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被誤傳了兩千年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道德經》即《老子》,被誤傳三千年。

本篇證明誤傳兩千多年,但已是很難再入世人心識了,而我倡導修復三千年前的文化,更是艱難。

兩千年來,在道德經已非真經的情況下,天下學者總是牽強附會的強解道德經。

很多人更是連怎麼讀道德經都沒學會,就要解釋「真正」的道德經,沽名鉤譽,遍地大師誤導他人。

也不知道三千年的道德經能不能面世,但兩千年的卻是證據確鑿有基礎,能大力傳播的。

僅供參考。

老子作為中華文明的代表性人物,其著作歷來受到高度的關注

在宗教文化出版社2012年出版的《老子集成》中,共收錄了自戰國到1949年265個不同時期、不同註解者的版本,其中稱《老子》的120部,稱《道德經》的145部。

但最古老、最完整而又沒有注釋的本子,卻是從1973年的馬王堆漢墓的考古發現說起。

說起老子五千言,大家都知道是《道德經》,這樣叫了兩千多年了。

其實在秦漢以前老子五千言的篇章次序,並不是現在《道德經》這樣,道篇在前,德篇在後,次序正好是相反的,這個恐怕知道的人就很少了。

所以,老子五千言叫《德道經》更合適,為什麼這麼說呢?先

40年前,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了帛書《老子》,帛書《老子》有甲、乙兩種版本,皆是《德篇》在前,《道篇》在後。

尤其乙本在兩篇後分別有「德」「道」二字,明確分出篇名。

帛書《老子》是漢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以前的寫本。

漢文帝叫劉恆,治國採取老子無為而治的方略,休養生息,開創了「文景之治」的漢朝盛世。

帛書《老子》道篇第一章「道可道也,非恆道也;名可名也,非恆名也」,與現在通行本中「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不同。

古代著書行文要避皇帝的諱,皇帝的名字常人不能用,所以到了文帝劉恆這兒,「非恆道」就變成「非常道」了。

這也說明,帛書《老子》成書至少是在漢文帝之前。

另為佐證的是,在敦煌藏經洞中發現的《老子德道經》寫本,多以《德經》為上卷,《道經》為下卷,不分章,與今天流傳的《道德經》上下二卷(《道經》在前,《德經》在後)次序不同。

上世紀70年代出土的銀雀山竹簡,比敦煌本早八九百年,也是《德經》上,《道經》下。

不僅如此,先秦韓非子《解老》《喻老》亦言德在前。

古墓群中出土的帛書《老子》。


帛書《老子》出土40多年來,海內外學者們對帛書《老子》的研究一直沒有間斷,著述頗多,他們也從多方面、多角度證實了古今學者認為今天通行本《道德經》「多後人所改」,「與古《老子》相遠」,「謬誤實多」的推論。

最新的一本論著——上海三聯書店2014年12月出版、旅美學者肖鋼所著《道論——帛書<老子>破譯報告上部》更是從「行為科學和生物醫學工程學的角度,給讀者系統全面地展示了一個與眾不同的《老子》。

《道德經》對《老子》改動700多處

經過精確對比帛書《老子》與《道德經》的文本,肖鋼發現,後者對前者的改動多達700多處,導致原文350多句話中有160多句發生了重大改變,使《老子》原來的主題內容和思想體系遭到嚴重破壞。

其中僅因避諱從漢高祖劉邦到漢昭帝劉弗5個皇帝的名字而產生的變異就達100處之多。

以《道德經》最知名的第一章為例:「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

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

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所對應的帛書《老子》原文:「道,可道也,非恆道也。

名,可名也,非恆名也。

無,名萬物之始也;有,名萬物之母也。

故恆無欲也,以觀其妙;恆有欲也,以觀其所噭。

兩者同出,異名同謂。

玄之有玄,眾妙之門。

顯然,這一章《老子》所有全部6句話都被修改,總共64個字中修改了25個。

《道德經》把這一段中的所有「也」字刪除,把全部四個「恆」字換成了「常」字,再把兩個「無」字改成「無」字。

第三句中的「萬物之始」,改成了「天地之始」,把第四句中的「以觀其所噭」,改成了「以觀其徼」。

噭是「呼喊、鳴叫」的意思,「徼」是「邊界、巡查」的意思,第五句改動很大,還多了「同謂之玄」這個贅句。

第六句把「有」改成了「又」。

正因為《道德經》對《老子》原文改動太多,其中還包括幾個大段落的前後大挪移,導致其主題、思想和敘述邏輯支離破碎,面目全非,人們才感覺《道德經》違背常識,邏輯不暢,費解難思。

連大文豪白居易也讀不懂,為此他還寫了《讀老子》一詩——「言者不知知者默,此語吾聞於老君。

若道老君是知者,緣何自著五千文」,表達了對《道德經》「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說法的懷疑。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老子》原文為「知者弗言,言者弗知」。

「弗」,據《漢典》,為甲骨文字形,中間象兩根不平直之物,以繩索束縛之,使之平直。

其本意是「矯枉、校正、有所約束」。

「弗言」指「有所約束地闡發言論或觀點」,這當然不是「不言」;「弗知」指「言者的認知和知識都是有局限性的」,並不是指「言者完全不懂不知」。

這句話的意思是:「真知者謹慎而言,而不會口開河;發表觀點的人即便言之有理,也難免沒有局限」。

《老子》不是「無為之學」

帛書《老子》中有83個「無」,5個「無」,而《道德經》把83個「無」全改成了「無」,徹底湮沒了老子區別定義地使用「無」和「無」二字的深意。

肖鋼認為,帛書《老子》中的「無」,表示的是虛擬的「沒有」。

而對於「無」,帛書《老子》以「無,名萬物之始也」作出了專門的定義,指明「無」字專門用於描述「萬物初生萌始的狀態」。

「初生萌始」有兩種情形,一種是單向的開始,也就是開始後就再也回不到從前了;一種是循環往復、周而復始的。

「無」這個定義的目的就是讓讀者能夠準確理解與「始」相關的一系列詞組的含義,如「無為、無知、無欲、無事、無道、無德、無不治、無敵」,也是為了讓讀者能夠區別其書中「無為與弗為、無有與弗有、無名與弗名、無敵與無敵」的不同內容。

在這個定義中,「萬物」既包含了「天地」這樣大而遙遠的事物,也包括從前的、當下的、未來的、有形無形的、有象無象的、無窮大的和無窮小的一切事物。

而「無,名萬物之始也」,到了《道德經》變成了「無,名天地之始」,將定義的主體由「無」變成「無」,再將「萬物」改成「天地」,不僅使「無」應用於「始」的範圍極大地縮小了,原著中83個「無」字的消失,也徹底使「無」的概念及其所討論的內容令人無從知曉和分辨了。

了解了「無」的定義,就能理解老子主張「無為」的真諦了。

「無為」,不是「不作為」,而是有兩層含義,一是「探尋探索事物起始狀況的作為,打破沙鍋問到底的作為,是一種科學研究發現的作為;二是「清零復位,使生命巨系統清零復位,使系統恢復到初始狀態的行為」。

這樣再去讀帛書《老子》里的這句話——「恆使民無知無欲也。

使夫知不敢,弗為而已,則無不治矣」,就可以正確理解了。

「無知」指「打破沙鍋問到底或使生命內環境清零復位的知趣」,「無欲」指「探索未知或實踐超級低覺醒狀態的願望」,「無不治」指「把可能造成不可收拾局面的問題消滅在初始狀態」,這裡所描述的方法,是一套「通過科學的生命修煉實踐而使人脫凡入聖,提高人的認知水平和生命質量的積極方法」。

再看《道德經》,它把這句話改成了「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

為無為,則無不治」。

歷朝歷代直到今時,人們對它的解釋幾乎都是「常使人民不執成見、不生貪慾,使那些智者不敢為所欲為。

從事於無所作為的作為,即可以得到全面的治理」。

難怪朱熹要義正詞嚴地批評「老子所謂無為,便是全不事事」,老子的思想是愚民和消極的了——這和其作為我國文化思想史上的主要思想家顯然是不相匹配的!因此肖鋼先生的正本清源不僅持之有據,更是還老子清白於歷史和天下。

《老子》不是「不爭之術」

影響更大的是,肖鋼指出,《道德經》把帛書《老子》里的「有爭」「弗爭」「不戰」統統改成了「不爭」。

帛書《老子》里如下三句話——「水善利萬物而有爭……」「故天之道,利而不害。

人之道,為而弗爭」「天之道:不戰而善勝……」,到了《道德經》里,它們則分別變為——「上善若水。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天之道利而不害。

聖人之道為而不爭」「天之道:不爭而善勝……」

肖鋼指出,「水善利萬物而有爭……」這一段文章的主題是借對水的自然屬性的探討,引導讀者沿著人人都熟悉的水,去思考天之道和人之道的屬性。

水往低處流、水火無情、洪水猛獸、水可載舟亦可覆舟,水固然可善利萬物,但怎麼會「不爭」?

「弗爭」是指「有約束、有條件、有規則地展開競爭」。

「人之道,為而弗爭」是對個人積極參與社會競爭的正面鼓勵,也是社會發展的文明方向,「為而弗爭」是健康的、充滿正能量的。

「不爭」不僅是一種消極的態度,也是一種自尋煩惱的願望,因為人類的本能就是懷疑、挑戰和競爭。

宣揚「為而不爭」既是自欺欺人,也是對人性的摧殘,更有逆社會歷史發展規律的悖謬。

我們察看歷朝歷代的注釋,除了拐彎抹角、令人眩暈的自圓其說外,確實看不到任何積極的力量。

《老子》的作者之所以強調指出「天之道」是「不戰而善勝」的,就是要導引讀者在「不戰」二字上思考自然規律與人類競爭的發展方向和模式。

歷史上親注《道德經》的唐玄宗、宋徽宗自認為對「不爭」有超越他人的玄思妙解,將「不爭而善勝」的荒謬引入治國的實踐,都導致了「鼎盛之敗」的可悲結局是令人深思的。

把水「有爭」的自然屬性、人道「弗爭」的社會屬性和天道「不戰」的客觀規律,一併變異為「不爭」,不僅使《老子》原文中四處「不爭」的探討,失去了深刻的發現和思想價值,也使《道德經》中的老子成了「不爭之術」的代表,以至於朱熹還曾刻薄地指出:「老子心最毒,其所以不與人爭者,乃所以深爭之也,其設心措意都是如此。

閒時他只是如此柔伏,遇著那剛強底人,它便是如此待你。

」顯然他是極端厭惡這種「表里不一、說一套、做一套」的學說謬說的。

誠如陳榮捷先生在《中國哲學文獻選編》中所說:「假如沒有《老子》這本書的話,中國文化和中國人的性格將會截然不同。

事實上,連作為中國歷史和思想主流的儒家,也會不同。

因為它並沒有逃過道家的影響,佛家的情況也是一樣。

」由此足見《道德經》畸變《老子》後所帶來的危害有多深多大。

讀懂帛書《老子》的密碼十分重要

帛書《老子》的作者把他所用的文字發揮到了極致,簡練精準。

全文約為5400餘字,其用字以不重複計算,共用790餘字,其中常用字約占95%。

比如「不」字,全文共使用了194次;「以」字,共使用166次;「其」字,共使用149次,也就是說,僅這3個字,就使用了500餘次,約為全文字數的十分之一。

但這卻是一篇帶有密碼的著作。

裡面的字和詞,既有通常的用法,又有特別的指定;既有全文一致的定義,又有簡繁、字同音不同的區別,具有很高的密碼性。

也正是因為使用中文形聲等的高超手法,在讓人讀後一目了然的字和句式背後,隱藏著超越的智慧和重大的機密。

如上面所說「不與弗、無與無」等,如果不能掌握這些字詞的確鑿定義和含義,常常難以發現帛書《老子》的深邃和情趣,不僅無法了解作者的本意,甚至還會誤解他。

根據肖鋼的研究,包括上面談到的「不與弗」、「無與無」在內,帛書《老子》共有17組、50多個具有密碼性的詞,如「恆與常、毋與勿、國與邦、吾與我」等,都是在圍繞著生命現象來探索宇宙的奧秘。

肖鋼發現,這些對我們當代人而言像「加密」了的概念,就像現在的微信微博一樣,在老子生活的那個時代則是「公知公識」,是當時學者們普遍討論的話題。

與帛書《老子》一同出土的52部著作中有一部被稱為《十六經》(由多篇文章組成)的,其中題為《立命》的文章中講「吾敬天愛地親民,立無命,執虛

吾敬天愛地親民,立有命,執虛

」另一篇題為《觀》的文章也探討了「以觀無恆」的問題。

都涉及到「有」與「無」等這些基本命題的探討。

《老子》是一部關於生命實證科學的書

眾所周知,人有兩種生命狀態,一種覺醒,另一種是睡覺。

科學研究表明,人從覺醒進入睡覺,從睡覺到覺醒,都只在「咔嚓」一瞬間,如同拉開關一樣。

兩千五百年前,老子卻對這個司空見慣的現象發生了極大的興趣,他在前人發現的基礎上做了個實驗,把從覺醒到睡覺的「咔嚓」一瞬間緩慢地展開,讓自己從覺醒狀態慢慢地進入趨向睡覺但絕對不睡眠的超級低覺醒狀態。

正是反覆地經歷了這樣一個狀態,老子發現了生命的自行組織和自行穩定的現象和過程,透過這些現象和過程,老子發現了「道」——生髮萬物、使萬物自行組織和自行平衡的機制和原動力,並把這個關於人體天下的發現應用到了對大自然的天下和人類社會的天下的探討之中。

在這本我們稱之為帛書《老子》的著作中,生動、具體、嚴謹地報告了這個模型的具體建模方法和建立過程、實驗步驟、注意事項、實驗現象、安全性和可重複性以及發現道的具體經歷。

肖鋼指出,帛書《老子》不僅是一部建立在實證科學基礎上撰寫的學術論文,還是一部其科學發現和發明在今天仍具有重大領先性的科學巨著。

《道》重在證明什麼是道,《德》重在討論道的客觀存在性及其如何應用。

他認為,帛書《老子》有力地證明了中華文明是發祥於生命科學的文明,中華文明最偉大的成就來自於對生命的發現和發明。

我深,發掘和弘揚中華文明獨特的科學發現和發明成果,中華民族最有可能在繼承人類農業文明、工業文明、貿易文明和金融文明成果的基礎上,在本世紀內實現以生命文明來引領世界文明發展的新的輝煌。

人類的歷史發展是有其客觀規律的,當我們驚訝於西方文藝復興時期的輝煌時,不能忘記那是摒棄黑暗中世紀神學統治,對古希臘、羅馬文明重新發現的結果。

從中華文明經典的正本清源做起。

我想這正是網際網路時代,中華文明面臨的新機遇和新挑戰。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帛書老子《德道經》觀眇(1)

道,可道也,非恆道也①。名,可名也,非恆名也②。無,名萬物之始也③。有,名萬物之母也④。故恆無欲也,以觀其眇;恆有欲也,以觀其所噭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