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隻豬竟然是湘潭歷史的文化符號,究竟湘潭發生了什麼樣的故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很多愛好歷史的人都知道,在古代時候很多部落或者宗族會拿大自然中的一些動物或者植物作為信仰的圖騰,以此來保佑部落的平安和諧。

這樣的情況一直在中華大地延續了幾千年,現在我們都還自稱是龍的傳人,尊崇龍的圖案。

那在湘潭這隻豬竟然成為了湘潭的歷史文化符號,這是歷史的巧合,還是另有隱情呢?下面小編帶你揭秘這其中的故事。

1981年初,九華船形山「金盆養鯉」處的一戶村民忙著建新房,附近的村民也都來幫工。

就在平整地基時,大家挖出了一件形狀像豬的銅器。

慶幸的是,這件器物鑄造得比較堅固,在挖掘過程中沒有被破壞。

後來,經文物專家鑑定,這件豬形青銅器為「尊」,是盛酒器,製造於距今3000多年前的商代。

全國唯一以豬為造型的商代青銅尊

這件貴為國家一級文物的豬形銅尊,長72厘米,高40厘米,重19.75千克,容積13升。

  湘潭市博物館文物專家介紹,這件豬形銅尊真實地還原了當時野公豬的形象,頗具特色。

豬的嘴部相比現在的豬較長,兩側突出的獠牙,充分展示了它的野性。

但是,這隻野公豬身上又有被馴化的家豬的特點。

再仔細觀察這件豬尊,豬的雙眼直視,兩耳豎立,四肢粗壯,尾巴下垂。

豬背上有一個帶蓋的橢圓形口,為酒的出入口。

蓋捉手以鳳鳥造型,豬肘部飾有夔龍紋。

豬尊的前後肘部有橫穿的管孔,可以穿繫繩索,供人抬舉。

根據器型的大小、紋飾以及製作工藝,盛兆華推斷,豬形銅尊是一件象徵持有者身份和地位的禮器。

在全國出土的各種動物造型的商代青銅尊中,湘潭出土的這件文物是唯一以豬的形象造型的青銅尊。

為此,湘潭豕尊被認定為一級國寶文物,中國人民銀行於1993年發行了「豕尊」金銀幣,讓人們一睹稀世文物的神秘風采。

精湛的製作工藝

從豬尊獨特的造型和別出心裁的設計,文物專家看到的,不僅是持有者對審美的注重和對生活品質的追求,更是商代青銅器製造工藝最高水準的體現。

鑄造一件青銅器物之前,首先就得製作一個欲鑄器物的模子,再用泥巴敷在這個模子外面,形成鑄件的外范。

此外,還要用泥巴製做一個體積與欲鑄器物內腔相當的內范。

當內外范套合在一起,中間的間隙就是欲鑄器物的厚度。

往間隙灌注溶化後的青銅液,等待銅液冷卻,除去內外范,欲鑄器物就完成了。

  「

湘潭出土的這件豬形銅尊器型較大,在它的製作過程中,所使用的范可能是一次性的,這就意味著,當時要製作兩件完全一樣的豬形銅尊是不可能的。

」工作人員說,「雖然現代人有了更先進的技術,但是我們不得不佩服3000多年前人類的智慧。

豬形銅尊緣何在湘潭出現?

無論是從文獻還是考古中,文物專家都無法證明,幾千年前湘潭被納入了商朝的版圖。

那麼,這件製造於商朝的豬形銅尊為何會出現在湘潭境內呢?

專家推測,隨著周朝的崛起,商(族)人失去了原有的權力和地位,商人被迫離開原來居住的地方,四散逃離。

當商人離開故土時,他們會選擇攜帶一些重要的東西,很有可能豬形銅尊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來到湘潭的。

「在不斷遷徙的過程中,商人可能會遇到各種緊急情況,在那個交通不發達的年代,攜帶這麼大件器物是很不方便的。

當時,他們可能只是想著暫時找個合適的地方把豬尊保存下來,過後再返回來取。

但最終還是由於種種原因,豬尊永遠被留在了這裡。

」而當時的湘潭境內,並沒有固定的社會形態,在這裡生存著土著居民,各個方面的發展都相對落後。

商人的到來,為湘潭帶來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文化。

當兩種不同的文化相互碰撞、相互融合,最終推動湘潭的歷史文化向前發展。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江西有個「虎方」國?

重大發現!!比「海昏侯」墓還早1400多年商周時期的考古挖掘!一座古代「南蠻之地「的土著文化墓葬!480餘件造型「詭異」的青銅器!一個關於」虎方國「

商代青銅器的特徵

商代前期(二里崗期)的青銅器,較二里頭文化的青銅器在品種、造型、紋飾、鑄造技術均有明顯的發展。今見出土器以爵、鼎、鬲(力)、斝(假)、盉(和)、觚(谷)較多,可見器還有甗(演)、罍(類)、瓿(不...

商朝末期的四件青銅國寶|商代龍紋兕觥

商朝末期的四件青銅國寶2013年8月19日,國家文物局發布了《第三批禁止出境展覽文物目錄》,共有94件(組)一級文物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境展覽文物目錄,其中含有青銅器、陶瓷、玉器、雜項等四類。目錄中...

趙卿墓鑊鼎的鑄造工藝研究

內容摘要:青銅文化早在商代就登上了中國歷史舞台,到了春秋晚期,青銅製作技術的進一步發展,使當時的青銅器更加精美。作為春秋晚期的大型貴族墓葬——趙卿墓,它所出土的青銅器物很大一部分都能顯示出當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