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姓徐的人都出自這個城市,他們共同的祖先是位有作為的國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梁王城與古徐國

作者:井浩然 李永樂

《大運河文化研究》供稿

近日新邳州論壇上有一篇文章,名為《天下徐人皆出邳州!建議修建「中華徐氏宗祠」或「中華徐氏祖廟」》,作者希望藉此讓邳州市戴莊鎮禹王山(又叫徐山)成為全球徐氏的尋根地、祭祖地,讓世界了解邳州歷史,讓中華文明中不可磨滅的徐文化在邳邑再次興起。

實際上近年來,徐文化和徐器在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等省份都有發現和提及,然而徐國都城及徐文化中心卻始終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

一切還要從梁王城遺址的發掘工作說起。

梁王城遺址的搶救性考古發掘工作從2004年始,至2009年結束,歷時5年,由江蘇省文物局領導下的梁王城考古隊分別對梁王城四面城牆進行了多次解剖發掘,並在「金鑾殿」高台上進行了重點的大規模的發掘工作,發掘取得了許多重大成果。

其中至關重要的是發掘搞清了梁王城城址本身的建制、性質及城內布局等諸多問題。

經過5年的工作,確認梁王城是按照東周時期都城建制流行的雙城制進行布局的。

城址由大城和宮城組成,兩城平面呈「凸」字形。

大城平面近長方形,由四面城垣圍合而成,城外有寬闊的護城河。

遺址上現仍保存有高出周圍農田1米~2米的城牆,其中南、北城牆保存較好,西城牆發現地表以下部分近5米,也保存完好。

南城牆現殘長900多米、北城牆殘長800多米,南北城牆相距約1100米。

總面積超過100萬平方米。

小城位於大城西部,即當地居民所說的「金鑾殿」,西部被中運河挖去後,東西殘寬120米、南北長160米,面積約20000平方米。

梁王城遺址的南城牆是目前四面城牆中保存最好的一面,其東端最高,約高出周圍地表4米,而在當地莊稼人的眼裡,南城牆以前還要高且坡度很大,以至於要到城外必須繞道而行,城牆上還有大城門、二城門、三城門的說法。

考古隊在南城牆中部偏西布了一條正南北的解剖探溝T1,規格為47米×3米。

發掘結果顯示城牆主體底部寬約25米,頂部現寬約12米,高度現存約3米。

城牆修築時,先將當時的地面進行整平,然後挖兩條相距3.2米的順著牆體方向的寬溝槽,考古稱之為基槽,接著填土夯實,然後在上面修築牆體。

這樣牆體和底部基槽之間就像榫卯結構一樣扣在一起,非常堅固。

牆體的夯築運用板築法層層往上夯築,每層夯土厚約0.15米,現存夯層20層。

夯土以灰綠夾沙土為主,局部以青灰粘土、黃沙土夯築。

土質緊密,堅硬。

夯窩十分明顯,可分為兩種,一種呈淺圓柱狀,直徑約6厘米,使用的是平頭夯具,另一種呈圜底狀,直徑約5厘米,使用的是尖圓頭夯具。

在城牆的夯土裡出土有較多的陶片及部分原始瓷片,有錐狀繩紋鬲足、繩紋鬲卷口沿、小高領直口厚唇罐口沿、折腹豆盤、豆直柄、內底有水波紋的原始瓷片等,另有較多的印紋硬陶,紋飾有席紋、細小方格紋,方格內填「×」紋、小方格內填「米」字紋、「回」字形方格內填「×」紋等。

在城牆主體下的灰坑裡亦出有相類似的陶片。

出土陶片單純,時代特徵明顯,表明城牆的建築年代當在春秋戰國之際。

另據發掘及鑽探的結果證明,在南城牆體的南面15米處有一寬闊的護城河,護城河寬約50米,河面距地表約3米。

除城牆外,「金鑾殿」高台上的發掘工作也取得了突破,考古隊在「金鑾殿」高台上發現了一處大型夯土台基及諸多的附屬建築設施。

大型夯土台基編號為TJ1,從整體地理位置上看,TJ1位於梁王城遺址「金鑾殿」高台的東北部,由於遭後期擾亂破壞,夯土台基上的建築遺蹟已不存在,僅存夯土台。

夯土台基修築在7層層面上,由於遭後期破壞,台基保存狀況不一,有的地方距地表1.5米,有的地方距地表僅0.4米,總體看,台基平面形狀基本上呈東西向長方形,東西長約24米,南北寬近15米,現存最高處約1.4米,方向北偏東3度,總面積約360平方米。

在夯土台基西壁的中部,有一伸出的土台,向西延伸出探方外,長度不清,寬約2米,推測該土台可能是上下台基的通道。

TJ1採用挖坑和版築相結合的辦法修築而成,修築之前,首先對地面進行整平,略加夯實。

發掘發現,在台基底部的西頭採用挖坑的做法,這樣保證了台基底部基本在一個平面上,其他地方採用版築的辦法,層層向上夯築,夯層清晰,每層厚15~25厘米,現存夯土最厚的七層,最薄的僅一層。

整體上採用平夯的辦法,夯面平整光滑,局部夯窩明顯,呈圓形,直徑4~5厘米。

夯土呈灰綠色,夾紅燒土顆粒及碳屑等,土質結構緊密細膩,夯土內出土陶片均比較碎小,包括有繩紋筒瓦殘片、繩紋灰陶殘片、泥質灰陶殘片及印紋硬陶片。

從層位關係及出土遺物推斷該台基的建築年代在春秋戰國時期,與梁王城遺址城牆的建築年代大致相當,也就是說台基與城牆形成於同一時期,兩者都是梁王城城址形成時期的重要組成部分。

TJ1北側發現有一大型房基,編號F5。

從已揭露的情況看,F5現存11個石柱礎。

石柱礎分布較有規律,平面成長方形,東西總長11.5米,南北總寬8.2米,距地表1.6米,總面積約120平方米。

石柱礎分為南北平行並排的3列,每列有4個石柱礎,北列與中列相距4.2米,中列與南列相距1.9米,形成東西進深三間,南面迴廊的大型房屋建築。

石柱礎均有坑,平面近圓形,直徑在0.7米左右。

礎石板狀,比較規則,近方形或長方形,立柱面經修理比較平整,多數長0.5米,寬0.4米,厚0.09米。

從目前清理的狀況分析,F5尚向探方的西邊和南邊延伸。

根據層位關係及各柱坑內出土的繩紋瓦片判斷F5應為東周時期的建築。

另外在TJ1南側的考古發掘中發現了戰國時期的大型排水設施及蓄水池、房址等,從地層堆積及包含物判斷均為戰國初期的遺蹟。

高台上發現的大型夯土台基、石柱礎房屋建築、完善的排水設施等等是一個有機整體,無疑是城內的重要建築,應屬於宮殿一類的東西,這從一個側面證明了當地居民流傳的「金鑾殿」的傳說並非空穴來風,更為我們進一步搞清梁王城城址的整體布局提供了重要線索。

因「金鑾殿」是一高台地,春秋時期的活動面與大城內鑽探發現的道路面落差在7米左右。

在大小城並存時,小城成為統攬整個梁王城的制高點,也就是作為梁王城的主人發號施令的政治中心,其地位毋庸置疑。

從年代上看,「金鑾殿」高台地在西周中晚期就有聚落和墓地,到了春秋晚期改造成為台城,成為宮殿所在地,其上發現的夯土台基的面積有360平方米,大型石礎建築F5的面積有120平方米,還有諸多大型的石構房基、水道、水井、水池等重要遺蹟,證明其為宮城所在地。

其後在小城的基礎上擴建大城。

大城西城牆,為版塊夯築,高5米,夯層厚約0.15米,夯窩清晰整齊,堅硬牢固,為南北向,並非南北通貫,而是分別修築至小城南、北兩側,在「金鑾殿」南、北與台城直接交接。

梁王城遺址規模巨大,城高池深,堆積深厚,自下而上依次為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岳石文化、商代晚期、西周、春秋戰國時期的文化堆積,自岳石到春秋戰國時期的堆積大致與徐國及其後裔活動持續的時間相當,地望與古徐城的位置相當,周圍分布有與徐國貴族關係密切的大型墓葬,梁王城周邊分布有同時期的墓葬,如九女墩墓一號、二號墓中出土編鐘,上面銘文刻有「徐王之孫尊」字樣。

這說明梁王城遺址與中國歷史上的重要方國徐國的關係至為密切。

古代都城的出現是與王國形成相一致的,本次發掘確認梁王城遺址為春秋戰國時期蘇北最大的城址,且保存良好。

特別是雙城制布局,為梁王城性質的認定提供了新的基礎資料。

那麼梁王城與徐國究竟有何關係呢?我們再回頭來看看徐夷和徐國的歷史。

徐夷最早活動在河北燕山、徐無山一帶,始祖是少昊。

築樹為巢,與鳥群居,又稱鳥族。

後南移到泰山、濰水一帶,但始終沒有建立起統一政權,形成互不統服的部落小方國聯合體。

周朝建立,周成王即位第二年,商紂王兒子武庚起兵叛亂,徐奄兩國也起來反周。

成王命伯禽領兵東征,戰了三年,打敗徐國和奄國,放逐奄國君主到蒲姑(今睢寧縣北),趕徐人到海濱(今淮陰漣水一帶)。

成王封伯禽在奄國故址曲阜建立魯國,把徐國鄒山一帶土地分給魯國管轄,並叫魯國監視徐人的活動。

周王朝在開始的200年中,政治穩定,國力強盛,社會經濟發展較快,但到了昭王和穆王時大肆外侵,矛盾重重。

此時的諸侯國對宗主國的暴虐統治和沉重的負擔甚為不滿,掀起了多次反周的軍事行動,徐偃王就是反對宗周最強烈的國君之一。

周穆王六年(公元前996年)春,諸侯子國徐偃王前往周朝錫命(接受賜給爵位),周天子只賜給「伯」爵,從「子」爵升為「伯」爵,只升一級,徐偃王甚為不滿。

歸國後,無視宗周的規定,僭越稱「王」,同時逾制建築徐國都城。

當時,周天子的王城「方九里」,而徐城的範圍卻大大超過了周天子的王城。

據《漢書·地理志》記載:「故徐國也,其城周十二里。

」不僅如此,徐偃王還有代周為天子的雄心。

周穆王十三年(公元前988年),徐偃王率東夷各諸侯國聯軍向周進攻,當東夷聯軍進至周王朝東都洛邑附近時,周穆王正在巡狩西戎的征途上,驚聞徐戎率東夷聯軍侵洛,火速回兵。

並密謀令楚乘徐國兵將遠徙洛邑,國內無備,大舉伐徐。

徐乃北走彭城(今徐州市)北武原東山下,百姓跟隨者有萬餘家,聚族而居,仍保留部族之習俗。

不久偃王死去,葬於徐山下。

徐國在邳建制300餘年。

周敬王八年,公元前512年,吳王夫差北渡淮河伐徐,放泗水淹徐國。

自此徐國失去國號,一部分徐族遷移到浙江,一部分遷移到江西北部,徐國滅亡了,徐族也離開了漢東(淮河中下游地帶)。

今天在浙江、江西發現的徐器,就是從這裡遷去的徐族苗裔留下的遺存。

然豐縣、睢寧、泗州、甚至浙江翁州都有偃王城或徐城遺址,這是何故呢?要說清這一問題,必先了解夏、商、周三代時建都習俗。

三代時都城有兩種:一是聖都,二是俗都。

聖都為建國基礎之城,是王室政治、經濟權力中心,建有太廟,保持祭儀上的崇高地位不變。

俗都是為戰爭和尋找銅礦需要,隨地而建的政權之城,隨時可變。

如夏朝3次遷都,聖都是夏邑;商朝8次遷都,聖都是亳;周朝4次遷都,聖都鎬京。

徐國也是這樣,豐縣的偃王城,可能為穆王十三年徐偃王反周,為戰爭需要而建的城池。

睢寧的偃王壁,可能是公元前526年齊侯伐徐,徐國為抵抗齊兵而建的軍事行營,這些皆為俗都。

泗州的徐城,則為公元前477年楚惠王封徐王章禹後裔為徐君所遷遷住之城,這時徐國國號已經取消,這個徐城只能作行政區首府看待。

浙江翁州的偃王城,是徐國滅亡後徐人遷此而建的城鎮,只能作氏族聚居點看待。

徐國的聖都究竟在何處呢?從地望及梁王城遺址的發掘情況看,應是今邳州市戴莊鎮梁王城遺址(又叫良城)。

良王城在《左傳》中記了兩條史事:

一、《左傳·昭公十三年》中載:「晉侯在良城約會吳王。

」說的是公元前529年,晉侯聯絡吳王餘昧等諸侯在良城結盟,計議伐邾國的政治大事。

二、《左傳·哀公十五年》中記載:「公孫貞出使吳國到良城病死了。

」這是公元前480年楚王派西子期伐吳,陳閔公遣公孫貞前去調解的外交活動。

這兩件事都是侯國之間交往的事件。

諸侯首腦會議,使節過境,均在這裡交割,說明良城是徐國政治中心之城。

近年在良王城附近九女墩墓中出土徐國編鐘,上面銘文刻有「徐王之孫尊」字樣。

編鐘是樂器,尊是禮器,權貴舉行大的聖典和祭祀時用上它。

編鐘上刻「尊」字,可能編鐘和尊在聖典和祭禮時一併使用,這些都足以證明良城為徐國聖都是無疑的。

九女墩目前為止共發掘四座,其中二號墩、三號墩兩墓背山面水,封土高大,葬法基本相同,都葬有成組成套的樂器、禮器和車馬器,可見墓主的身份十分顯赫。

隨葬之青銅鼎、編鐘、石磬說明死者生前為鐘鳴鼎食的貴族,同一時期隨葬鐘磬的僅見於山西長治分水嶺269號墓、湖北隨縣曾侯乙墓,與之相近的安徽壽縣蔡侯墓只隨葬鍾而無編磬,可見鐘磬僅為諸侯以上的王侯貴族才有資格使用。

歸結起來,良王城,實系古徐國的都城——徐城遺址。

「九女墩」古墓群並非梁王之女兒墓,而系徐國君之王陵墓。

歷史上的徐姓名人很多。

如秦朝時的徐福,傳說他向秦始皇上書,說海中有神仙,帶得數千童男童女,東渡東瀛,一去不返。

三國時因向劉備舉薦諸葛亮及孝順母親而著稱的謀士徐庶;明朝開國大將徐達;明朝地理學家徐霞客;在台灣,有1895年率領台灣義軍抗日的徐驤。

徐姓的現代名人則有徐向前、徐志摩、徐悲鴻,等等。

在蘭溪章林村保存的徐氏家譜中,還記載著一位與台灣有著密切關係的人物,他的名字叫徐林。

如此看來,「天下徐人皆出邳州」的言論不無道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秦咸陽城遺址發現大型國家府庫遺存

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西安2月1日電(記者陸航)經過兩年多持續發掘,考古工作者近期首次在秦咸陽城遺址區域內發現秦代大型國家府庫遺存,除大量板瓦、筒瓦、空心磚等建築材料外,數量龐大、做工精...

安徽蚌埠雙墩遺址的發掘

雙墩遺址位於安徽省蚌埠市淮上區雙墩村北,蚌埠市博物館於1985年文物普查時發現,1986年遂進行了搶救性考古發掘。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為配合國家文物局「蘇魯豫皖先秦考古重點課題」,1991和1...

甘肅禮縣再次出土驚世文物

2004年以來,由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國家博物館田野考古部、陝西省考古研究所、西北大學文博學院聯合組成共作組赴禮縣進行早期秦文化研究和考古發掘工作,取得了豐碩成果,特別是...

考古新發現:古城遺址現場發現城中寺

城四家子城址位於白城市洮北區德順蒙古族自治鄉,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為了探明該城址的具體形制和用途,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從2013年開始對城址進行主動性考古發掘。從吉林省文物局了解到,經過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