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虎地古墓的重大發現為我國古代的法律史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睡虎地的真相

人們印象中,秦律似乎是中國最早最完備、最苛刻的法律了。

其實事實並非如此,在戰國初年,魏文侯的相國李悝制定的《法經》才是我國最早見於文獻的成文法典。

連秦律也是以它為藍本而制定的。

不過非常遺憾的是,《法經》和秦律都早已遺失,現在人們能看到的保存最完整的津法就只有唐律了,至於隋唐以前的律文,雖也有所輯錄和保存,但大都是斷章殘篇,人們只能管中窺豹。

直到1975年湖北雲夢睡虎地11號基大批秦國竹簡出土,才從根本上扭轉了歷史舊貌,使人們得以看到秦律的真實面貌。

1972年,在睡虎地曾發現一座古墓,附近的村民紛紛來發掘現場圍觀。

轉眼到了1975年冬天,正值全國掀起農業工程高潮,雲夢縣城命公社在睡虎地山嘴平整土地上大搞農田水利建設。

有一天收工之後,兩個社員經過新挖的水果時,其中一位看到果底有一片青膏泥,這使他立刻聯想起1972年在隆虎地古墓開掘現場見到的密封棺材用的青膏泥,他們推斷渠下可能有古墓,於是他們順著發現青膏泥的方向掘了下去,不久果然發現了棺木,這證明他們的推斷是正確的。

這一發現很快被報告到雲夢縣文化部門,並引起雲夢縣委的高度重視,對古墓採取了有效的保護措施。

通過勘探發掘清理出12莊古墓,根據墓葬形制和出土文物,可以斷定這批古墓是戰國末期秦國至秦始皇時期的墓葬,這些古墓較密集地分布在睡虎地山嘴上。

在發掘過程中考古學家很輕易地就打開了基葬,在距地表半米左右的地方有青膏泥密封的棺槨等,其中的弊具和隨葬器物大多都保存完好。

12座墓中共有四百餘件隨葬器物出土,主要有漆、木、竹、陶、銅、鐵等材料製成的各種器物。

以漆器最精美,造型獨特,顏色如新,共一百四十多件,是研究漆器歷史和工藝的重要資料,但所有發現給人帶來的喜悅都莫過於11號基出土的一批竹簡。

始於1975年12月8日,結束於12月29日的睡虎地11號秦幕挖掘工作持續了將近一個月,在發掘現場人們看到了很多古代的器物竹簡。

經清理,棺內竹簡共一千一百五十餘片,簡長23.1-27.8厘米,寬0.5-0.8厘米,墨書秦隸,簡文近四萬字,清晰可辨。

在簡的上部、中部和下部人們發現了三道經痕,由此可以推斷,竹簡在當時是用三條細繩編輯成冊的,現在人們看到的竹簡已經散亂不堪,原來的順序已被打亂了。

相關部門組織了雲夢秦簡整理小組,對這批竹簡進行了整理,幾十位學者的辛勤努力為我們了解出土竹簡的內容和價值提供了依據。

秦簡的大體內容包括:《語書》、《秦律十餘種》、《效律》、《秦律雜抄》、《法律答問》、《編年紀》、《封診式》、《為吏之道》、《日書》甲種和乙種等10種書籍(《語書》、《封診式》和《日書》是原有的標題,其餘各書名是雲夢秦簡整理小組閱讀內容後確定下來的)。

法律類有《秦律十八種》、《效律》、《秦律雜抄》、《法律答問》、《封診式》共六百多簡,是11號基出土竹簡的主體內容。

經整理後發現,秦國的法律已具備刑法、訴訟法、民法、軍事法、行政法、經濟法等法種,而農田水利、牲畜飼養、糖食儲存、徭役徵辟、刑徒股役、農商經營管理、官吏征免、物資帳目、懲罰賞賜、軍官任免、軍隊訓練、戰場紀律、後勤保障、戰後獎懲等也都有具體細緻的法律條文規定。

這些竹簡上的內容是我國出土的最古老的法律條文。

雲夢秦簡被發現後立刻就引起了國內外的關注,多家報紙都對此進行了詳細的報導。

它的發現,為我國古代的法律史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雲夢睡虎地秦簡 聞名竟然多虧了他

湖北省雲夢縣睡虎地方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地方,瞬間傳遍世界,它的出名,還多虧了一個農民。 時間回到1975年秋天。暑熱告別了大地,天氣逐漸涼爽起來。田裡的莊稼基本收割完了。肖李村的村民張澤棟有一塊...

秦簡牘與秦人法制

作者: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教授 陳偉現在秦律令方面的簡牘資料應該說非常豐富,也非常有趣。這種豐富和有趣在未來幾年還可能大大擴展。嶽麓秦簡法律類文獻將陸續出版。里耶秦簡以行政文書為主,也有大量律令...

一封穿越千年的書信,中國最早的家書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杜甫的《春望》道盡了詩人挂念親人、心繫國事的情懷,一句「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更是流傳千古。而早於杜

歷史今天——雲夢秦簡發現

1975年12月29日,考古工作者在湖北雲夢睡虎地完成出土大量秦代竹簡之11號墓發掘工作。這批首次發現之秦簡,稱「雲夢秦簡」,共有1155支(另有數十片殘片)。竹簡長23.1-27.8厘米,寬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