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大窯文化遺址新近發現76件人工打制石器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大窯文化遺址資料圖

本文摘自:中新網,作者:劉春,原題為:《內蒙古大窯文化遺址現76件人工打制石器》

近日,記者從自治區文化廳文物處獲悉,大窯文化遺址又有新的考古發現,76件人工打制石器「驚艷」亮相,令考古界為之震驚。

據悉,這些打制石器是近日內蒙古博物院舊石器時代考古研究人員對早期在大窯村南山發現的2處古代洞穴遺址,以及出土的石器、動物化石等文物進行整理、研究與再發掘時發現的。

「大窯11號洞穴遺址的出土文物為人工打制石器品27件;25號洞穴遺址的出土文物為人工打制石器品49件。

」文物處處長王大方介紹說,這些石器工具有石錘、石片、石核、龜背形刮削器等,石器的單體形狀較大,原料為燧石,時代為舊石器時代晚期,具有草原地區舊石器標本的特色。

王大方說,近期在大窯遺址調查、再發掘的兩處洞穴,為草原先民遠古人類的生活居住地點,這裡目前雖然還沒有發現古人類化石,但這兩處石洞是重要的大窯文化分布區,為出土石器的整理、研究及今後深入開展考古確定了重點方向與區域。

呼和浩特大窯遺址,發現於20世紀80年代,距今50萬年,是內蒙古時代最早的文物遺址,在國內外很有影響。

其中,11號洞穴遺址高3米、深6米,於1986年發掘,出土一批石器工具;25號洞穴遺址高2米、深2至4米,於1978年發掘,出土鹿角化石文物。

「具有突出價值的古代文物是草原文明的實物見證,這些發現見證了草原文明的早期歷史。

」王大方說。

2011年開始,內蒙古博物院與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合作,對大窯遺址進行新一輪的考古研究,對於大窯洞穴遺址的內涵有了較為全面的認識。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寧夏水洞溝:還你一個舊石器時代遺址

寧夏,水洞溝古人類文化遺址,位於寧夏靈武市臨河鎮水洞溝村,距銀川市19公里,占地7.8平方公里。民國十二年(1923年),由法國古生物學家德日進、桑志華在這裡發現,通過發掘,出土了大量石器和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