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代24帝長眠於此,中國最大古墓群秘聞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生居蘇杭,死葬北邙。
」這句話在民間廣為流傳,但只有到了邙山,你才知道這話的含義和分量。
地處河南洛陽城北的邙山地區擁有的古墓冢數量之多、面積之大、延續時間之長,世界罕見。
邙山上有6代24帝長眠於此,分布之密、數量之多、延續年代之久,堪稱中國之最。
邙山上的古人陵墓都是誰的,一直是個難說清的問題。
由於墓葬位置的文字資料流傳下來的很少,墓碑往往散失難以尋覓,頻繁的戰亂中,墓主的後代流散各地。
要確定每座墓主的身份,實在困難。
清代乾隆年間,洛陽知縣龔松林搞了一次「立碑運動」,在大大小小的陵墓前都豎起了石碑,刻上墓主人姓名。
但龔松林急於求成,根本沒下足考證工夫,結果常常張冠李戴。
經他這一搗亂,邙山古墓更是亂上加亂,再也弄不清楚了。
儘管如此,由於有出土的墓碑佐證和史料記載,還是有些線索能夠證明邙山長眠者身份的不一般。
根據文獻記載,洛陽邙山地區主要埋葬著東漢、曹魏、西晉、北魏四代帝陵及其陪葬墓群。
這一區域面積達750餘平方公里,地跨今洛陽市所屬的西工區、老城區、澗西區、河區、洛龍區、偃師市、孟津縣7個區縣。
這四代帝陵中有東漢5陵:光武帝原陵、安帝恭陵、順帝憲陵、沖帝懷陵、靈帝文陵;曹魏1陵:文帝首陽陵;西晉5陵:宣帝高原陵、景帝峻平陵、文帝崇陽陵、武帝峻陽陵、惠帝太陽陵;北魏4陵:孝文帝長陵、宣武帝景陵、孝明帝定陵、孝莊帝靜陵。
帝陵周圍還密布著大大小小的墓冢,它們是王公貴族、皇親國戚的陪葬墓。
除了以上四代帝陵以外,20世紀初在洛陽西郊、邙山腳下的金村附近還發現了東周時期的大墓群,出土了大量珍貴文物。
一些考古專家認為這是東周王陵。
另外又據文獻記載,五代後唐的帝陵亦在邙山地區。
洛陽市孟津縣平樂鎮一帶,有一字排開的三座大墓,當地人稱為大漢冢、二漢冢、三漢冢。
有考古學者認為,這應該是幾位東漢皇帝的陵墓。
據考證,劉備兒子「阿斗」劉禪的墓就在這幾座大漢皇帝陵東南幾里地外。
蜀國滅亡後,劉禪被押解到了西晉的首都洛陽,封為安樂公,軟禁在阿斗小城。
公元271年,劉禪死後,葬在孟津平樂鎮翟泉村東。
據說,劉禪墓冢在20世紀60年代還有7米高、直徑15米。
後來農民澆地,墓室坍塌,今已夷為平地。
邙山上埋葬的另一個亡國之君,是才華橫溢的南唐後主李煜。
史書記載,亡國後的李煜不明不白地死在開封,「以王禮葬洛陽北邙山」,他的墓冢約在孟津縣朝陽鎮後李村、周寨村一帶。
在邙山上千古長眠的,還有蘇秦、呂不韋、樊噲、狄仁傑等數不勝數的青史留名人物。
據專家介紹,早在蘇杭成為魚米之鄉之前千年,邙山就已是古人心目中的最佳安息地。
《全唐詩》中關於北邙的詩詞比比皆是,詩人王建就寫道:「北邙山頭無閒土,儘是洛陽人舊墓。
舊墓人家歸葬多,堆著黃金無買處。
」
而對洛陽北邙的嚮往,不止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洛陽人,還有數不清的異鄉、異國人。
韓國就流傳一首喪歌:「死去的親人啊!你要到很遠的地方去啊!你要去邙山,你到了那裡,就永遠回不來了……」。
韓國人「魂歸邙山」的觀念可能就起自中國唐代。
據文獻記載,當時洛陽太學3萬人,其中,韓國留學生約占十分之一。
他們之中未能回國,客死異鄉的200多人被合葬在邙山,稱作「韓園」。
其他學成回國的學生不僅帶回了學術典籍,也帶回了中國的風俗和禮儀,將首爾附近的一座山命名為「邙山」,一條河命名為「洛東河」(即邙山東面的洛河)。
正因如此,至少到唐代,邙山的陵墓數量已經呈現飽和狀態,「幾無臥牛之地」的說法絕非一句虛言。
「邙山」或「北邙」,也從一個事實上的古墓群所在地,漸漸轉換成為一個人生歸宿的代名詞,從一個地理概念,被引申成為一個人文概念。
《辭海》中定義:「邙,亡人之鄉也」。
可是,在遼闊的中國黃土高原地區,像邙山陵區這樣的台塬比比皆是,卻唯獨邙山,成為「亡人之鄉」,為什麼?
其實,邙山之所以會成為「熱門」的大墓地,首先是與洛陽的古都地位緊密相連。
邙山腳下的洛陽,在中國七大古都中建都年代最早、朝代最多、歷史最長:從4000多年前的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封建王朝夏朝起,曾有商、西周、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唐等13個朝代在此建都。
在累計1000多年的時間裡,洛陽一直是中國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
歷史上,洛陽城建了毀、毀了建,但經常是「城池雄偉,宮苑壯麗,為天下之冠」,經濟繁榮,文化發達,達官貴人、富商巨賈、文人雅士雲集其間。
繁榮時的洛陽常有數十萬人居住,最輝煌時城市居民超過百萬。
邙山古墓中長眠的人,都曾目睹洛陽城的輝煌與滄桑。
邙山被看好的第二個原因,則是對風水的迷信。
在風水理論中,葬地講究生氣凝聚、風吹不到,並且有水流可以界止生氣。
為此,由晉郭璞寫就的風水名著《葬書》,就曾提到:邙山一帶「北枕邙山,南蹬洛水」,正是「靠山面水,藏風聚氣」的理想營墳之所。
當然,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在邙山地表以下5 -15米的土層,滲水率低、黏結性好、土壤緊硬密實,最適於安置墓穴。
然而,正因為洛陽邙山地區擁有的古墓冢數量之多、面積之大、延續時間之長,世界罕見,對邙山墓葬群的偷盜,從古代至近代斷斷續續一直沒有停止。
其中,最嚴重的盜墓行為發生在近代,是由汴洛鐵路的修建引發的。
1905年,清政府向比利時一公司借款修築汴洛鐵路(現隴海鐵路一部分),隨後又修建洛潼鐵路。
鐵路通過邙山南麓,就地取土時不斷挖出古墓,引起在場的外國技師的極大興趣,他們大量收集古物寄回歐美。
聽說墓里的東西能賣錢,邙山各村廟裡以前存放的古物,一夜之間沒了蹤影。
時值國亂,很多貪圖暴利的人開始到處搜尋、挖掘古墓。
邙山之上從此打破千古幽靜。
在盜墓分子「發財」的示範效應之下,邙山上幾十個村莊互相效法,競挖古墓,視為發財捷徑。
大量的古冥器被從邙山地下挖了出來,流向北京、上海,再流向國外。
據知情者回憶,當時每年秋莊稼收完之後,邙山上盜墓的像趕會一樣,成群的人刨紅薯般挖古墓,賣包子的、賣羊肉湯的搭起棚子招徠生意。
挖出來的玉器、銅器用籮筐裝、馬車拉,到底挖出多少誰也不知道。
許許多多的文物就此流落海外,現在歐美、日本博物館和私人收藏的洛陽邙山珍貴文物不計其數!
但更大的劫難在1927年前後,洛陽駐軍為搜刮財物,以籌措經費為名,勒令古玩商人交納20%的稅金,開了古玩業徵稅的先例。
1928年,軍閥韓復榘占據洛陽,接受古玩商人的建議,成立「古玩特稅局」,大量發行經營許可證性質的行貼,對賣古物的人征20%的稅,等於把盜墓行為合法化了,自此盜掘買賣之風更嚴重。
到韓復榘離開洛陽時,邙山古墓已是「十墓九空甚至十墓十空」。
那麼,被盜的邙山古墓到底有多少?據學者研究,洛陽解放前出土歷代墓誌約5萬方,以平均每座古墓出土一方計,即被盜掘古墓5萬座;平均每座出土10件文物,即有50萬件之巨,其中95%的文物都流失海外。
但更令人心痛的是,盜墓者進入墓室,在取走他們認為值錢的東西後,常把墓中取不走但可能更有價值的文物砸碎,把珍貴的壁畫塗抹得面目全非。
此地埋葬了24個皇帝,本為風水寶地,卻慘遭破環
洛陽邙山,橫穿洛陽、孟津、偃師三境,其地勢開闊,背山面水,古代有「生在蘇杭,死葬北邙」之說,從東周時期開始,很多帝王百年後都葬於此地,故而,邙山之上古墓眾多,「無臥牛之地」。唐人王建詩云:「北邙...
洛陽古墓博物館——千年神都依北邙
生在蘇杭,葬在北邙,北邙山自東漢以來就是洛陽人的墓地。北邙山山勢雄偉,水深土厚,伊、洛之水自西而東貫洛陽城而過。立墓於此,即圓了古人所崇尚的「枕山蹬河」的風水之說。而且在北邙山地表以下5—15米...
話另一種繁華:邙山無臥牛之地
現在的人都知道八寶山,百年之後,能入得八寶山,那絕對是一種榮耀。今天我們要說的,是和八寶山有相同功能的地方,但與之不同的是,它的名聲是自古流傳的,他就是位於河南省洛陽市北,黃河南岸的邙山!
我國最大的陵墓群,6代24帝長眠於此,甚至老外都視此地為歸宿
盜墓這個行當自古以來就十分火熱,關於盜墓的影視作品也是層出不窮,深得觀眾喜愛。不管是大墓小墓只要是墓就免不了遭受盜墓者的光顧,眾多墓地晚上要遭受盜墓者的挖掘,白天要遭到各種專家學者的考察,如今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