曠野中的考古寶藏——鴿子山遺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鴿子山遺址發掘現場。

王惠民介紹鴿子山遺址的出土文物。

日前,2016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初評活動啟動,青銅峽鴿子山遺址入圍40個初評候選項目。

這是1990年寧夏宏佛塔天宮西夏文物被評選為首屆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後,寧夏考古項目第二次入圍初評項目參與角逐。


途經青銅峽意外發現「考古寶地」

鴿子山為賀蘭山東麓的一條支脈,是一處由風蝕和洪水剝蝕而遺留下來的平頂條狀山脊,坐落在寧夏青銅峽市西北20公里處的瞿靖鎮玉西村。

談起鴿子山遺址的發現,今年69歲的考古專家王惠民,滿臉都是興奮,像回到了1990年首次探訪鴿子山遺址的時候。

1990年夏秋之交,王惠民與兩位同事在做寶中鐵路的考古調查時,途經青銅峽市蔣頂鄉西15公里鴿子山,遠遠看到山坡上一些夾砂紅陶格外刺眼,腳步不由停了下來。

多年的考古經驗令他們覺察到了這裡不是尋常之地。

經過仔細勘察後,他和同事採集了數百件毛坯和成型器物帶回銀川。

在對這些石片和石器進行初步辨認後,王惠民發現這些石製品除大量石片和石核外,還有不少細石器。

憑藉多年的經驗和一些初步研究成果,王惠民斷定這裡將是一塊「考古寶地」,這個遺址的年代在1.2萬年至1萬年以前。

於是,從1990年開始,王惠民與這塊「寶地」結下了不解之緣。

之後的數年光陰,王惠民只要有時間都會去鴿子山,拿回他撿到的「石頭」做研究,並進行至今。

為期四年的艱辛考古

經過1990年的那次野外考察,他們將採集到的石製品標本去粗取精、歸類整理、反覆推敲,經定量分析,最後作出機率統計,將這些資料與國內外其它石器地點的資料作對比,終於把鴿子山石器的面貌揭示出來,並公布發表了《寧夏青銅峽鴿子山遺址調查報告》,揭開了鴿子山石器研究的序幕。

看到鴿子山的考古價值,1993年,王惠民所在的寧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和美國內華達山間研究所、加利福尼亞大學人類學系、猶他州沙漠地質局的專家共同對鴿子山遺址進行為期4年的考古。

這次考古中,除了對鴿子山進行考古挖掘外,還對鴿子山所屬山脈賀蘭山周圍進行了考古。

最終,經過中外生態環境專家及考古學者通過實地調查取得地質標本,經物理測定,並結合考古材料對比論證後,基本認定賀蘭山西側的巴丹吉林、騰格里以及烏蘭布和沙漠大約形成於1.5萬年前後。

專家們認為,正是因為沙漠的形成和擴大影響了古人類的生存環境,在沙漠形成和擴大過程中又逐漸產生了磨製石器,鴿子山遺址出土了較多的磨石器就是最好的佐證。

王惠民認為,這次考古發現,也表明了由於生態環境變化影響了古人類生活生產方式,也使古人類生存行為能力隨之發生明顯變化。

回憶起當時的考古場景,王惠民依然清楚的記得:當時十餘人都擠在一間不足7平方米的臨時小工棚里。

不僅如此,與野外作業的艱苦相比,對石器的整理和比對研究也是一件特別熬人的苦累事。

專家要對每件石器標本反覆觀察揣摸,相互對比、排隊、組合,逐一描述,經過測量、繪圖、拍照和測算並與其它相關遺址的石製品作對比研究,之後才能得出初步結論,進而完成報告或論文。

「由於各種原因,鴿子山遺址的系統考古工作一直進展緩慢。

」王惠民告訴記者,從2014年開始,2015年、2016年先後進行了三次考古挖掘,共發現16個遺址點,已累計出土及地表採集的各類文物約1.3萬件。

當時人類已較為熟練地運用石器工具

在王惠民的研究室里,放著上萬件的石器、石核,其中很大一部分都來自鴿子山遺址的考古發掘現場。

經過對這些石頭的研究,王惠民和同事們得出結論:早在1萬多年前,該地區就有人類活動。

充足的水資源,為古人類提供了生存的場所,他們利用打磨成的複合工具從事簡單的勞動,把堅硬的石頭加工成鋒利的刮削器,以用來狩獵和削剝動物皮毛等。

總的來說,這些大小不等的石器,體現了遠古人的聰明才智,孕育著後來發達的細石器文化因素。

王惠民告訴記者,鴿子山石器以石片、石器為大宗,其中以削刮器和尖狀器為主要器形,都很有特色。

以石錘直接打擊,單向加工石器的方法為主,具有我國舊石器時代文化的一些共同特徵。

2006年7月,在鴿子山古遺址中心向東南1公里處進行了發掘,出土了數件石器和骨器。

其中石磨盤、石磨棒各1件,基本完整。

石磨盤直徑23.3厘米、厚3.4厘米,質地為灰色矽質岩,比較堅硬,盤中間有一凹面,較光滑,有使用過的痕跡;石棒長21.5厘米、厚6.5厘米;骨制月牙形飾器1件,長4.6厘米、寬0.9厘米,質地呈乳白色,基本完整,中間有一小孔,是頸上佩戴裝飾品的一部分。

另外,還有動物牙齒骨和其他石器、石核,這些器物的出土,表明了當時人類在日常生活中已較為熟練地運用石器工具。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寧夏水洞溝:還你一個舊石器時代遺址

寧夏,水洞溝古人類文化遺址,位於寧夏靈武市臨河鎮水洞溝村,距銀川市19公里,占地7.8平方公里。民國十二年(1923年),由法國古生物學家德日進、桑志華在這裡發現,通過發掘,出土了大量石器和動物...

臨澧發掘出土史前石製品5000件以上 類型多樣

記者昨日從湖南省考古研究所獲悉,位於臨澧縣佘市橋鎮荷花村(原長湖村)官嶺組的傘頂蓋舊石器遺址,日前發掘出土史前石製品5000件以上。該遺址出土遺物均為石製品,現場編號標本3600多件,按方收集標...

吉林考古發掘揭秘古人類石器製造技術

原標題:吉林發掘一處舊石器時代遺址 揭秘古人類石器製造技術新華社長春12月22日新媒體專電(記者劉碩、李超)記者日前從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獲悉,考古人員今年在吉林省撫松縣漫江鎮發現一處舊石器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