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普然 : 文化產業鑒典——文化「水」性哲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中華文明坐擁上下五千年的文化資源,面對當今世界經濟的變革浪潮,如火如荼的全球文化娛樂市場,中國文化產業人當如何將中華文化的優質資源轉化為國內外廣大消費者喜聞樂見的文化產品,講好中國故事,促進中國文化產業的興盛繁榮,進而推動中華民族的復興大業?

張普然先生是一位從事歷史文化產業十餘年的資深專業人士,是歷史文化的傳承者,文化產業的「智造者」。

他主張:當以「在創新中傳承」為核心,秉承「借船出海」和「造船出海」的雙輪驅動思路,把握「資源驅動型、政策驅動型、市場驅動型」三種引導路徑,遵循「歷史成為資源—文化帶動產業—科技提升服務—旅遊復興文明」的四步文明復興模式,善用「謀(頂層設計)—術(戰術方法)—孵(孕育項目)—策(把握政策)—形(產品形態)」的文化產業項目五行理論,熟悉文化產業的六大體系,吃透文化企業的五層界別,領悟文化IP和「水性哲學」的妙諦,從而做好文化產業項目、做大做強文化企業、繁榮中國的文化產業架構。

文化如水,上善若水。

張普然先生說,文化如水,上善若水。

在他看來,從事現代文化創意,有一門功課必須做足,必須過關,那就是深刻領悟文化的「水」性哲學並在實踐中靈活運用。

他說,任何一個文明都一定是伴水而居,如果水源斷絕了,文明也就必然沉淪敗滅。

正如生命離不開水的滋潤一樣,我們的社會生活離不開文化文明的浸潤。

社會的繁榮與進步,無時無刻不體現為文化文明的律動升華。

從本質上說,這就是文化之於社會的必要性和生命力所在。

文化沒有特定的形質,卻可以化生成各種各樣有形有質的文化產品、文化成果。

這一點,也和水的特性相仿,水可以倒進不同形狀的容器里而呈現出特定的形象來;同時,水在不同的溫度條件下還可以轉化為寒冰、為蒸氣,猶如文化的躍升和嬗變一樣。

水是天下至柔之物,卻擁有滴水石穿的力量。

文化看似柔弱,同樣在悄然無聲中一刻不歇地改變著世界。

水是靈動的,停滯就意味著陳腐與敗壞。

水的活力在於開放的環境和奔流的姿態,正所謂流水不腐、海納百川。

文化同樣需要與時俱進、吐故納新的胸襟才能跟得上時代的進步而鮮潔以出。

正因為文化具有上述的特殊屬性,所以我們說文化如水,滋潤社會而悄然無聲,貌似柔弱卻實質堅強,善化萬形又萬化歸一,矯健奔放而不甘沉積。

充分把握了文化的如水特性,我們在做文化項目時就容易神清目明而得心應手了。

當努力讓項目內含的文化元素充分表現出「為有源頭活水來」的靈動態、「奔流到海不復回」的磅礴氣勢、「直掛雲帆濟滄海」的高遠志向,而避免淪為古井深潭的滯澀情勢或者是淺池窄溝的侷促氣象,更不可因缺了水分滋養而乾巴枯萎。

巧用思維,興雲布雨,促復興。

開發文化資源時,要深度挖掘其文化內涵及特質,賦予其寬闊的產品轉化空間,形成多元化的產品鏈並進而實現產業化。

在如水的文化世界裡,最為風光旖旎的當屬超級文化IP的輝煌魅力。

不論是自身長於不斷地創造出一個個璀璨的文化IP符號,還是善於借用別人的超級文化IP來為自家增色,都會讓這樣的文化企業在舉手投足間就率性輻射出懾人的王者風範。

這就是「上善若水」的境界與風光!

水性至柔卻滴水石穿,文化產業人也當秉承水的靈活與強韌,在具體工作中善於因勢利導,巧用「借船出海」或「造船出海」思維,克服工作中的一時不利和困難。

水養成生命、潤華萬物,中國文化產業界的使命就在於興雲布雨,促進我國的社會經濟繁榮,推動中華民族的文明復興!

以張普然先生自己策劃和操盤的「國脈·漢文明探源工程」為例,他就在整個環節都始終牢牢地把握住了文化水性哲學。

通過表現兩漢帝王故事的記錄片《帝陵》、相關DVD影像製品、音樂CD,還有「漢長安城數字化體驗景區項目」、「漢長安城國學大講堂項目」、「鴻門宴景區大遺址開發項目」、「芒碭山漢文化景區智慧旅遊」、「劉邦斬蛇酒項目」、「芒碭山漢文化景區四季漢服項目」等,多方位、立體化地使得偉大而璀璨的漢文化及漢文明實現了活態化復興重生。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張普然先生說,文化創意工作者一定要將文化「水」性哲學銘記在心,體會其必要性和生命力。

從事文化創意工作,絕不是簡單地自娛自樂,絕不能淪為膚淺的形式主義,一定要使相關文化產品既有社會效應也有經濟效益,既有現實意義也有歷史價值,既傳承了我們中華文明的寶貴文化又讓古老的中華文明煥發出嶄新生命力,在創新中傳承我們偉大的中華文明。

張普然先生多年來的心愿和努力更值得世人敬佩。

全力打造「傳承中華文化,復興華夏文明「的文化產業平台,始終踐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中國夢」和「世界夢「偉大發展戰略,引領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和世界人民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千秋偉業。

張普然先生簡介

張普然先生,中國文化文明產業復興者。

現任中國復興文明文化產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民生偉業(北京)科技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長、 西安復興文明藝術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西安帝陵旅遊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董事長、四川宋詞演義影視傳媒有限公司總裁、國家發改委文化遺產數字化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人民大學特聘教授、西北大學歷史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美國國際文化科學院院士、中國文明促進會會長、中國文明文化產業研究院院長、中國文化軟實力研究會副秘書長、中國武則天研究會研究員等職務。

多年來,張普然先生在影視紀錄片的拍攝中也取得了驚人的成績,親自執導了CCTV10《探索·發現》大型編年體史詩動畫紀錄片《帝陵》、60集大型歷史文化系列故事片《宋詞演義》、中央財政部、文化部專項項目大型光影全息展演《絲路花雨》,也是大型新媒體創意展演國際紀錄片《絲路大遺址》的總策劃、總製片、總導演。

張普然先生多年擔任國家各部委、省市廳局相關部門的各重大項目負責人。

其中擔任國家科技部國家科技支撐計劃「文化資源數字化關鍵技術及應用示範」項目、「研究城市文化資源數字化展示技術研發」項目、「城市數字文化資源及應用示範建設」項目 、「地區文化資源數字化應用示範」項目、「西安文化資源數字化與旅遊電子商務協同服務平台」項目、陝西省科技廳科技統籌創新工程「數字內容版權保護、集成、存儲、分發及傳輸技術研發應用與新業態發展—《微時間》」項目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盛唐文化全息虛擬成像協同實景展示系統技術集成及應用」項目、國家出版總署「原動力」中國原創動畫出版扶持計劃項目 、甘肅省科技廳重大專項《復現大遺址》項目、西安市科技計劃「實景物體+真人演員+數字三維三度空間要素數字定點跟蹤匹配融匯技術在新數字影視傳媒產業化應用」項目、國家旅遊總局《數字新媒體智慧旅遊服務平台》項目、文化部創新工程《數字色彩標準化研究》項目、陝西省科技廳《大型全景唐墓壁畫數字化技術研發及應用》項目、中央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絲路花雨》實景與數字空間擴展演藝系統及應用示範」等眾多項目的負責人與重要主持人之一。

為天地立心正氣浩蕩,為生民立命寵辱皆忘,為往聖繼絕學智慧未央,為萬世開太平人類無疆。

復興文明人一直在努力!

——張普然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