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梁王城遺址:五千年前即建大城,大量出土文物待揭神秘面紗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作者:周潤墾 原豐)

梁王城遺址位於江蘇省邳州市北部,南距市區約37公里,向北約6公里即為山東地界。

遺址隸屬於戴莊

關於梁王城的諸多傳說,在別人看來也許是神秘的,而對戴莊鎮李圩村的老人們來說則是親切的。

幾乎每位老人都能告訴你一段不怎麼連續卻非常有味道的故事。

「當年梁王與山東蘭陵王之間不時進行戰爭,後來梁王將自己的女兒下嫁給蘭陵王的兒子,為此事還專門開挖了一條河,就是現在大堤之外的運女河」,「梁王與別的國家之間進行戰爭,為了取得勝利,梁王養了大群玉蜂,並懂得駕馭這些玉蜂,以備在戰場上殺敵至勝,這是他的秘密武器。

有一天,梁王外出,回來後發現玉蜂不見了,原來他的小女兒好奇,放跑了玉蜂。

梁王大怒,將其所有的女兒均活埋,葬於山上,就是現在的九女墩」。

除此之外,點將台、梁武廟等等都有美麗的故事。

梁王城遺址中心地理坐標為東經117 °47′629″,北緯34°30′713″,高程24~28米。

早在1957年的建國之初,江蘇省考古界的前輩們在文物調查中就已經發現梁王城遺址,並對遺址做出了初步的判斷,認為上部是漢到春秋戰國時期的堆積,下部是商周時期的堆積;到1995年,為配合淮河水利委員會東調南下河道取直工程,由徐州博物館和邳州博物館聯合對梁王城遺址進行了小範圍的搶救性考古發掘,出土了一批重要的遺物遺存;隨著國家經濟建設的需要,作為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沂沭泗河洪水東調南下(韓中駱)工程在21世紀初陸續啟動,根據規劃,梁王城一帶中運河河道將向東拓寬40~50米,如此一來,梁王城遺址文化層堆積最為豐富的「金鑾殿」高台將有近一半的面積在河道開挖後不復存在,梁王城遺址的西側也將被削掉一部分。

面對這種情況,對梁王城遺址進行大規模的搶救性考古發掘保護勢在必行。

而實際上先期的考古調查工作從2003年就已經開始啟動,首先由徐州博物館對遺址展開調查,2004年在江蘇省文物局的統一領導下,又由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調查隊對遺址進行了複查。

調查發現:梁王城遺址由東、南、西、北四面城牆圍合而成,平面近長方形,遺址上現仍存有高出周圍地表約1~3米的城牆,其中南、北、東城牆均保存較好,西城牆情況不明,經測量,梁王城遺址南北長1100餘米,東西寬約900米,遺址總面積約100萬平方米。

城內西部有一高出周圍地表1~2米的高台,當地居民通常稱之為「金鑾殿」,金鑾殿高台西部已被中運河施工破壞,現平面近梯形,南寬北窄,東西殘寬約120米,南北長約160米,總面積約20000平方米。

從運河岸邊的斷面觀察,「金鑾殿」高台文化層堆積厚度達5米多,發現有大量的扁鑿形鼎足、鬲足、罐口沿、豆柄 、板瓦、筒瓦等陶片。

江蘇省文物局專家組組長,江蘇考古屆的老專家鄒厚本教授說:「梁王城遺址就像一本厚厚的書,一本活教材,各個時期的堆積都有,向人們展示著其魅力。

正式的考古發掘工作從2004年的4月份開始,發掘工作由南京博物院主持,徐州博物館和邳州博物館三家單位聯合組成梁王城考古隊,期間南京大學考古系、南京師範大學社會發展學院的學生在工地實習並不同程度地完成了部分發掘任務。

而由於發掘任務的繁重、遺址堆積的複雜,考古隊還從陝西、河南、山西、山東各地聘請考古技工參加發掘工作。

以下是歷次的考古發掘情況。

2004年4月~2005年1月,梁王城遺址進行第一次大規模的考古發掘,歷時近9個月,發掘面積約1100平方米。

基本搞清了梁王城遺址「金鑾殿」高台的地層堆積情況及主要的堆積遺存、梁王城遺址城址本身的年代及城牆的結構特點等。

2005年3月~5月、2005年10月~2006年1月,梁王城遺址進行考古調查和勘探工作,歷時5個月,勘探面積約100萬平方米。

主要對梁王城遺址城址內進行鑽探,了解了城內的地層堆積情況。

2006年4月~2007年5月,梁王城遺址進行第二次大規模的考古發掘,歷時近11個月,發掘面積2100平方米。

發掘發現一處大汶口文化時期的大型作坊遺蹟、西周墓地及與梁王城城址同時期的一處大型夯土台基。

2008年1月~2009年1月,梁王城遺址進行第三次大規模的考古發掘,歷時13個月,發掘面積約5500平方米,此次發掘區域主要處在「金鑾殿」高台西側緊靠運河的施工範圍內,另外根據工程的實際需要,考古隊又抽調人手對導流河施工區內進行搶救性發掘,並對梁王城南、北、西三面城牆進行探溝解剖發掘。

發掘取得重大收穫,發現大汶口文化晚期墓地,搞清了梁王城遺址西城牆的確切位置,並在導流河處清理出一東西向的戰國時期的排水溝渠。

鑒於梁王城遺址的重要性,2002年江蘇省人民政府將其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蘇政發[2002]130號,遺址編號為389,分類號為Ⅰ-11)。

2004~2009年,梁王城遺址的多次發掘均取得了重要收穫,發掘成果顯著,國家文物局南水北調專家組、淮河流域文明研討會專家組及江蘇省文物局專家組等均對梁王城遺址的發掘成果給出了高度評價,人民日報、新華網、新華日報、江蘇衛視、揚子晚報、現代快報、徐州電視台、都市晨報、彭城晚報等分別從不同角度對歷年的發掘成果給與了不同程度的報導。

梁王城遺址也在2005年入圍34項中國重要考古發現之一,2007和2008連續兩年成為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入圍項目之一。

多年的發掘工作主要集中在遺址西部的「金鑾殿」台地之上,發掘證明,梁王城遺址文化層堆積深厚,普遍在3米以上,最深處達5米。

內涵豐富,地層堆積從早到晚依次為大汶口文化層、龍山文化層、西周文化層、春秋戰國文化層、北朝—隋文化層以及宋元文化層等。

在此,簡要介紹一下「金鑾殿」的文化層堆積情況。

「金鑾殿」高台地表基本平整,按照土質土色及包含物的不同,地層堆積共可分為11層。

分述如下:

第1層:耕土層,黃褐色土,厚18~35厘米。

第2層:灰褐色土,土質略硬,均勻分布於探方內,層面距地表18~35厘米,層厚15~25厘米,出土有青花瓷片、青瓷片、瓦片,另外出土有零星的鐵器。

文化層屬明清時期。

第3層:黃灰色土,土質疏鬆,該層在探方內分布不均,由東向西漸薄至消失。

層厚0~30厘米,出土有白瓷片,上飾醬色釉花紋圖案,另有灰陶罐殘片、瓦片等。

文化層屬宋元時期。

第4層:淡灰色土,含黃沙顆粒,土質較疏鬆,由東向西略呈斜坡狀堆積,層厚33~54厘米,出土遺物包括有青瓷片,可辨器型有青瓷碗、青瓷盤、青瓷豆等,另出土有較多的灰陶片,可辨器型有四系罐、缸等,紋飾以繩紋為主。

文化層屬北朝至隋時期。

第5層:灰褐色土,土質略硬,該層堆積較厚,在探方內均勻分布,層厚38~65厘米,出土遺物中包括有青瓷片、灰陶罐等,另外有較多的素麵板瓦、筒瓦等。

文化層屬北朝至隋時期。

第6層:灰綠色土,土質略疏鬆,水平分布,層厚13~32厘米,出土遺物中包含有大量的繩紋板瓦、筒瓦殘片及一些雲紋瓦當殘片,另外出土有印紋硬陶片,灰陶片,可辨器型多直柄折腹豆、罐、盆等。

文化層屬春秋戰國時期。

第7層:深灰褐色土,土質較硬,夾雜有碳屑等,層厚55~72厘米,出土陶片以夾砂灰陶為主,可辨器型鬲、盆、豆、罐、缽等。

紋飾以繩紋為主,素麵次之,有少量的弦紋。

文化層屬西周時期。

第8層:灰褐色土,土質堅硬,夾雜有碳屑、紅燒土顆粒,層厚45~52厘米,出土陶片多為夾砂灰褐陶片,可辨器型中鬲的數量最多,另有罐、簋、豆等;紋飾以繩紋為主,有少量的弦紋、方格紋等。

文化層屬西周時期。

第9層:黃褐色土,土質略疏鬆,夾雜少量的紅燒土顆粒,層厚22 ~ 30厘米,出土陶片多為夾砂陶,其中黑陶略多,其次為紅褐陶,有少量的泥質陶。

紋飾以細繩紋為主,素麵磨光者次之,還包括有籃紋、弦紋、附加堆紋等。

可辨器型有鼎、罐、豆、杯、壺、器蓋等,其中鼎足多為鑿形。

文化層屬龍山文化早期。

第10層:黃褐色土,夾雜大量紅燒土顆粒,土質略硬,層厚32~38厘米,出土陶片中以夾砂灰褐陶為主,夾砂紅褐陶的數量明顯增多,另有一定數量的泥質紅陶,紋飾以籃紋為多,另有刻劃紋、弦紋、附加堆紋等。

文化層屬大汶口文化晚期。

第11層:黃褐色土,次生土,有少量的紅燒土顆粒。

層厚20~26厘米。

梁王城遺址的考古工作持續了5年之久,發掘總面積達10200平方米,至2009年1月中旬此項工作才基本結束,作為江蘇省近年來最大的考古發掘項目,也屬南水北調東線工程歷時最長、發掘規模最大的文物保護項目。

梁王城遺址的發掘取得了重大成果,共發現各個時期的遺蹟906處,其中包括灰坑537座、灰溝29條、墓葬274座、獸坑12座、房址27座、水井14座、道路4條、灶坑4處、窯址4處及大型夯土台基1處。

發掘出土各類質地文物包括陶器、瓷器、石器、青銅器、鐵器、玉器、骨器及蚌牙器類等4000餘件,人體骨骸標本500餘件。

數據背後隱藏著梁王城遺址歷年來發掘取得的重要學術成果和學術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蘇北一座面積逾100萬平方米的戰國初期古城初現輪廓

發掘明確了梁王城由大城和宮城組成,是東周時期都城級建制的雙城制古城。

確定了梁王城城牆四至及城外的護城河情況,並對城內布局有了初步了解。

揭開了西周墓地的神秘面紗

共發現西周時期各類墓葬66座,其中包括土坑豎穴墓57座,馬坑7座、牛坑1座、狗坑1座,各類墓葬較為集中的雜錯在一起,且多出現疊壓和打破關係。

墓葬均出現在西周地層的7層和8層層面上,較為集中的分布在一個區域內,其內還夾雜有獸坑,是一處西周時期的墓地。

墓葬方向基本一致,規模均不大,有隨葬器物的墓葬約占總數的40℅,鬲、簋、豆、罐等陶器或單個或成組合地出現在墓葬中,是典型的西周墓葬中隨葬器物的組合,同中原地區出土西周器物比對發現這批墓葬從西周早期到晚期都有,有的甚至可以早到商晚期,也就是說此次發現的西周墓地延續時間較長,這對於研究西周時期的喪葬制度、器物形態、社會生活、年代序列等方面,提供了新的資料。

在57座豎穴墓中,除M29、M40、M49號墓外,其餘墓葬方向基本一致,在85~135度之間,即頭多向東,墓葬平面形狀均為長方形,長度在1.8~2.5米之間,寬度在60~80厘米之間。

現以M27、M31為例介紹如下:

M27,墓口距地表約1.5米,長方形土坑豎穴墓,墓口東西長2.05米,南北寬0.5~0.6米,深0.65米,墓葬方向94°。

底部近平,沒有發現葬具,在墓葬東端,即墓主人頭部有一熟土二層台,寬0.25米,高0.2米,墓內葬一人,人骨架保存完好,墓主人仰身直肢,經鑑定為一成年女性。

隨葬器物主要放在東端的二層台上,均為陶器,包括有簋和罐各一件,鬲和豆各兩件。

另外在墓主人左側肱骨和尺骨之間發現有一件小陶器和兩件水晶飾品,其中一件水晶飾品呈六棱狀長條形,殘長4厘米,飾品晶瑩剔透,製作較為精細,另外一件殘缺,呈片狀。

M31,墓口距地表約1.65米,長方形土坑豎穴墓,方向97度,墓口東西長2.55米,南北寬0.75米,深0.35米,底部近平,沒有發現葬具,亦沒有二層台。

墓內葬一人,人骨架保存較好,墓主人仰身直肢,經鑑定,為一壯年男性。

墓主人身上佩戴有一串飾,掛在脖子上,從頭部經胸前直到下腹部,總長約70厘米,約有160枚海貝,兩兩相對,用絲織品串在一起製成的。

在墓主人左側膝蓋附近發現有一陶器,形制略小,用途不明。

除此之外,隨葬器物主要集中在墓主人頭部,均為陶器,共7件,包括有陶鬲一件,陶簋、陶豆、陶罐各兩件。

其中在陶簋和陶豆里發現有獸類骨骼,經鑑定,包括有豬下頜骨、雞骨頭和魚骨頭。

在發現的獸坑中,除S2為牛坑、S5為狗坑外,其餘均為馬坑,平面形狀多近圓形,由於多數獸坑都遭到破壞,殘缺不全,現以S1為例介紹如下。

S1,馬坑,是此次發掘獸坑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坑口距地表1.7米,平面形狀呈橢圓形,長徑長2.1米,短徑長1.7米,底部不平,從西向東漸高,深0.1~0.45米,方向35度,坑底鋪有一草蓆,上葬有一馬,馬頭向北,面向西,四肢伸直,坑內無任何隨葬品。

大汶口文化晚期房址、墓葬及大型作坊遺蹟的發現,再現了5000年前史前人類的聚落生活場景

大汶口文化晚期遺存是梁王城遺址中時代最早的一批遺蹟,包括房址、墓葬及大型的作坊遺蹟。

通過發掘,認識到梁王城遺址「金鑾殿」高台上均有大汶口文化時期遺蹟,其中台地北側為居住區和生活區,發現有房址12座、陶窯2座及一處大型的作坊遺蹟,房址周圍分布有兒童瓮棺葬6座;台地南部緊鄰中運河河道為墓葬區,共揭露出大汶口文化時期墓葬142座,較有規律地排列在「金鑾殿」高台西部1500餘平方米的範圍之內,發掘再現了5000年前梁王城先民們的生活場景,為研究大汶口文化時期的聚落布局提供重要的資料。

龍山文化淺地穴房址中的罹難者見證4500年前的部落衝突

到目前為止,梁王城遺址的田野發掘工作已基本結束,而室內整理工作才剛剛起步,隨著研究工作的進一步深入,梁王城遺址的廬山真面目定會愈加清晰。

而真正意義上的梁王城遺址考古工作絕不僅限於此,讓其得到更多人的關心和保護才是我們責無旁貸的歷史使命。

(作者單位:周潤墾系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原豐系徐州博物館考古部)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重大考古發現:河南周口發掘百座漢墓群

11月13日,河南文物部門對外消息稱:在該省周口市境內發掘出以百餘座漢墓為主的古墓群,出土有大量陶器與漢代「五銖」錢。據介紹,墓葬出土陶器多達487件,從出土的遺物判斷遺址的時代從漢代一直延續至...

重慶漢東城遺址發現唐宋時期城牆道路遺存

新華社重慶2月23日電(記者 張琴)重慶漢東城遺址近日進行了第二次考古發掘,發現唐宋時期城牆道路遺存。漢東城遺址位於永川區朱沱鎮漢東村6社,地處長江左岸二級階地,核心面積兩萬多平方米,首次發掘面...

新疆吉木乃通天洞遺址發掘獲重要收穫

2016至2017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與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合作,對吉木乃縣通天洞遺址進行了考古發掘,分兩個發掘區,發掘面積合計65平方米,發現了距今45000多年的舊石器中期向晚期過渡的文化...

河南南陽淅川溝灣遺址

溝灣遺址原名下集遺址,系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丹江口水庫淹沒區文物保護項目之一。2007年7月~2008年8月,鄭州大學歷史學院考古系受河南省文物管理局南水北調文物保護辦公室委託,經報請國家文物局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