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昌博物館裡的「外科醫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張迪正在修復文物。
許昌地處中原腹地,從夏商、秦漢至唐宋都比較繁榮,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遺存。
市民走進許昌博物館,會驚喜地看到展櫃里琳琅滿目的館藏文物,而文物背後默默無聞的修復者鮮有人知。
他們,日復一日地與文物進行寂寞而冷清的超時空「對話」,就像外科醫生,用特殊的方法為殘破的文物實施「手術」,使它們恢復昔日的風采。
現年47歲的張迪,是許昌博物館文物修復中心主任,也是河南省業界公認的文物修復專家。
在我國第11個文化遺產日到來之際,記者慕名採訪了這位博物館裡的「外科醫生」。
■記者 張莉莉 文/圖
許昌博物館共有三個文物修復室
神秘房間裡,工作檯堪比醫院「手術台」
張迪穿上白色的工作服,手執專用工具向工作檯走去時,很像一位自信的外科醫生,只不過,她面對的「患者」是一件件殘破的文物。
6月6日,在張迪的引領下,記者第一次走進許昌博物館裡充滿神秘感的地下文物修復室。
這個修復室面積約80平方米,外間有一個大工作檯,上面擺放著各種各樣的修復工具,僅刀具就有十幾種。
工作檯的上方還懸掛著4台喇叭狀的吸塵設備。
裡間有拋磨機、顯微鏡、X螢光光譜儀、恆溫恆濕箱等現代化的儀器。
張迪說,許昌博物館共有地上、地下3個修復室,可以修復玉器、石器、陶器、瓷器、銅器、鐵器、金銀器、石刻磚瓦、錢幣、家具、碑帖拓本、檔案文書等文物,專業文物修復人員有4名。
「在這間地下文物修復室里,我們剛剛結束一個國家重點保護文物修復項目,完成館藏80件(套)青銅器的修復任務。
這些青銅器包括禮器、酒器、兵器、生活用具等共計80件(套),多為二級、三級出土文物。
」張迪拿出一件修復過的青銅器,記者端詳半天,竟沒有找到一點兒「手術」留下的痕跡,整個器物看上去完美無缺。
張迪又拿出這件青銅器修復前的照片,記者驚訝地看到,修復之前,這件青銅器的「肚子」上竟然有一個不規則的大窟窿,上端敞口處也嚴重變形。
「我們對這件青銅器實施了除銹、補全、矯正、做舊處理,使它恢復了完整的面貌。
」張迪說。
出土時,文物往往身患多種「病害」
搶救保護是前提,修舊如舊是原則
目睹了張迪帶領的這一團隊的高超技藝,記者在讚嘆的同時提出這樣一個疑問:辦文物展覽時,為什麼不直接展出保持剛出土時樣子的文物?張迪說,文物修復分為三種,一是考古修復,還原文物本來的大致形狀;二是博物館修復,使文物美觀完整,體現其價值;三是商業修復,使文物進入市場,具有收藏價值。
她從事的就是博物館修復工作。
文物在地下埋藏時,一方面,受墓室坍塌造成的長期擠壓破壞以及墓內有機物、有害物質的侵蝕,在出土時存在較為嚴重的扭曲變形、斷裂、殘缺、表面硬結、通體礦化、穿孔、全面腐蝕等「病害」現象,缺乏美感,有礙觀瞻,體現不出其藝術價值;另一方面,出土之後存放文物的庫房通風條件較差,氧化鏽蝕不斷加劇,「病害」有加重的趨勢,不利於文物的保護。
「文物就像一個爛蘋果,如果不及時採取措施,會腐敗得很快,最終變成一堆廢銅爛鐵。
」張迪說。
修復人員在開展文物修復工作的時候,需要遵循四項「基本原則」:一、最少干預性原則;二、可逆性原則;三、再現文物歷史價值與藝術價值原則;四、安全耐久性原則。
對於其他三項原則,我們都容易理解,而「可逆性原則」指的是什麼呢?張迪告訴記者:「可逆性原則是文物保護中的一項重要原則,要求修復文物時採取可逆措施,使文物回到原始狀態,即處理前的狀態。
因為科技在發展,將來的修復技術更加先進,材料更加同質化,現在的修復部分可能會被新的材質和技術手段取代。
」
「文物是一種不可再生的歷史資源。
過去,文物修復工作側重於文物的完整性,但隨著保護意識的增強,我們越來越重視搶救保護,修復文物所用的除銹、黏合材料都經過多次試驗,以保證其科學性、穩定性,還需要不斷探索各種新興材料,最大限度地延長其生命。
」張迪特彆強調,修復文物,搶救保護是前提,修舊如舊、不改變文物原貌是原則,忌諱畫蛇添足或對文物造成二次傷害。
本是一名普通的文物講解員,愛上文物修復源於責任感
15年來,數百件破損文物在她手裡獲得「重生」
張迪1989年進入許昌博物館工作。
起初,她是一名普通的文物講解員。
2000年起,她接手博物館的總帳管理工作,有機會走進庫房整理文物。
「我看到一些殘破的文物橫七豎八地堆放在地上,其中不乏造型別致、紋飾精美的省寶級和國寶級文物時,感到很心疼。
由於博物館缺乏專業修復人員,布展前,想修復文物還得去省里找專家。
就在那個時候,我萌發了學習修復技藝的念頭。
我向領導提出外出學習的申請得到支持。
此後,我多次參加河南省組織的文物修復培訓班,還拜省博物院的修復專家為師,學到了很多專業知識,修復的範圍也逐步擴大。
每看到一件文物從破損不堪變得完整無缺,我就有一種成就感,非常快樂。
」
過去,許昌博物館修復設備有限,只有竹籤、毛刷、酒精燈等。
近年來,政府對文博事業十分重視,不斷加大資金投入力度,修復硬體從過去的一張大木桌發展到3個專業修復室,修復工具有三四十種,專業修復人員從張迪1人增加到4人。
文物修復涉及繪畫、雕塑、化學、鑄造、歷史等方面的知識。
15年來,勤奮好學、善於鑽研的張迪在文物修復領域不斷探索。
業餘時間,她常去牙科診所、首飾加工店和汽車修理廠,近距離觀看維修師傅幹活兒,借鑑和自製了不少修復工具。
她還學習已開發國家的文物修復理念和技術,將傳統技藝與現代修復手段有機結合在一起,制訂出科學的保護修複方案,從「病害」調查評估到建立保護修復檔案,操作起來有條不紊、有章可循,不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文物修復後的色彩、紋飾和質感呈現出完好的視覺效果。
多年來,張迪修復成功的文物有數百件,其中有國寶級文物《克黃升鼎》,受到省級文物專家的一致肯定和好評。
寂寞冷清和重複勞作讓許多人對文物修復這一行望而卻步。
由於專業技術人員不足,張迪經常感到「壓力山大」。
她感慨地說:「亟待修復的文物我這輩子也修復不完,所以必須分秒必爭,儘可能地給許昌的子孫後代留下更多文化瑰寶,讓市民看到文物的原貌。
」
以上信息來自許昌日報
5塊殘片妙手「拼成」青銅敦
武漢博物館曬青銅器保護修復成果本報訊(記者鐘磬如 通訊員祝晨)青銅器一直是武漢地區珍貴文物中的重要代表,但不少出土的青銅器都存在嚴重殘破、變形和鏽蝕,修復它們成了文物修復師們的重要工作。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