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王酓忎銅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銅鼎的器、蓋口沿有刻銘。

從銘文看,該鼎是楚幽王熊悍(公元前237~前228年在位)銷毀繳獲的兵器而改鑄的禮器。

壽縣在戰國初是蔡的首都(下蔡),蔡被楚滅後改稱壽春。

公元前241年,楚考烈王熊完被秦所逼,遷都壽春,稱郢。

熊悍是熊完之子,死後葬於壽春,此鼎出土之地即其陵墓所在。

這件青銅鼎腹部微弧,兩側有一對長方形附耳,三隻蹄形足,足上端裝飾獸首。

器蓋上有一圓環和三個變形的鳥型鈕。

腹上部飾細密的渦紋,腹中部飾弦紋。

器及蓋口刻有銘文62字,記錄了楚幽王時期楚國大敗秦軍,將繳獲的青銅兵器熔化後鑄造此鼎,以彰其功績。

「熊悍」青銅鼎共有2件,大小、形制相同,另一件藏於天津博物館,銘文66字,內容基本一致,也是為紀念戰功而鑄造的青銅器。

熊悍即楚幽王,公元前237年-前228年在位。

戰國晚期,其父考烈王熊完被秦逼迫,把都城從郢(今湖北江陵)遷到壽春(今安徽壽縣),也稱為郢。

楚幽王三年(公元前235年),秦繼攻趙之後,命大將辛梧率四郡兵馬,聯合魏國,對楚國發起攻擊,後兵敗而退。

楚幽王十年(公元前228年)三月,幽王卒,葬於壽春附近。

此青銅鼎出土於楚幽王的陵墓。

該墓在20世紀30年代被軍閥盜掘,出土的器物流散到京、津、滬等地收藏者手中,後幾經易手。

新中國成立後,該墓部分流散的文物被集中收藏在國家博物館、安徽省博物館、天津博物館等單位。

(撰文:楊桂梅)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秦統一文字之前戰國文字都長什麼樣子

公元前221年,秦統一六國,採用李斯建議,建立中央集權,統一文字、度量衡、錢幣,連車輪走的路都統一規格,這就是著名的「車同軌,書同文」。其實春秋戰國在周代金文的基礎上,各國都發展出了自己特色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