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令人痛心的考古發掘,郭沫若製造中國考古史上最大災難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有一種考古的痛叫「明定陵考古發掘」,1956年,郭沫若和時任北京市市長的吳晗等人,力主發掘十三陵中的明長陵(成祖朱棣的陵墓),當時就有很多人反對,因為中國的考古學是從1921年的周口店遺址發掘開始算,到56年不過30多年的歷史。

人才、技術都極度缺乏。

不過最後仍被批准,不過試掘的皇帝陵墓由十三陵中的最大陵墓長陵改為第三大的定陵(明萬曆皇帝的陵墓)。

定陵是明朝萬曆皇帝與他妻妾的合葬陵,定陵早在萬曆帝生前就開始營建,歷時6年才完成,耗銀八百萬兩,相當於當時全國兩年的賦稅總收入。

公元1620年,萬曆四十八年,明神宗崩,終年56歲,廟號神宗,葬十三陵之定陵。

在萬曆皇帝去世的300多年後,以郭沫若為首的帝王陵墓發掘團決定發掘萬曆皇帝陵墓。

當時郭沫若率領的考古隊經過一年的探查還沒有發現墓葬的門在哪裡。

由此可知困難多大,就這樣又過了半年,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他們才找到一堵高8.8米厚1.6米的金剛牆,也就是所謂的地宮入口。

考古隊員成功找到了進入墓室的隧道。

當考古人員進入墓室時,被震驚了。

整個墓室金碧輝煌,各種字畫、織錦色彩絢麗,陪葬的珠寶閃閃發光。

不過,這些寶物已經有三百多年歷史了。

墓室進入空氣、光線後,各種珍貴字畫、絲織品迅速腐化。

更有很多文物被各種低劣的「保護技術」永久性的破壞了。

定陵文物保護的組織工作也進行的極其混亂。

萬曆皇帝和兩位皇后的三副楠木棺槨,竟被當做垃圾直接扔掉了。

各種珍貴文物被破壞,讓社會各界人士痛心疾首,他們紛紛請求停止對帝王陵墓的發掘。

但郭沫若、吳晗卻絲毫沒有從中吸取教訓,他們又要求對長陵進行發掘。

好在周恩來總理否決了長陵的發掘計劃。

1960年乾陵(唐高宗、武則天的陵墓)地宮墓道被成功發現,陝西地方隨後準備發掘乾陵。

郭沫若對乾陵的發掘興奮不已,他一直想一睹地宮中陪葬的王羲之《蘭亭集序》的風采。

於是郭沫若親自去遊說周恩來總理。

周總理則回復道:「十年內不開帝王陵」。

乾陵最終躲過一劫。

1976年,考古隊對廣西貴縣的羅泊灣漢墓進行了發掘。

在清理文物時,有人發現了一個看上去像炸彈的「彈形壺」。

一個人「把它捧在手上,抹去器表的泥漿以後,找不到開蓋的地方,倒來倒去,一不留心,把蓋沖開了,倒出一壇清水。

有人說:『是酒,不要倒掉!留著化驗!』但是說時遲,那時快,已經晚了,水被倒了個精光。

」想來十分可惜。

銅敦 湖北省博物館藏

秦兵馬俑上原本塗有彩繪,工匠先在燒好的陶俑上塗一層生漆,再在生漆層上塗各種礦物色。

但上世紀70年代幾次發掘時,彩繪都在考古人員準備拍照的瞬間消失了。

這是因為生漆老化後,一旦和氧氣接觸,很快就會翹起來,導致彩繪脫落。

兵馬俑博物館考古隊隊長劉占成回憶他在1978年「發現殘留色彩,但眼看著它就掉了,非常心疼。

留有部分彩繪的兵馬俑

略言之,在考古發掘中,只有在參與人員具有足夠專業性,並掌握相當科技手段的情況下,才能使文物在發掘過程中免於蒙受不必要的損壞。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郭沫若想挖誰的墓被周總理拒絕?

提起郭沫若,除了風流才子名震江湖外,其還喜歡做一件事,那就是挖墳掘墓,尤其是對古代帝王的墓幾乎到了痴迷的地步。 解放後,身為中國科學院主任,歷史研究所所長,郭沫若把自己的大多精力放在了考古探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