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器特點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春秋戰國時期的工藝美術,最富活力,品種豐富,成就最大。
青銅工藝處於巔峰向衰落的過渡期,可謂燦爛輝煌。
與西周及商代相比,產生了許多新特點。
形制由原來的莊重威嚴向輕巧實用方向發展,產生了許多新器形,日常生活用的銅器增多,製作亦日漸精巧。
青銅器銘文,除個別的例外,大多變短,像西周那種通過鑄長銘文來顯示赫赫家史或宣揚禮制的青銅器基本上不見了。
春秋中期以後的青銅器以蟠螭紋的流行為標誌,山西侯馬所出的陶范和舊著錄中的晉公?等器物上都有細密的平面蟠螭紋。
春秋晚期至戰國早期,
青銅器紋飾發展成浮雕狀,繁複的鏤空花紋則達到了東周時期青銅器製作的頂峰。
代表器物有河南新鄭銅器群,安徽壽縣蔡侯墓銅器群,山西渾源李峪村銅器群以及輝縣山彪鎮和琉璃閣,河南淅川、長治分水嶺,湖北隨縣擂鼓墩等地出土的銅器群等。
到了戰國中晚期,許多銅器都變成素麵的,而且服御器、日用器大量增加。
代表器物有長沙、壽縣等地出土的楚器,陝縣後川出土的魏器等。
春秋戰國時期青銅器的主要特點
①列國器物大量出現。
西周的有銘青銅器屬周王室和王臣製作的占大多數,諸侯國的為數甚少。
到了春秋時期,王室、王臣的禮器幾乎消失,代之而起的是列國諸侯、卿大夫甚至卿大夫家臣鑄造的器物。
這和當時王室衰微而諸侯、大夫及家臣勢力不斷壯大的形勢相吻合。
②地域風格的形成。
大體上呈現以三晉為中心的中原、以秦國為中心的西方和以楚國為中心的南方三足鼎立的格局。
此外,北方、西南方、東南方等幾處少數民族區域也各有其獨特風格。
③各地區之間逐漸交流。
例如吳越地區流行的細線雲雷紋在楚地也時有發現,而原先用於北方的帶鉤也傳播到了南方,從物質文化角度反映出東周時期走向統一的歷史趨勢。
④鑄造技術的長足進步。
器物製作方面主要體現在合范法鑄造的高度發達、失蠟法的應用、模印法制范、鑲嵌工藝的普遍流行,以及兵器的表面處理技術等。
湖北大冶縣銅綠山的礦井遺址體現了東周時代青銅冶鑄業的巨大規模,反映出春秋戰國時期生產力的提高。
國家一級珍貴文物刻銘夔紋雙附耳銅盤
春秋戰國時期,由於王室衰微,諸侯、大夫及家臣勢力不斷壯大,王室、王臣的禮器幾乎消失,代之而起的是列國諸侯、卿大夫甚至卿大夫家臣鑄造的器物,呈現以三晉為中心的中原、以秦國為中心的西方和以楚國為中...
春秋風采 戰國輝煌:這裡的重磅文物看不停
春秋戰國政治格局八方風雨、文化現象異彩紛呈湖南省博新館首個大型特展「東方既白——春秋戰國文物大聯展」用240件/套珍貴文物通過政治大變革、生產大發展、技術大創新、思想大迸發四個方面帶觀
話說清朝乾隆時期的銅器
青銅器的製造在我國有著源遠流長的的歷史。古代「國之大事,在祭與戎」, 進行祭祀、征討等國家大事需要大量的青銅器。先秦青銅器不僅與我國的歷史、冶金、文字都有著重要的聯繫,還為工藝美術的發展奠定了基...
鄭州地區出土商周金文概述
【摘要】截至2015年6月底前,鄭州地區已公開發表的商、西周及春秋戰國有銘青銅器共計有210餘件,其中鄭州市區出土13件,滎陽出土20餘件,中牟出土1件,鞏義出土1件,登封出土8件,新鄭出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