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旅遊,領略兵家必爭之地的魅力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作者:宿州汽車票
九女墳九女墳位於宿州市墉橋區褚蘭鎮夏疃村墓山孜北坡,是一座東漢晚期的畫像石墓。
是安徽省迄今發現規模較大,保存比較完好的東漢晚期畫像石墓,是研究漢代的政治經濟文化等諸多方面歷史的重要文化遺產,1961年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墓室由雙甬道、橫前室、雙後室和一個耳室組成。
墓門向西,墓向285度。
墓室全長7米、寬4.84米。
前室長3.46、寬1.93、高2.16米。
耳室在前室北側,東西長1.4,南北寬1.2,高1.37米。
墓門兩個,各有甬道通前室。
甬道均長1.8,寬1,高1.54米。
墓門寬0.9,高1.11米。
墓道為斜坡式,有階,不規整,長5.55,寬2.68米。
前後室均石砌疊澀頂,墓頂長方形,有青石藻井,藻井上有雕刻圖案,墓室布滿畫像石刻,前室畫像石刻最為集中。
主要內容有神話故事並刻有門吏、車騎、宴飲、舞蹈、雜技、百戲、皰廚等人物以及神禽異獸。
圖案構思富於變化,造型栩栩如生,線條質樸流暢。
前室藻井上,雕刻著伏羲和女媧環繞盛開的蓮花,輕舒廣袖,翩翩起舞。
畫像石刻的畫面,相互關聯,帶有連續性和故事性。
中國奇石館安徽省靈璧縣盛產磬石,是歷史悠久舉世聞名的磬石之鄉。
遠在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時代,即開始採用磬石製作特磬,開創了我國古代「金石之樂」的先聲。
據《辭源》記載:「磬石,山名,在安徽省靈璧縣北,泗水之南」,《尚書》云:「『泗濱浮磬即此。
其山出石,可以為磬,其聲清亮,多供樂府之用。
」
千百年來,磬石歷經開採雕鑿,深受人們尊崇,形成了中華民族獨特的磬石文化。
歷代評石家均把磬石譽為中國四大美石之首。
靈璧建縣時,因本縣產磬石,取宋代詩人方岩在《靈璧磬石歌》中留下了「靈璧一石天下奇,聲如青銅色如玉」的讚歌,大書法家米蒂愛石成癖,拜倒在靈璧石下。
據《靈璧縣誌》記載:「民國13年,本縣藝人設計並製作一隻特大的縷花石磬,其上鐫刻《總理遺囑》全文,作為安徽省的禮品,敬獻給南京中山陵」。
改革開放的春風,給靈璧磬石這一亘古珍寶煥發了新生。
九一年,中央電視台記者陳曉卿同志親臨靈璧磬石山採訪,以「靈璧一石天下奇」為題攝製成專題節目,在《神州風采》欄目中播放,向世界人民介紹了磬石的美姿和價值。
梨樹王碭山歷史悠久,秦設三十六郡,碭居其一。
這裡是五代梁王朱溫故里,又是近代畫壇宗師齊白石祖籍;這裡有明代大將薛顯墓,有留下唐代詩仙李白足跡的宴嬉台,有遠近聞名的清真寺,有碧波蕩漾的黃河故道。
碭山素有「梨都」之稱,以盛產酥梨年產量15億斤左右,碭山梨銷往歐、美、東南亞及全國各大中城市,名揚海內外。
近百萬畝連片果園年產各類水果30億斤,堪稱世界之最。
在碭山近百萬畝果園中,古樹奇觀碭山有逾百年老樹六萬餘株。
在園藝場侯樓分場一處百畝老梨園,梨樹多有百歲高齡,滿園古樹,肌膚蒼黑,鐵干嶙峋,烏鱗斑駁,枝椏虬勁,橫空逸出。
開花季節,則滿樹冰肌玉骨,花白如銀,纏裹掩映,灑漫天寒香。
梨園中間,被譽為「梨樹王」的一株老梨樹,華誕已一百八十餘歲,占地0.3畝,年產酥梨4000餘斤。
因其樹形大、樹齡老、果實碩大、黃亮美觀、皮薄多汁、酥脆爽口、香濃味甜而馳名中外,聞名於世。
一座色彩絢爛的漢代藝術宮和歷史博物館(家在鄭州連載50)
家在鄭州 點讚家鄉 張老師帶您游鄭州(五十)作者:張宏傑中國最大的漢墓——「中華東漢第一墓」一座色彩絢爛的漢代藝術宮和歷史博物館一卷行走在地下的漢代
「鄉村記憶」濰坊市>安丘市 董家莊村
凌河鎮董家莊村位於城區西南9公里。 安丘董家莊漢墓位於凌河鎮董家莊村北,1959年修建牟山水庫時發現的。董家莊漢墓是一座大型漢畫像石墓。1959年12月至1960年3月,山東省
考古:邳州白山村堌子墓漢畫像石
(作者:婁可豐 魯連仕) 白山村堌子墓是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邳州城西南30多公里的白山旁,有鄉間公路通達。說起堌子,其實是個大土墩,高出地面4米,東西長60米,南北寬50米,占地約3000平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