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記憶」濰坊市>安丘市 董家莊村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凌河鎮董家莊村位於城區西南9公里。

安丘董家莊漢墓位於凌河鎮董家莊村北,1959年修建牟山水庫時發現的。

董家莊漢墓是一座大型漢畫像石墓。

1959年12月至1960年3月,山東省文物管理處對墓葬進行了清理髮掘,並把畫像石拆遷到縣城保存。

1963年在北關果園內(現市博物館院內)復原,墓入口處增建了保護性前廳,門額題「漢墓」。

1979年安丘縣政府公布漢畫像石墓為第一批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漢墓座北朝南。

整座墓葬由甬道、墓門、前室、中室、兩間後室、東耳室、北耳室等部分組成。

墓葬南北長14.3米,東西寬7.91米(以外壁為準,不含墓道),占地面積70.15平方米。

整座墓葬除甬道用磚鋪地外,其餘均用石灰岩預製石板、石條建成,共用石材224塊。

甬道、前室、中室及後室皆用加工成子母口的梯形坡石與長方形頂石扣合而成。

前室、中室、後室中間,立有四根承重的方柱石和圓柱石,柱石與墓門、甬道構成一條南北中軸線。

在224塊石材中,有103塊刻有畫像。

畫像面積達146平方米。

除有幾處草就未成外,有69幅完整的畫像。

畫像採用了不同的雕刻技法,其中絕大多數是鑿紋減地淺浮雕,少數為減地凹面陰線刻,個別畫像採用了高浮雕和透雕技法,有時同一幅畫像也使用了多種雕刻技法。

雕刻設計規範,手法嫻熟,表現了漢代高超的石刻藝術水平。

畫像表達內容非常豐富:第一類為墓主人車馬出行、拜謁、樂舞百戲、漁獵等社會生活內容。

代表性畫面有樂舞百戲圖、車馬出行圖和狩獵圖。

第二類為神話人物、奇禽異獸等民間傳說。

代表性畫面有雷神出行圖、王母出行圖。

第三類為歷史故事。

表現主題明確的有泗水升鼎圖和孔子問道圖。

第四類為反映生殖崇拜觀念的內容。

畫面刻畫了眾多的人物、動物,人與人、人與動物之間的複雜關係。

相互撫摸的人、孕婦以及有孕的熊,親切安詳,表達了漢代對生殖繁衍、人倫常理的認識,寓意深遠。

董家莊漢畫像石墓規模宏大,是我國迄今發現的大型漢畫像石墓之一。

方柱雕刻運用了成熟的高浮雕和透雕鏤空技法,刻畫得惟妙惟肖,姿態萬千,富有動感氣息,是漢代石刻的代表性作品,被譽為「罕見的漢代藝術傑作」。

據考證,該墓的主人是東漢晚期安丘人孫嵩。

孫嵩(約135~195年),字賓碩,一字賓石。

博學多識,重節尚義,因救助趙岐而聞名。

孫嵩卒後歸葬故里,諸多文獻記載了孫嵩墓的基本位置。

《水經注》載:「(牟)山之西南有孫賓碩兄弟墓。

碑誌並在也。

」明萬曆《安丘縣誌》稱:「豫州刺史孫賓碩墓在牟山金溝河西南。

」《青州府志》稱:「孫賓碩兄弟墓,在縣西南牟山下。

」《續安丘縣誌》記載,元代於欽著述《齊乘》時,寓宿太虛宮,夜夢趙岐告曰:「仆有良友葬安丘,其人節義高天下,今世所無也。

請載之,以勵衰俗。

」趙岐所言「良友」即為孫嵩,孫嵩救趙岐的故事在當地民間廣泛流傳。

東漢豫州刺史孫嵩,闔門百口,出入車馬隨從,是當地的顯姓大族,與墓主所示社會地位相當。

身份和實力決定其營造如此規模的墓葬。

據調查,20世紀上半葉,牟山西北牟山觀中有孫嵩、趙岐塑像。

觀南小路一側,立有孫嵩墓道碑。

董家村東漢孫嵩墓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名城古蹟;徐州名勝古蹟

在徐州,有著一個四千多年歷史的歷史,而且在彭城中也有著很多歷史上的文物和估計在,對此徐州名勝古蹟到底是怎樣的呢?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河北黃驊發現兩座漢代畫像磚室墓

中國文物報訊近日,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和黃驊市文物保護管理所在黃驊市舊城鎮大馬閘口村搶救性清理髮掘兩座漢代墓葬,出土了豐富的實物資料。墓葬為東西並排的兩座多室畫像磚漢墓,兩座墓葬形制規格基本一致。墓...

河南新密 漢墓中的精美壁畫

打虎亭漢墓,位於河南省新密市,距今已有1800多年。東西兩墓並列,西墓龐大,用磚石築成,分七室,總長25.16米,寬17.8米,中室高4.88米。墓底鋪煤,厚0.5米。墓內畫像、石刻豐富,雕刻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