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博物館一奇特文物,重達192公斤,出土40年至今都無法複製!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經常逛博物館的同學都會有個印象,我們到博物館都想看到真正的文物,但是很多展櫃陳列的卻都是現代的仿製品,讓一些文物愛好者覺得很可惜,老遠跑一趟卻見不到真品。

是的,很多文物出土後,由於保存的需要,並不會輕易拿出來展覽,一般對外展覽時都用的仿照原樣做出來的複製品。

這麼說,難道文物都能複製嗎?

並非如此,儘管大多數文物,憑藉今天高超的科學技術和工藝,都能夠成功做出複製品和替代品,但有一些卻是今天的專家怎麼也複製不出來的。

湖北博物館館藏文物中就有這麼一件。

這件文物造型非常奇特,一眼看去還以為是「群蛇亂舞」,互相纏繞分不清誰是誰。

仔細辨認會發現,那些都是龍。

有8對大龍和數十條小龍盤旋在一起,難解難分。

這件文物是青銅製品,被命名為戰國青銅曾侯乙建鼓底座。

它是1978年在湖北隨州的曾侯乙墓中出土的,曾侯乙墓是戰國時期的大墓,墓主人是曾國的國君叫「乙」,爵位是侯爵,所以如此命名。

而這件青銅文物之所以又叫建鼓底座,是因為它是一個建鼓的底座。

建鼓是用長柱穿過鼓心插在底座上的一種空心鼓。

這個建鼓底座異常奇特之處在於,它上面有如此多的龍作為裝飾,而且它的重量達到192多公斤,如此巨大、裝飾複雜而精美的底座,在當時是怎麼做出來的?專家們研究後發現,這件底座不是一次澆鑄而成,而是分段製造,然後將他們焊接在一起的。

但是如此複雜的裝飾,即便分段鑄造後焊接到一起,也是一件很難的事,兩千多年前的工匠是怎麼做到這一點的?很多冶金專家看後都認為這是一件巔峰之作,今天科技和工藝如此發達,卻沒人能夠再做出一件這樣精美、複雜的青銅製品,以致現在這件文物已經出土40年了,卻還沒有複製品。

這到底是今天的工藝真的做不出來呢,還是已經沒人願意潛心去製作如此具有高難度和挑戰性的工藝品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曾侯乙尊盤為何無法複製

湖北日報訊 圖為:曾侯乙尊盤記者 海冰 實習生 韓笛 通訊員 連紅 吳建剛 王晶■編者按我省是文物大省,館藏文物總量超178萬件(套),其中,在上世紀90年代被認定為國寶級文物的有19件,17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