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勁聲伴古人載歌載舞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紅山文化彩陶鼓

馬家窯文化彩陶鼓

史前遺珍

許永傑:1977年考入吉林大學考古專業。

先後在甘肅省博物館、吉林大學考古學系、黑龍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單位工作。

現為中山大學人類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山大學南中國海考古研究中心主任,中國考古學會理事。

鼓,這一史前人們精神生活不可或缺的打擊樂器,在考古發現中有一個被逐漸認識的過程。

最先為考古人辨識的是集中出土的紅山文化的陶鼓和零散出土的馬家窯文化的陶鼓。

紅山文化集中出土陶鼓的地點主要有兩處,一處是遼寧阜新胡頭溝遺址,一處是遼寧凌源、建平縣交界處的牛河梁遺址。

1973年,遼寧阜新胡頭溝發現1座石棺葬,墓上揭露出一個大石圈和排列有序的彩陶筒形器11個。

它們都疊壓在石圓圈東外側下面,立置,成一排,筒口皆殘,殘口上都覆蓋一至三層薄石板,有的器內放河卵石一二塊。

1985年,遼寧凌源、建平縣交界處發現的牛河梁一號積石冢,內外牆之間,發現大量紅陶筒形器碎片;東西向的石牆內側,發現一排紅陶筒形器,已掘得24件。

另外,三號積石冢內石圈和中石圈裡散布著大量的紅陶筒形器碎片。

從出土的情境和器物的特徵上分析,可以推測紅山文化的「紅陶筒形器」不是日常生活用器,因為如果是配套使用的器座,沒有發現與其套在一起使用的上部陶器,既沒有發現其出在房址內,也還沒有見到其在墓葬內的死者身旁下葬;如果是盛器或儲藏器,筒形器沒有器底,不可以連同內部的承載物一起移動。

既然它成排插立於祭祀遺址或墓葬上方的石圈旁邊,就說明其跟祭神或者祭祀死者有密切的關係,屬於宗教用品的一種。

馬家窯文化的陶鼓以前多是散見於該文化分布的甘青地區,1986年,蘭州市博物館在遭受破壞的永登縣樂山坪墓地徵集800餘件馬家窯文化半山類型的陶器,其中有7件「喇叭形器」。

這幾件喇叭形器,一頭大一頭小,大頭呈喇叭口形,小頭近似碗形,中間連接部分是圓柱狀,上下兩端不封口,中通;上下兩端同一側各有一環狀小耳,小埠沿外翻,大端近口處有六個鳥喙狀凸鈕;器物的表面以紅黑兩色彩繪出圖案,圖案是由網格紋、鋸齒紋、旋渦紋、垂幛紋等構成。

整體造型與今天蘭州太平鼓極為相似,小端的折沿和大端的凸鈕可以蒙皮為鼓面;上下兩端的小耳可以用來繫繩,用時掛在頸肩處,懸於腰間,所以其應為細腰鼓。

1997~1998年,甘肅省博物館又在甘肅和青海各地徵集10餘件陶鼓。

有學者根據已識別出的陶鼓形態,並結合文獻記載提出陶鼓認定的標準:鼓匡圓形中空;上部有可以蒙革的部位,或為了更好地蒙上皮革而製作的凸棱、凸鈕等附件;上下貫通;器壁上有鏤孔;有便於提攜或可以懸掛的把、耳等附件;有鏤孔或彩繪等精美的裝飾。

其中尤以鼓匡和蒙革最為重要。

根據這樣的判別標準,考古人從以往發掘品中的漏器、漏缸、筒形器、器座、喇叭形器、異形器、尖底缸、陶釜、陶罐中,識別出一批數量頗多的陶鼓。

這些陶鼓涉獵的考古學文化有半坡文化、廟底溝文化、後崗一期文化、紅山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秦王寨文化、馬家窯文化、屈家嶺文化、廟底溝二期文化和客省莊文化等;地域上分布在遼河流域、黃河流域、淮河流域和長江流域;年代上從距今約6000年至距今約4000年。

史前時期的陶鼓,由於蒙在上部或上下兩端的皮革鼓面為易於腐爛的材質,多已無存,僅存鼓匡。

先秦文獻《詩·大雅·靈台》云:「鼉鼓逢逢」,鄭箋:「鼉,魚屬……形似蜥蜴,四足,長丈余,甲如鎧,皮堅厚,宜冒鼓。

」可知,鼉即鱷魚。

山西襄汾陶寺遺址曾出土鼉鼓,鼓腔是個圓木筒,口部蒙鱷魚皮,原來鼓腔(木筒外壁)塗有紅彩。

根據古代文獻可知,用以冒革的材質還有麋鹿皮革、牛皮革、馬皮革和夔皮革等。

作為史前時期最主要的打擊樂器,舉凡祭祀祖先、送葬死者、驅邪除蟲、征討會盟、祈禱豐年、耕作狩獵、宴饗賓客、娶妻迎親的場合,都可以聽到陶鼓發出的節奏鮮明、蒼勁深沉、粗獷豪邁的聲響,都可以看到先民們在鼓樂的伴奏下,載歌載舞的身姿。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安特生:被誤解的開路者

中國史前考古學以及近代田野考古學是從安特生開始的。安特生在上個世紀二十年代前後,在中國北方進行了一系列的考古活動,揭開了中國近代考古學序幕。他也由此被人們譽為中國考古學的奠基人。然而,在過去相當...

中國史前文化起源

山頂洞人之後的新石器時代。中華文明為什麼被稱為炎黃子孫呢?又為什麼有了中華文明五千年的說法呢?原來是在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黃帝為中華民族共祖的觀念確立,得到廣泛認同。根據古史記載推斷,黃帝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