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山西新世紀十大考古發現,震驚全世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素有「表里山河」之稱的山西,發現總是讓人驚喜連連,而在新世紀,一系列重大考古新發現接踵而至,不僅震驚全國,也令世界考古界嘆為觀止。

襄汾陶寺新石器時代城址

「異想天開」後的重大發現

一次不經意的鑽探,一次大膽的猜測,竟然能換來一次重大發現,這就是陶寺遺址中關於觀象台的發掘。

提及這次與傳統考古學「背道而馳」的發掘,當時負責該項目的中國社會科學研究院考古研究所何駑博士也連嘆神奇:大概是我考古生涯中最不可思議的一次。

襄汾陶寺新石器時代城址是何駑博士畢業後接手的第一個考古項目,沒想到在山西一呆就是七年。

「多年前,我們隊長就在襄汾發現了距今4000多年前的陶寺城址。

當時我剛參與,覺得這個時期的城址肯定會有祭祀場所,所以就想找個地方挖挖,完全是一種試一試的心態。

正是何駑的「異想天開」,才讓大家把目光集中在了城址中央的土牆周圍,儘管很多考古專家已經把這截土牆視為城址內的城牆,可何駑總覺得彆扭,「城市中央立個牆,把城市分成東西兩半?這有些不可能。

於是,考古工作者開始繼續鑽探,最終在城址內發掘出一座總面積為1400平方米的半圓形大型夯土基址,並發現了三道夯土擋土牆和11根夯土株遺蹟,透過夯土牆留出的幾道縫隙向東望去,恰好是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時太陽從遺址以東的帽兒山升起,這也就是古人觀天象之地。

這個發現證實了《堯典》中觀天授時的記載,也將我國古代觀天授時的考古證據上推到4100年以前。

「一般來說,考古工作都是邊挖邊琢磨,但這次考古不同,我們是在先期猜測的情況下進行發掘的,可以說是理論為先驗證為後。

」面對這次不經意間的發現,何駑坦言,他這種與傳統的考古背道而馳的方法,曾經在考古界受到了很大的爭議,還好他堅持了。

其實,這個觀象台就在我們身邊,假如您去山西博物院的話,就會在某個展廳內發現這個小型的觀象台,而這個與觀眾互動的主意,正是何駑送給山西文博事業的小禮物。

浮山橋北商周墓地

一次痛心疾首的挖掘

在浮山縣城東北橋北村的浮山橋北商周墓地,共發掘商、西周及春秋時期墓葬31座,其中一些大型墓葬的規格還很高,可是等考古工作者逐漸掀開該墓葬謎底時,卻發現裡面的殉葬品所剩無幾,青銅器更是一件不留,千年的歷史信息被盜掠一空,考古隊長田建文如此形容,「心就和墓葬內的陶片一樣,碎了!」「考古工作本身就很被動,我們不能主動性挖掘,只能進行搶救挖掘,而接手浮山橋北商周墓地,就是因為那塊常常有盜墓賊光顧。

等我們趕到現場時,發現了很多盜洞,而且還在盜洞旁發現了礦泉水瓶等生活垃圾和一個手電筒。

」田建文告訴記者,那個手電筒竟然還能用,發出強烈的光芒,可見盜墓賊剛剛光顧過此地。

挖掘過程中,考古工作者率先發現了一個長20米的墓道,「墓道越長,墓主人的規格就越高。

這個墓道竟然比天馬-曲村北趙晉侯墓地的墓道還長,其規模可見一斑。

」田建文就像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一樣驚喜,因此他干起工作來也特帶勁,沒日沒夜地守在墓地旁。

接受採訪時,田建文回憶:「發掘以前,我給自己的老師打電話,說如果挖掘出有銘文的青銅器,就一定要推薦該墓葬上榜為本年度的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然而,一件銅器也沒有,5座大型墓葬中的文物加起來還不夠原有文物的1/10。

「通過墓葬內殉人、殉狗等跡象,我們判斷這是商周時期的墓地。

要知道晉南很少發現商代遺址,這對研究晉國早期文化、來源和構成有著不可多得的意義。

只可惜……」田建文遺憾萬分,「這是我一生中抱有希望最大的考古項目,可到頭來失望也最大……」

話雖如此,但浮山橋北商周墓地依然為考古工作者研究晉文化提供了有利的佐證,而且從公安部門追回的青銅器上判斷,此地是一處先氏(國)墓地,因為在青銅器上的銘文中有「先」的字樣和族徽,也因此證實該處是晉國的一塊封地。

太山龍泉寺金棺

唐代金棺為何至今沒打開

因一樽疑為盛放佛舍利的金棺,距晉祠風景名勝區5公里的太山龍泉寺揚名全國。

作為山西迄今發現的惟一一處唐代舍利瘞埋地宮,太山龍泉寺唐代塔基遺址被列入「新世紀十大考古發現」。

龍泉寺因山澗上流下的泉水得名,可眼看流出來的泉水越來越少,太山文管所所長張志敏大手一揮,決定在山坡上的一處平地上挖個人工湖,誰知道這一挖就挖出來了千年寶貝,石函、木函、銅鎏金棺槨、銀槨、金棺層層光彩奪目,件件巧奪天工。

時隔一年,金棺為何遲遲未能開啟,裡面是否含有佛舍利,這成了大家關注的熱點問題。

「金棺未能開啟,是因為纏繞在金棺外面的絲綢是最大的技術難題。

」該考古項目負責人告訴記者。

據介紹,在我國其他地方出土的金棺,要麼沒有絲綢包裹,要麼絲綢已經腐爛,保存完好的唐朝絲帶纏繞整個金棺,還是第一次發現,「棺槨是文物,纏繞在上面的絲綢同樣是文物,我們在想開啟金棺的同時,也想保護這段絲綢不受破壞,可是這保存了1300年之久的絲綢太酥脆了,一動就碎了。

」至於如何破解絲綢這一難關,考古工作者依舊努力著。

不過,專家們還是通過X光射線來探究金棺內的秘密,「在這種透視設備的檢測下,裡面有聚成堆的顆粒狀物體,應該就是大家所說的舍利。

曲沃羊舌晉侯墓地

「著名」的無名屍骨

1962年,考古工作者在天馬、曲村之間發現了天馬—曲村遺址,並在1979年正式開始對遺址展開挖掘。

經過近三十年的努力,考古工作者確定該遺址為晉侯遺址。

正當人們把目光聚焦在這塊距今3000多年的晉國古都遺址時,卻發現在距其36米處,還有一組傷痕累累、布滿盜洞的墓地,不過最讓考古人員費解的是,墓葬中墓主人的遺骸只存有頭骨。

「這組墓葬的規格比對岸天馬—曲村遺址發掘的晉侯墓要宏偉,可見墓主人在當時有很高的地位,但墓室內空無一物,根本找不到記載墓主人身份的物件,這個無名屍骨究竟是什麼人的?」這似乎是一步「死棋」,考古工作者沒有辦法判斷墓葬主人的身份,因此這位比晉侯墓地中墓主人身份還高貴的無名屍骨,徹徹底底成了一個「謎」。

根據天馬—曲村晉侯墓地出土青銅器的銘文,考古學家發現,銘文中出現的晉侯名字有6個,而且根據羊舌墓地出土的玉器、金器來看,該墓葬主人在生前又是何等的榮華。

「史料記載,大玉戈、大玉璧是權力和地位的象徵,這樣的玉器只有在高級別的貴族墓葬中才能見到,而羊舌墓的墓主人身上有七八件之多,可見身份非常高貴。

」經過綜合分析,專家認為墓主人有可能為晉國兩周之際的一代名君晉文侯。

汾陽東龍觀宋金墓群讓考古工作更親民

考古工作神秘吧?距今800多年前的古代人又擁有怎樣的世俗生活?曾經,讓很多人迷惑的問題終於在汾陽東龍觀宋金墓群中得到了答案,因為在此次發掘過程中,媒體和山西省考古研究所開全國之先河,成功舉辦了「考古大講堂」公益講座。

在開辦公益講座的同時,還請30多位文物愛好者走近考古現場,與宋金墓近距離接觸,親眼目睹了墓室內人物造像、生活場景等精美磚雕及彩繪壁畫。

一扇半掩的門,雍容華貴的古代婦人微微探出頭來;在八角的磚石墓葬內,精美的磚雕,描繪著墓主人當年的生活:熱氣騰騰的包子,正在沏茶的兩位男士;在木柵欄內外,還站著一男一女,女士手持一貫錢,而男士手中仿佛拿著一張紙,這難道就是人們所說的錢莊……精美的壁畫讓參觀者目瞪口呆,古人們的生活就這樣一點一滴地呈現在大家眼前,而每位參與者都仿佛搭乘時光快車,回到了那古老的歲月,去觸摸那段古老文明。

活動最後,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編纂了一本名為《走近考古步入宋金》的書,全程記錄本次講座、以及文物愛好者走近古墓的過程和經歷。

這種與考古的「親民」方式,不僅在山西,乃至全國都是首次。

曲沃北趙晉侯墓地一號車馬坑

晉國豪華車隊

在影視作品中,我們曾看過這樣的場面,王孫貴族出遊,總會備著車隊,而且功能和用途不盡相同,有作戰用的,有飲食起居用的……種類繁多,功能齊全,一點也不次於現在明星們坐的豪華房車。

在曲沃北趙晉侯墓地出土的一號車馬坑,就完整反映了晉國時期貴族出行的豪華場景。

車馬坑裡,共有40輛馬車得以完整面世,這是考古工作者根據馬車出土的性狀來復原的。

因為在這塵封了2800年的歷史中,木質馬車大部分化作塵土,只依稀有青銅等構件,因此這個豪華車隊是考古工作者在土中「找土」的過程中清理出的。

據記者了解,這個晉國時期的豪華車隊,是我國發現的西周時期殉葬車輛最多的車馬坑,對研究古代陪葬車馬禮制有重要意義。

侯馬西高祭祀遺址

為汾河水神而設

汾河,山西的母親河。

在千年前,嘩啦啦的汾河水就已經是山西人的寶貝,但也有一些人因此水而頗感頭疼。

就拿春秋晚期至戰國早期來說,因為水神作祟,當時的晉平公就飽受病痛折磨,這時候有算卦的大師說了,「要想保平安,就得祭祀汾河水神——台駘」,所以侯馬西高祭祀遺址就由此而來。

「台駘,或許很多人都不知道它的來歷,其實這只是傳說時代中的人,要說它管理水利,比大禹還早500多年呢!」該考古項目的隊長田建文告訴記者。

與飽經滄桑的浮山橋北商周墓地相比,此次田建文負責挖掘的西高祭祀遺址保護良好,這是讓考古隊員最欣慰的事情,而令他們最興奮的是,該遺址中出土了大量的玉器、銅器和石器,其中玉器256件,僅龍形佩就有30多件,而且每一件玉龍都如同行雲一般,變化多端,是我省目前所有祭祀遺址中最為精美的玉器。

田建文說:「祭祀玉龍,說明祭祀者對神靈的尊重。

如此精美的玉器,證實了這塊遺址的價值,儘管它為晉都新田遺址新發現的第十一處祭祀遺址,但在規模和等級上都略高一籌。

如果你想近距離領略這些玉龍的精美程度,不妨就到山西博物院,因為院內館藏的玉龍和玉人等祭祀類玉器,大多出土自侯馬西高祭祀遺址。

黎城西關西周墓地

一件青銅壺揭開古國秘密

「黎城,古稱黎侯國,是中華文明發祥地之一。

2005年,黎城西周墓地吸引了盜墓賊的光顧,甚至幾伙盜墓賊因各自利益開始持槍火拚,由此這片古黎國成為考古工作者研究的對象。

「一年多之後,我們發掘了大型墓葬2座,中型墓葬5座和3座小型墓葬,但由於可以保護歷史信息最豐富的大型墓葬遭到了嚴重的盜掘,能傳達給我們的信息少之甚少。

」工作人員痛心地告訴記者。

一般來說,考古工作者都會根據當地歷史或者史書記載進行研究和分析,但由於黎城縣在山西境內地處偏狹,多少年來,關於西周時期文物資料幾乎無人所知。

不過讓人欣慰的是,考古工作人員對8號墓葬進行清理中,發現了一件青銅圓壺,體形細長,鼓腹偏下,套環獸耳位於頸部,壺蓋厚重,圈足狀捉手。

蓋部飾竊曲紋,壺頸部飾「公」字形寬頻紋,腹部飾瓦楞紋,通高43厘米。

壺上一共三行九字「□侯宰□作寶壺永用」,「銘文上刻的第一個字大家都不知道,但根據分析,這個字應該是這個諸侯國的國名。

」按照這個思路,考古工作者查閱了很多歷史書籍,終於在《殷商金文集成》中發現了這個「楷」字,讀皆音,由於「皆」與「稽」「黎」等字在《古文四聲韻》中均屬同音字,而在古代文獻中借同音假借的例子又有很多,所以因此斷定黎城所發現的墓地就是古黎國的墓葬區,這個神秘古國的輪廓逐漸清晰起來,展示在世人眼前。

大同操場城北魏皇家建築遺址

深埋地下的皇家府邸

大同,真是一塊寶地,昔日的北魏皇城就在這所古城中。

北魏平城遺址,早已是國務院公布的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但多年來因沒有實物載體而顯得頗為尷尬。

這座距今千年之餘的城市到底在哪裡埋藏?該發掘項目的領隊張慶捷告訴記者,多年來,考古工作者始終牽掛平城遺址,終於在大同城東南一處建築工地上,發現了遺址的蹤影。

「根據發現的明堂遺址,我們確定該遺址的宮城就是在大同北門外的操場城街了。

」隨後,在多年的考古發掘中,人們又發現了大量瓦當,上面印有「皇萬歲」、「大代(萬歲)」等字樣,而且瓦當體量很大,長80厘米,寬50厘米,屬於皇家建築的等級,因此考古工作者就此推斷該遺址應當是北魏皇家建築遺址。

發掘這座皇家宮殿也不是件容易的事,當時正值2003年非典肆虐期間,很多工程都已停工,不過張慶捷和隊友們仍然堅持在發掘工程的第一線,「為了不耽誤挖掘進程,我們封閉工地進行勘探,還專門請了一位大夫常駐工地。

大家有家不能回,只能呆在考古現場上,非常辛苦,但為了進一步找到北魏皇宮的位置,誰都沒有埋怨過。

」張慶捷感慨道。

翼城縣大河口西周墓地

黑馬!衝刺全國「十大」

2007年開始,領隊謝堯亭就和眾多考古工作者一起,在大河口安營紮寨。

經過初步勘探,此處至少有400餘座墓葬是西周時期的墓葬群,而就目前搶救性發掘的6座墓葬來看,不僅出土了大批青銅器,甚至出土了很多漆器和木器,這在全國同一時代的墓葬中很少出現。

漆器和木器都是實用器物,肯定是墓主人的隨葬品。

不過在北方考古項目中,很少出現此類器物,因為北方氣候原因,這類器物很難保存,而大河口西周墓地出土的漆木器,不僅數量多,而且質量好,保存完整。

」據謝堯亭介紹,在著名的馬王堆漢墓中,也曾出土過漆木器,但山西的這座西周墓地,比馬王堆早了1000年之久,因此墓葬中發現的隨葬木俑,可能是目前中原地區出土最早的實物資料。

為何謝堯亭有信心以該項目衝刺當年的「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呢?要知道為了爭奪這一獎項,全國各地的考古部門紛紛獻寶,呈現的都是絕世佳品。

面對記者的疑問,謝堯亭信心滿滿地說:「首先,大河口西周墓地的墓葬很多,我們目前仍在發掘中,肯定會帶給大家很多驚喜;其次,一座墓葬就能出土60多件青銅器,可見規模和等級有多高;第三,有數量多、質量好的漆器和木器;第四,墓室上方的四個角分別有斜洞,這是屬於西周時期的特色,全國幾乎沒有類似的發現;第五,在墓室二層檯面上發現11個壁龕,裡面放著原始瓷器、陶器和銅兵器、漆盾牌,這也是墓葬中很少見的。

官方訂閱號·山西文博會

官方服務號·掌上文博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山西博物院鎮館之寶今日亮相北大,僅展十天!

當年周成王桐葉封弟的一句戲言成就了稱霸春秋的晉國,然而隨著歷史車輪的滾動,昔日的輝煌早已在戰火中湮滅,盛極一時的都城地望也被掩埋在黃土之下,無處可尋。直到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北京大學考古系和山西省...

山西陶寺考古又有重大收穫

光明日報太原2月24日電記者李建斌、楊珏24日從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獲悉,山西襄汾陶寺北墓地考古發掘又取得重大收穫,考古工作者發掘春秋晚期墓葬5座,其中兩座大型墓葬同為大夫一級的貴族夫人墓,出土青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