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絲綢之路:懸泉置遺址見證千年驛站文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懸泉置遺址位於甘肅省敦煌市與瓜州縣交界處,緊靠三危山山口,順山溝溯上盡山間,有泉水湧出,可供食用。
因水從高台流下,懸空入潭,號日懸泉。
是漢代驛置機構,其主要功能是傳遞各種郵件和信息,迎送過往使者、官吏、公務人員和外國賓客。
是古代絲綢之路上重要驛站遺址,為一座規模較大、封閉式塢堡建築群體。
因出土的漢簡上書「懸泉置」三字而定名。
懸泉置遺址考古發掘被評為1991年度和「八五」期間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
酒泉地區文物普查隊於1987年首次發現了該遺址。
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於1990年至1992年,分兩個階段進行了全面挖掘,遺址是一座方形城堡,門朝東,四周為高大的院牆,由主體建築塢堡和塢堡附屬建築倉、馬廄構成。
塢東北及西南角有角墩。
遺址出土的各類遺物達17650多件,其中內涵豐富的簡牘即達1.5萬餘枚,其他遺物如以質地計,有銅、鐵、漆、木、陶、麻、皮毛、絲綢、紙張、糧食、獸骨等幾大類,如以用途計,則有貨幣、兵器、家具、工具、獵具、文具、服飾以及日用雜品等。
像鋼箭鏃、五銖錢、鐵木工具、農具、帶鉤、陶罐、陶碗、漆木耳杯、石硯、畫板、草、葦、竹蓆、梳蓖、皮鞋、麻鞋、玩具以及大麥、小麥、青棵、穀子、糜子、豌豆扁豆、黑豆、大蒜、杏核、苜蓿、桃核、馬骨和大量毛色鮮艷保存完整的馬頭、馬腿等物品。
其中出土的大量西漢宣、元時期麻紙,尤其是元、成、王莽時期有墨書文字的麻紙,證明了早在西漢時期紙已成為書寫工具在西北邊郡地區廣泛使用。
而且,有明確層位和準確紀年簡犢共存關係的西漢宣——哀帝時期書寫墨跡的麻質字紙的出土;對傳統的東漢蔡倫造紙說,是無庸置疑的突破。
首先,懸泉置出土的漢簡,數量驚人,共計15000多枚。
其內容非常豐富,有詔書、司法律令、官府文書、驛置簿籍、文化科技及其它雜事諸類。
主要分為三部分:一是懸泉漢簡中的最主要部分,包括懸泉置日常運作的所有文書,二是保障懸泉置日常運作的相關文書,三是具有漢代普遍意義的文書,主要反映了漢代社會的法律制度與政治生活。
從大量關於西域各國使者途經懸泉置的記錄來看,懸泉置也接待過不少東西往來的中外使者、達官貴人,如解憂公主、馮嫽、長羅侯常惠、樓蘭王、大宛貴人烏莫塞及烏孫、于闐、莎車、疏勒、龜茲、小宛、焉耆、渠犁、烏壘、車師等20多個國家的使者,最多時一次接待使者王君率于闐王以下1774人的龐大團隊。
懸泉漢簡中還保留了西域都護以外中亞國家與漢朝的來往情況,如罽賓、烏弋山離、大月氏、康居、祭越、鈞耆、披垣等,而後三國在傳世史籍中未出現過,這是研究中亞史不可多得的新材料。
其次,出土麻紙460餘件,可分為黑色厚、黑色薄、褐色厚、褐色薄、白色厚、白色薄、黃色厚、黃色薄8種。
它們與簡牘伴出,時代從西漢武帝、昭帝始,經宣帝、元帝、成帝,至東漢初及晉,沿用時間較長,對研究紙的發展變化提供較多的實物資料。
再次,出土的其他種類繁多的遺物也極其珍貴,有各種農具、打獵用具、穀物糧食、貨幣、兵器、陶器、服飾、石硯、毛筆等,這些遺物雖歷經千載,保存得卻完整如新,如帛書家信完整可讀,漆筷與現在所用的一模一樣,漆耳環色彩艷麗,皮鞋將國內製作和穿用皮鞋的歷史上溯了幾千年;在殘牆斷壁上的皇帝詔書和醫藥方的墨書題記,均堪稱為重要考古發現。
從現已揭露出來的遺址看,遺蹟結構之完整,出土遺物之豐富,遺存保存之完好,文化內涵之廣泛,被國家文物局評定為「20世紀九十年代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在目前的中國考古發現中還沒有出現過類似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