活動,對唐朝佛教、政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唐初時,高祖李淵改名為「法門寺」。
武德二年(619年),秦王李世民在這裡度僧80名入住法門寺,寶昌寺僧人惠業為法門寺第一任主持。
唐朝貞觀年間,把阿育王塔改建為四級木塔。
唐代宗大曆三年(786年)改稱「護國真身寶塔」。
自貞觀年間起,唐朝朝政府花費大量人力財力對法門寺進行擴建、重修工作,寺內殿堂樓閣越來越多,寶塔越來越宏麗,區域也越來越廣,最後形成了有24個院落的宏大寺院。
寺內僧尼由周魏時的五百多人發展到五千多人,是「三輔」之地規模最大的寺院。
1987年4月3日發現法門寺唐代地宮,在地下沉睡1113年的輝煌燦爛的唐代文化寶藏――佛教世界千百年來夢寐以求的佛祖釋迦牟尼真身指骨舍利、李唐王朝最後完成的大唐佛教密宗佛舍利供養曼茶羅世界以及數千件李唐皇室供佛絕代珍寶得以面世,這批文物包括:四枚佛祖釋迦牟尼真身指骨舍利,這是目前世界僅存的佛指舍利;唐皇室供奉的一百二十一件(組)金銀器;首次發現的唐皇室秘色瓷系列;以至古羅馬等地的琉璃器群;上千件薈萃唐代絲織工藝的絲(金)織物,其中包括武則天等唐皇帝後繡裙、服飾等均是稀世珍寶;這些奇珍異寶數量之多、品類之繁、等級之高、保存之完好是極為罕見的。
本次發帖取名為國寶展,其實並非每件文物都是嚴格意義上的一級甲等文物,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法門寺出土文物無論從數量、質量和等級之高都是新中國考古史上罕見的,是唐代出土文物史上的里程碑事件,所以冠以國寶之名。
迎真身素麵純金缽盂 唐代
通體光素,口沿鏨銘:「文思院准咸通十四年三月二十日敕令造迎真身金缽盂一枚重一十四兩三錢,打造小都知臣劉維釗,判官賜紫金魚袋臣王全護,副使小供奉官臣虔詣,使監門衛將軍弘愨」。
缽系梵語缽和羅之略稱,又作缽盂,乃僧尼所常持之道具,為比丘十八物之一,一般作為食器。
圓形,稍扁,底平,口略小,其材料,顏色、大小,均有定製,為如法之食器,應受人天供養之食器,又為應腹分量而食之食器,故又作應器、應量器。
律制規定,出家之行者必用制定之缽。
鎏金雙獅紋菱弧形圈足銀盒 唐代
盒體呈菱弧狀,上下對稱,以子母口扣合。
蓋面內以聯珠組成一個菱形,與周邊呈相鬥的布局,內菱形中部鏨兩隻騰躍的獅子,四周襯以蓮與纏枝蔓草,內外菱形的角隅飾背分式西番蓮紋樣,腹壁上下均鏨二方連續的蓮葉蔓草,圈足飾一周簡蓮瓣。
盒底外壁豎鏨4行33字:「進奉延慶節金花陸寸方合壹具重貳拾兩江南西道都團練觀察處置使臣李進」。
鎏金雙鳳銜綬帶御前賜銀方盒 唐代
盒體呈扁方形,蓋身上下對稱,以子母口扣合。
蓋面中心為口銜綬帶相對翱翔的雙鳳團花,角隅鏨十字綬帶花結紋樣,盒底內外有同心圓旋削的痕跡。
圈足與盒身焊接而成。
底外壁豎鏨「諸道鹽鐵轉運等使臣李福進」,蓋面墨書「隨真身御前賜」6個字。
鎏金鏤孔五足朵帶銅香爐 唐代
通體鎏金,由爐蓋、爐身組成,蓋、身以子母扣開合。
蓋面鏤空。
壺門高圈足座銀香爐 唐代
出土時其蓋面貼一墨書籤封,銘為「大銀香爐臣楊復恭。
」香爐置於地宮中室的白石靈帳後,其下疊壓裝有秘色瓷盤碗碟的漆盒,根據這一現象,有學者便斷言,此爐與茶具有關,將其定名為煎湯烹茶的「風爐」。
臂釧 唐代
臂釧為阿闍黎修法用具之一。
在舉行修法灌頂儀式時阿闍黎臂飾寶釧。
也是密教造像中的八莊嚴之一。
以前僅見於敦煌壁畫中這是首次出土實物。
鎏金鴻雁紋壺門座五環銀香爐 唐代
通高14.5、爐盤口外徑23.6厘米
盤底外壁有「五十兩臣張宗禮進」
長柄銀手爐 唐代
鏨銘:「咸通十年文思院造銀白成手爐一枚,並香寶子共重十二兩五錢」。
素麵銀香爐並碗盞 唐代
鎏金雙蛾紋銀香囊 唐代
系唐僖宗所供奉。
直徑12.8cm,鏈長24.5cm,重547克。
系唐代香囊存世品中迄今發現最大的一枚。
香囊囊蓋、囊身各作半球狀,上下對稱,以子母口相扣合,一側以鉸鏈連接,另一側則以勾環相連。
香囊外壁鏨飾十二簇分布均勻的團花,團花內分飾四隻或兩隻飛蛾,紋飾鎏金,香囊內有一個缽狀香盂及兩個平衡環,香盂用短軸鉚接,內、外平衡環間也以短軸鉚接,在圓球滾動時,內、外平衡環也隨之轉動而香盂的重心始終不變,使香盂面始終保持平衡狀態。
這種平衡裝置,與現代運用於航海、航空上的陀螺儀原理完全相同,這種陀螺儀原理,歐洲17、18世紀才掌握,而我們的祖先,早在8世紀之前,已熟練的運用了這種技術。
香囊兩件均為鎏金銀質,一大一小。
二者構造相同,以兩半球扣合構成囊體。
囊內鉚接二持平環和香盂,持平環之間及內環與香盂之間成直角相互支承,使香盂保持平衡。
囊體鏤空,供香氣溢出。
香囊在當時是一種薰香用器,其缽內放置香料,點燃後香氣從鏤空處外飄,以改善室內的空氣。
香囊以前出土較多,西安何家村窖藏、沙坡村窖藏均有發現,英國的哈剋期美術館,日本的正倉院也均藏有我國唐代的銀香囊,不過以前人們都稱其為「熏球」,而法門寺地宮《物帳碑》明確記載其為「香囊」,則更正了以前考古定名的錯誤。
同時,我們也明白了「安史之亂」後唐玄宗從四川返回長安,讓高力士到馬嵬坡尋找楊貴妃屍體時,「唯香囊在」之香囊不是用香料和絲織物縫製的香包,而是以金銀製成的薰香器皿。
鎏金鴛鴦團花雙耳大銀盆 唐代
系唐僖宗供佛用品。
澆鑄成型,盆壁分為四瓣,每瓣內鏨兩個石榴團花。
團花中有一雙鼓翼鴛鴦立於蓮花之上,兩兩相對,栩栩如生,呼之即出。
鴛鴦團花之間襯以流雲紋。
盆底模沖、錘打出一對互相嬉戲的鴛鴦和闊葉石榴組成的大團花,四周施魚子紋地,形成淺浮雕效果。
盆壁內外的裝飾花紋完全相同,猶如透雕而成。
盆外兩側各鉚接兩個額刻「王」字的天龍鋪首,口銜飾有海棠花的圓環,環上有提耳,圈足微外撇,其外飾蓮花。
盆底外壁,鏨刻「浙西」二字,「浙西」為唐代的「浙西道」(今江蘇鎮江)。
是唐代後期南方金銀器的製作中心。
大銀盆集澆鑄、模沖、煅打、鏨刻、鎏金、鉚接等先進工藝於一體,製作精美,造型宏大,紋飾工整細膩,線條舒適流暢,構圖豐滿。
特別是盆壁內外的鏨刻,似透雕而成,反映了唐代勞動人民的高超智慧和工藝水平。
是我國目前發現的不可多得的唐代金銀器藝術珍品。
鎏金銀羹碗子 唐代
鎏金雙鳳紋五足朵帶銀爐台 唐代
香爐:也叫熏爐、火爐,為大乘比丘十八物之一,亦為佛前或壇前的三具足、五具足之一,是佛事六供或十供常用的首要供具,又是密教修法必用之法器。
以爐薰香是我國古代生活中常見的美化和衛生措施。
到了唐代,無論是奠天祭地,供養釋迦,禮敬老子,尊宗禮祖,都要點香薰香。
法門寺地宮出土的鎏金臥龜蓮花紋五足朵帶銀熏爐及銀爐台充分說明,古代人同樣有著強烈的審美意識,總是千方百計地追求美好的生活方式,真實地反映了當時佛教焚香風習。
1987年,法門寺唐塔地宮出土了13件瓷器,其形狀規整,造型精美,晶瑩凝潤。
釉色有湖綠、青綠、青灰、青黃和淡黃,其中兩件為銀棱金銀平脫鳥紋瓷碗。
另有碗5件,盤4件,碟2件。
這批瓷器,地宮《物帳碑》有明確的記載:"真身到內後,相次賜到物一百二十件。
……瓷秘色碗七口,內二口銀棱。
瓷秘色盤子、疊子共六格……"。
這是迄今所見惟一能與實物相互印證的有關"秘色"瓷器的記載。
清楚說明這批瓷器的來源、件數以及唐人對其稱謂。
可知秘色瓷至遲在咸通十五年(874年)地宮封閉以前已燒製成功。
專家確定,這就是千百年來人們夢寐以求的秘色瓷。
五瓣葵口圈足秘色瓷碗 唐代
口徑21厘米,高約9.4厘米,重817克。
敞口,深腹,圈足。
口沿五曲,腹壁斜収,曲口以下的腹壁有豎向凸棱。
胎較薄,能體施青灰色釉,釉色均勻,晶瑩凝潤。
外殘留包裝紙上的仕女圖印痕,為珍貴的文化痕跡。
五瓣葵口秘色瓷盤 唐代
高約7厘米,口徑約24厘米。
五壁葵口,斜壁深腹。
通體施均勻凝潤的青釉,肥質灰白堅密, 底外壁有托珠支墊痕。
唐懿宗供奉,由於秘色瓷在制胎施釉及燒造等方面所獨具之特色,使燒製成型的秘色瓷器似冰類玉,在光線的照射下,盤內無中生有,似盛有水,清亮明澈,玲瓏剔透,恰是徐夤筆下"巧剜明月染春水"的寫照。
八棱秘色瓷凈水瓶 唐代
通高22厘米,口徑2.3厘米,腹徑11厘米,底徑8厘米,重615克。
小直口,圓唇 ,細長頸,矮圈足。
頸下有三條平行凸棱,呈台階狀,肩部豐滿,肩、腹部為瓜體形,有八條豎向凸棱。
青灰胎,胎質緻密,釉質為青綠色,釉層薄,內壁開細碎冰片,胎體顆粒細膩均勻,顏色通體一致,線條大方,造型優美。
地宮中發現的700多件絲織品,幾乎囊括了有唐一代所有的絲綢品類和絲織工 藝,堪稱唐代絲綢的寶庫,是唐代絲綢考古的空前大發現。
法門寺地宮出土的盛唐真絲製品,被譽為「中國唐代絲綢的寶庫」。
是纏金線的織金錦和蹙金繡最為珍貴的使用。
盛唐時期絲織品罕使用金箔,只有皇家才能例外。
現代顯微觀察分析下,法門寺地宮出土大量紡織品殘塊,慢慢「解構」,原來工藝結構分為金箔層、芯線材質。
通過考古人員對法門寺出土絲織品專項研究表明,金不是純金,含15%左右的銀成分。
將它打製成很薄的金箔,裁成細條後,纏繞在芯線上。
金箔的厚度薄到了令人匪夷所思的地步,只有2.4微米至5.8微米。
纏金(銀)線的直徑在0.3毫米至0.6毫米之間。
「這麼薄的金箔中間居然沒有加東西,打制中很容易斷裂。
」省考古研究院總工程師楊軍昌說,金韌性不好,越薄越脆,所以宋以後金箔中間都會加紙,一是為了節省成本,二是為了加強韌性。
法門寺蹙錦繡織物之一 案裙
法門寺國寶文物的另一大類便是琉璃器共20件,除一套茶具屬自產外,其餘18件均為伊斯蘭國家的「舶來品」,這批器物,絕大部分完整如新,且多為精品,並採用了刻花、描金、釉彩、模壓、貼塑等先進工藝,為伊斯蘭琉璃考古的重大發現,對研究當時的中西文化交流,有著重要的意義。
其中黃琉璃瓶來自東羅馬地區。
以刻花手法裝飾默赫拉巴、艾斯里米紋的盤、碟等,使用冷加工技術製作,屬典型伊斯蘭風格。
又有石榴紋黃琉璃盤,是世界現存最早生產的釉彩琉璃器。
時至今日,這些珍品在其產地亦屬罕見。
四瓣花紋藍琉璃盤 唐代
口徑20厘米,高2.3厘米。
吹塑成型,紋飾鐫刻。
侈口、平沿、淺腹、平底。
盤外底心凸起,系鐵棒加工痕跡。
通體呈藍色,光潔透明。
盤面刻滿紋飾,主體紋飾為以雙線勾勒出的十字形框架,其四出部分與方框組成四個「米哈拉布」紋樣,四出的尖瓣內,各刻一朵無花果葉,尖瓣之間,飾以忍冬。
中間方框內刻虛實相間的小斜方格紋。
刻紋和刻花都屬冷加工裝飾工藝。
「米哈拉布」是阿拉伯語音譯,西方譯為「壁龕」。
是伊斯蘭最壯嚴、最神聖的地方,設在禮拜大殿後牆正中處的小拱門,其方位朝向麥加克爾白,以標誌禮拜的方向,伊瑪目率眾禮拜時面向凹壁。
伍麥葉王朝時,哈里發瓦利德於708年在大馬士革伍麥葉清真寺首建米哈拉布。
早期的米哈拉布周圍無任何裝飾,後在小拱門周圍、內壁及窯殿內頂部均雕刻繪製有精美的《古蘭經》文和花卉幾何圖案,莊嚴肅穆。
我國清真寺的「米哈拉布」均在大殿西牆中間,代表著麥加方向。
楓葉紋描金藍色琉璃盤 唐代
高2.1厘米,外口徑15.8厘米,內腹徑12.5厘米,邊沿寬16厘米
此盤為淺藍色琉璃料製成,熔煉工藝尚好,盤中央藍色較重,向外放射逐漸變淺,胎薄厚均勻,可見成型工藝亦佳。
腹面描金裝飾,邊沿滿鋪金色,形成金色寬邊,腹中以細線繪製楓葉紋圖案,向心八葉對稱布局,圓外圈又以鏈環及短斜線填滿盤面,裝飾手法似借鑑漢唐銅鏡的格式和情調。
因以描金裝飾該盤,又安放於法門寺地宮,可見此盤並非唐代實用品,是專為佛教供奉設計製作的祭祀品。
因在地宮中埋藏千年以上,盤上較寬的描金處多有脫金現象,細線描金處則存留完整,整體來看此盤實為精品。
菱形雙環紋直筒琉璃杯 唐代
高8.4厘米,口徑8.2厘米。
無色透明。
直口、尖唇、深腹,平底微上凸,外底部有粘棒疤痕,腹壁稍外鼓。
壁面裝飾五組花紋,每組中間為菱紋,菱紋內飾雙環紋,菱紋上下各飾三組雙環紋。
從這件玻璃杯的紋飾來看,它是經過模製印花的。
桶形杯是伊斯蘭玻璃的常見器型,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在伊朗內沙布爾發掘時,曾發現多件8~9世紀的桶形杯,但都是素麵。
這件玻璃杯的紋飾來看,它是經過模製印花的。
桶形杯是伊斯蘭玻璃的常見器型,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藏有一件伊斯蘭模吹直桶杯,高10厘米,腹部和底部印滿蜂房狀的六角形。
紋飾雖然與法門寺的這件直桶杯不同,但成形和裝飾的工藝是一樣的。
而拉姆的《近東中世紀玻璃和石雕器》收錄的玻璃杯,與法門寺出土的菱形雙環紋直筒琉璃杯更為相似。
法門寺還出土了一件內圈足淺黃色琉璃杯,直筒,內底部有一圈貼塑的玻璃條,起加固杯底作用。
這—特點流行於波斯薩珊晚期及伊斯蘭時期,在伊朗、約旦等地均有此類器物的出土。
罌粟紋黃色琉璃盤 唐代
高2.7厘米,口徑14厘米,敞口,翻沿、圓唇、直壁,平底微凸起,底外壁有粘棒疤痕,玻璃為無色透明,稍泛黃綠色,盤內壁口沿處繪有12個黑色半圓弧紋,腹壁下部繪二周黑色弦紋,底部繪有黑色罌粟紋。
盤內壁除了黑色花紋外,施滿不透明黃色作為地色。
釉料彩繪是玻璃裝飾工藝的—種,玻璃的彩繪與瓷器的彩繪工藝很接近。
伊斯蘭的釉彩玻璃是富有世界聲譽的,一般認為伊斯蘭釉彩玻璃的使用年代是公元12~15世紀,早於9世紀的釉彩玻璃很罕見。
但在德國柏林國家博物館伊斯蘭部收藏的內沙布爾發掘品中發現了類似的釉彩玻璃,也是在無色透明的玻璃上塗上黃色作為地色,繪有黑色圖案,與法門寺的這件釉彩盤很相似,所以法門寺的釉彩玻璃盤的原產地很可能是伊朗的內沙布爾。
也有學者認為,法門寺出土的罌粟紋黃色琉璃盤屬於拉斯特彩玻璃。
法門寺地宮所藏一套金銀茶具,質地精良,造型優美,工藝先進,系列完整,是迄今為止發現的世界上最早、等級最高的宮廷茶具,從中可見唐代帝王對茶文化的重視和供佛的虔誠。
唐懿宗、僖宗父子重視茶具,他們下詔文思院和地方官吏打造鎏金銀碾子、羅子、籠子、匙子、則子、鹽台、龜台以及銀火筋和琉璃茶碗拓子等造茶、飲茶的器具。
在法門寺地宮所藏一些茶具上有以硬物刻劃的「五哥」兩字。
而「五哥」乃是唐僖宗小時皇宮內對他的愛稱,表明這些茶具為唐僖宗所供奉。
法門寺地宮所藏宮廷茶具與陸羽《茶經》記述的民間茶具互為補充,相映生輝,使人們對唐代茶具有了更加完整、清晰的認識。
法門寺地宮所藏這套茶具有碾茶用的鎏金壼門座茶碾子、取茶用的鎏金飛鴻紋銀匙、儲放茶葉用的鎏金銀龜、生火煮茶用的壼門高圈足座銀風爐、飲茶用的素麵淡黃色琉璃茶盞和茶托,以及茶籠、茶羅、茶盆、調料盛器等,包括了從茶葉的貯存、烘烤、碾磨、羅篩、烹煮到飲用全部過程所用器具。
其中屬貯茶器類的金銀絲結條籠子,以金絲和銀絲編結而成,製作精巧細膩,玲瓏剔透,是唐代金銀工藝中絕無僅有的精品,代表了晚唐時期金銀器製作工藝的最高水平。
鎏金壺門座茶碾子 唐代
由鎏金壺門座茶碾槽架和純銀禍軸二件組成。
通體呈長方形,由碾槽、轄板、槽身、槽座四部分組成。
槽呈半月弧形,口沿外折,與槽座鉚接,為禍軸滾槽。
轄板呈長方形,插置槽口,兩端呈如意雲頭狀,中間焊一寶珠形小捉手,以便抽動開合。
捉手兩邊各鏨一隻鴻雁,襯流雲紋。
槽身截面呈凹狀,碾槽嵌置其中,項面兩端亦為如意雲頭飾三朵流雲紋,側面兩壁鏤空壺門。
壺門間飾兩軀相向天馬,並間有流雲紋。
槽座上承槽身,兩端作雲頭狀,周邊飾20朵扁平團花,有鏨文:「咸通七年文思院造銀金花茶碾子一枚共重十九兩」。
通高71毫米,長274毫米,重1168克。
純銀禍軸為澆鑄成形,自銘「禍軸重一十一兩」。
碾輪軸心圍飾蓮瓣團花一幅及流雲紋一周。
輪徑89毫米,邊厚6毫米,中厚22毫米,軸長216毫米,兩端細而中間粗,兩端各鏨鎏金草葉紋,一端鏨刻「拾柒字號」四字,及「五哥」二字,據此可知茶碾子確係唐僖宗所供奉,價值極高。
鎏金人物畫銀罈子 唐代
鈑金成型,紋飾鎏金。
帶蓋,直口,深腹,圈足。
蓋鈕為寶珠形。
蓋面隆起,分為四瓣,每瓣內模衝出一隻飛獅,細部施以鏨刻,底部襯以纏枝蔓草,每瓣凹棱側飾「曠狀二方連續紋樣。
壇蓋與身以子母口扣合。
腹壁劃分為4個壺門規範,其中分別鏨仙人對弈、伯牙捧琴、簫史吹簫、金蛇吐珠等人物畫。
高247毫米,徑132毫米,腹深112毫米,圈足徑126毫米。
總重883.5克。
鎏金仙人駕鶴紋壺門座茶羅子 唐代
器形為長方體,由蓋、羅、屜、羅架、器座組成,均為鈑金成型,紋飾塗金。
盈頂蓋面鏨兩體首尾相對的飛天,頭頂及身側襯以流雲。
蓋剎四側各飾一和合雲,兩側還飾如意雲頭。
剎邊飾蓮瓣紋,蓋立沿飾流雲紋,羅架兩側飾頭束髻、著褒衣的執幡駕鶴仙人,另兩側鏨相對飛翔的仙鶴,四周飾蓮瓣紋。
羅、屜均作匣形。
分內外兩層,中夾羅網。
屜面飾流雲紋,有環狀拉手。
羅架下焊台形器座,有鏤空的桃形壺門。
高95毫米,身長134毫米,寬84毫米。
屜長127毫米,寬75毫米,高20毫米。
座長149毫米,高20毫米。
重1472克。
鎏金銀龜盒 唐代
分體飯金,焊接成型。
龜狀,昂首,曲尾,四足內縮,以背甲作蓋,內焊橢圓形子口架,尾與龜腹焊接,各部位紋飾與龜體相近,形象逼真。
通高130毫米,長280毫米,寬150毫米。
鎏金鏤空飛鴻球路紋銀籠子 唐
扶風縣法門寺唐代地宮出土。
沖模成形,紋飾鎏金。
蓋為穹窿頂,直口平底,四足,有提梁。
蓋與籠以子母口相扣合,蓋心有圓環鈕,以銀鏈將環鈕與提梁相連。
籠體與蓋外壁鏨飾鴻雁,多兩兩相對;鏤空處作球路紋。
足為倒「品」字形組合的花瓣,與籠體邊緣鉚接。
籠子底部邊緣鏨「桂管臣李杆進」六字。
下面的照片主要是法門寺以及地宮中出土的碑刻、地宮石門、漢白玉靈帳等文物。
鎏金雙輪十二環銀錫杖 唐代
杖頭為雙輪四股十二環,四股以銀條盤曲而成,每股套裝雕花金環3枚,股側銘刻:「文思院准咸通十四年(873)三月二十三日敕令造迎真身銀金花十二環錫杖一枚,並金共重六十兩,內金重二兩,五十八兩銀,打造匠臣安淑鄖,判官賜紫金魚袋臣王全護,副使小供奉官臣虔詣,使左監門衛將軍弘愨」。
四股頂部有兩重束腰蓮座,上承一枚智慧寶珠。
下部飾忍冬花、流雲紋,並自上而下精細鏨刻身披袈裟、手持鈴鐸、立於蓮台之上,有頭光的12位圓覺菩薩。
這枚錫杖是佛教世界的權威,屬佛祖釋迦牟尼,是世界錫杖之王。
八重寶函依次是:
第一重——寶珠頂單檐四門純金塔。
第二重——金筐寶鈿珍珠裝珷玞石寶函。
第三重——金筐寶鈿珍珠裝盝頂純金寶函。
第四重——六臂如意輪觀音曼荼羅盝頂純金寶函。
第五重——鎏金如來坐佛說法盝頂銀寶函。
第六重——素麵盝頂銀寶函。
第七重——鎏金四天王盝頂銀寶函。
第八重——銀棱盝頂檀香木寶函
八重寶函是用於供奉舍利佛祖釋加牟尼真身佛指舍利的一套盒函,共8層,為唐懿宗賜贈,1987年5月5日發現於陝西省扶風縣法門寺地宮後室。
寶函和金塔,做工精細、造型優美,精雕細琢,世所罕見,其價值不僅在平雕刀法、寶鈿珍珠裝及盝頂這些古代工藝,還在於刻鑿在四周壁面上的文殊、如來造型,正是佛教密宗內蘊的深刻表現,是密宗文化藝術史的一幅剪影。
2002年,八重寶函被國家文物局列入《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
鎏金銅浮屠 唐代
通高53.5厘米 長寬底層各28厘米 二層各24厘米 三層各19厘米 房檐長寬各23.51厘米 重7.4千克
該鎏金銅浮屠出土時被置於地宮前室的阿育王塔內,為模鑄成型,精緻玲瓏,四角正方形單層閣式亭,分為塔基、塔身、塔剎三部分。
塔基為須彌座,其外有三層漸收的護欄,每面護欄正中有弧形踏步;塔身四面各開一門,正面門外左、右各列一力士,門額以上鋪作和人字形斗拱;門兩側各開一處直欞窗。
頂為單檐四角攢尖形,鑄有瓦壠,檐角略翹,其上高聳的塔剎由剎座、剎身、剎頂和剎杆組成,剎底為須彌座,往上為依次漸小的六個相輪;相輪以上有寶蓋、圓光、仰月及寶珠,氣象莊嚴、寫實,堪稱我國古代精湛手工技藝的佳品。
「浮屠」(梵Buddha)亦作「浮圖」,源於印度,其含義有多種:佛陀、佛教、僧侶或佛塔,此處所指的是佛教建築形式的——佛塔。
塔的主要結構有塔剎、塔身、基座、地宮四部分組成,以木、磚、石等建造。
在古印度,塔是供奉佛祖舍利或葬貯僧尼屍骨之用,亦被意譯為「方墳」、「圓冢」,其基座和地宮部份便是掩埋舍利的地方,統稱塔基。
捧真身菩薩 唐代
此尊捧真身菩薩是唐懿宗三十九歲生日時為供養佛指舍利而敬造的。
咸通十四年(八七三)在迎送佛舍利時,與佛祖之金骨真身一併請入地宮永為供養。
捧真身菩薩雙手捧著放置刻有發願文的鎏金銀匾荷葉盤,願文為:「奉為睿文英武明德至仁大聖廣孝皇帝,敬造捧真身菩薩,永為供養。
伏願聖壽萬春,聖枝萬葉,八荒來服,四海無波。
咸通十二年辛卯歲十一月十四日皇帝延慶日記」。
捧真身菩薩造像取法于吉祥天女的造型,蓮台束腰鏨刻四大天王,不但契合「發願文」中「八荒來服,四海無波」的鎮護國家思想,也與捧真身菩薩「永為供養」的法義相應。
此尊之表法:一為供養,二為護國,三為懺罪消災,四為增福延壽。
這是第一尊在地宮出現作為供養品的佛菩薩像。
單輪十二環純金錫杖 唐代
文思院所造,是唐懿宗敕命文思院為舍利供養法會大阿闍黎使用而造的。
與銀白成手爐一樣,是唐懿宗在迎送佛指舍利做法會時,獻給智慧輪大阿闍黎或大興善寺其他主法大阿闍黎所使用的,後供養於地宮。
在佛教中,此杖屬迦葉佛。
法門寺地宮開啟佛骨再現,是繼秦始皇兵馬俑之後的又一重大發現
清朝詩人劉瀚芳的這首(法門曉鍾),借寫法門寺的鐘聲,表達了對唐朝崇佛佞佛、供養佛骨的反對。唐朝時期,很多皇帝崇信佛教,並多次迎法門寺佛骨入京師,舉國掀起崇佛熱潮。法門寺也從此名聲大噪,成為中國最...
法門寺出土唐代皇室珍寶大賞(1)
法門寺位於陝西省扶風縣城北10公里處的法門鎮,始建於東漢末年恆靈年間,約有1700多年歷史,素有「關中塔廟始祖」之稱。法門寺因舍利而置塔,因塔而建寺,周魏以前稱作「阿育王寺」,隋文帝時改稱「成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