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墓葬禮儀,看南宋文人的生死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本報記者吳世淵

5月初,黃岩嶼頭鄉前礁村出土了南宋趙伯澐古墓,轟動一時。

這座南宋古墓,出土了大量隨葬絲織品,還原了一位南宋文官生前的服飾禮儀,因而被學界稱為「宋服之冠」。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鄭嘉勵,參與了黃岩趙墓發掘的全過程。

多年的考古經歷,讓這位「老司機」看到了考古的另一面。

7月30日,鄭嘉勵在台州市圖書館以《終極之典——從黃岩南宋趙伯澐墓說起》為題,以趙伯澐墓的發現為引子,講述了古代文人的墓葬禮儀,進而引申到古人的生死觀及「終極思考」,講座十分精彩。

記者截取其言論加以整理,成文如下。

趙伯澐的古墓,坐落在嶼頭鄉前礁村一個叫「大墳」的小山丘上,正對著長潭水庫。

這裡擁有典型的江南風水:背山、向陽、面水、藏風、納氣的「懷抱之地」,就像一把太師椅。

這是一座長方形豎穴磚槨石頂墓,合葬著趙氏夫妻兩人。

石頂墓室以深埋、密封為特徵,棺木與墓壁之間用「三合土」整體澆灌,與外界完全隔絕,使得墓室具有非常好的防腐效果。

可以說趙伯澐墓,從選址到墓地構造,都非常符合當時的喪葬禮儀。

古人對於喪葬有著一套完整、系統的禮儀。

北宋理學家程頤在其《伊川文集》的《葬說》中寫道,「地之美者,則其神靈安,其子孫盛」,好的葬地,「須使異日不為道路,不為城郭,不為溝池,不為貴勢所奪,不為耕犁所及」。

確定墓地後,「必四、五丈通石,必更穿之,防水潤也」,並以松脂塗棺槨,石灰封墓門。

之所以要走這麼多程序,是因為古人相信有靈魂的存在,先人的靈魂可以干預人間的生活。

好的墓地,可以讓逝去的人靈魂獲得安寧,方能庇佑子孫。

靈魂不滅,是古代喪葬的核心觀念,種種禮儀,莫不與「魂魄」觀念相關,墳墓不只是為死者而設的,生者更是想通過為逝者選擇好的墓地來謀取當下的福祉。

古人的墓葬,也講究昭穆制度,昭穆即以位次規範長幼尊卑。

趙伯澐墓中,趙伯澐本人居左室,其妻李氏居右室,以示男尊女卑。

更大型的墓葬昭穆制度,是族葬,即同一高祖的子孫葬在同一塊墓地。

《周禮·地官·大司徒》有云:「二曰族墳墓。

」清代孫詒讓對此正義:「族葬,蓋以先祖居中,子孫以昭穆居左右,所謂生相近、死相迫也。

」儒家最推崇「周禮」,族葬亦是士大夫眼中喪葬制度的最高境界。

陝西藍田縣出土的北宋呂氏家族墓園,不啻為古代士大夫階層族葬的範例。

墓園由墓園北溝、墓葬群、家廟遺址、神道組成,29座墓葬在墓園北部,以墓園中軸線為準,縱向排列關係,為「長子長孫」系列,同輩人的橫向排列關係仍以中軸線上長房為中心,突出體現年長者尚左的觀念。

而趙伯澐雖是南宋時期的貴族,依據《黃岩西橋趙氏宗譜》記載,他只與其三個兒子葬在「大墳」,其父趙子英,其另外三個兒子,都葬在別處,未形成家族墓地。

不光是趙家,南宋時鄞縣的史彌遠家族,從史浩、史彌遠到史嵩之都是權傾一時的權臣。

史彌遠埋在鄞縣,史建的伯父埋在現在的石刻公園,史嵩之埋在餘姚河姆渡,還有些人埋在奉化,有些人埋在慈谿,每個墓相距非常遠。

以南宋史家的財力,如果想依據昭穆制度,建造一個大型的家族墓地,恐怕不是一件難事,然而他們並沒有這麼做。

宋代大理學家朱熹,儒家思想集大成者,本應維護周禮「合族聚葬」制度,但朱熹墓在建陽黃坑鎮大林谷,父親朱松墓在政和縣,兒子朱塾墓在建陽另一個鄉鎮。

偉大如朱子,也未能在喪葬禮儀上向周禮看齊。

為什麼宋代時,北方有族葬傳統,到了江南,這一傳統就消失了呢?

明初學者宋濂在《趙氏族葬兆域碑銘》中說:「蓋大江以南拘泥於堪輿家,謂其水土淺薄無有族葬之者。

」元代奉化學者戴表元分析道:「江南山稠水迫,難用中原昭穆為穴,穴多者惟以磚槨隔分左右。

江南地帶地下水的水位高,往地下深挖便出地下水,不適合造家族墓地,這是原因之一。

但恐怕更重要的原因,如同宋濂所說,是因為江南士族看重風水,而美其名曰水土淺薄而已。

一片青山看上去哪兒都可以建墓葬,但實際上若按照苛刻的風水學觀念,適合埋墓的地方可能就一兩處。

以史彌遠家族為例,大抵是每一代家族成員,都想為逝者找到一個風水優越的地方,好保佑子孫升官發財,因此導致了家族成員各葬一地。

風水是世俗觀念,族葬是理想的儒家倫理觀念,正是因為世俗大於理想,才導致了江南一帶無族葬的景象。

趙伯澐父趙子英,在南宋是第一代南遷的移民貴族,才到黃岩,就將葬俗「在地化」,不講究家族的昭穆制度了,其餘的北方移民也幾乎如此。

當然,也有例外。

宋六陵,位於紹興市富盛鎮攢宮山茶廠,這裡有高宗、孝宗、光宗、寧宗、理宗、度宗等南宋六帝陵寢。

這裡有多代人合葬,按照中原傳統,長幼尊卑,井然有序地排列安葬。

宋代帝王們於江南地區設置了家族墓地,明顯不符合地方的自然地理條件,之所以「刻舟求劍」,目的是為了宣揚其皇家正統的地位——百姓可以不照周禮行事,帝王家卻不得不保持原有的姿態。

除了宋六陵之外,還有個個例,那就是金華武義明招山呂祖謙的家族墓地。

自曾祖呂好問建炎年間南遷,凡六代人,聚葬明招山。

呂祖謙來自於一個世代顯赫的家族,他的六世祖叫呂夷簡,是宋仁宗時期的宰相。

呂夷簡的宗墓在新鄭縣懷忠鄉神崧里,七世聚葬。

北宋滅亡後,呂好問南渡,他的四個兒子都居住在不同的地方,沒有一個是武義人。

但是這四個兒子將呂好問葬在了明招山,建立了家族墓地,他們自己死後也都葬在了這裡。

之後,從南宋初延續到元代的150餘年時間,呂氏子孫雖然分散四處,但死後都葬在明招山的家族墓地里。

據「明招山墳圖」記載,一共有96座墳。

呂祖謙家族是個南渡的學術世家。

合族聚葬,是這一家族的特殊追求,他們想通過墓地將家族凝聚起來。

正是這些個別家族的「堅守」,讓中原「族葬禮」在南方落地生根。

元代禮書中,開始出現了「族葬」的討論,族葬觀念由精英階層向中下層社會滲透。

浙江南宋族葬墓地很少,但到了明代,族葬墓地多了起來,有義烏馮氏家族墓地、樂清高友璣家族墓地等。

墳墓雖然是往生者的歸宿,但同樣體現了生者的意志。

從南宋的世俗化墓葬觀念,到元明時期,家族墓地逐漸在江南普及,這條歷史脈絡,希望能給當代人一些思考。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每個考古事件背後,都站著活生生的人

因為一句自我調侃——「我是一名考古工作者,上班等於上墳」,很多人都知道浙江有個研究古墓葬、平常還寫點雜文的考古工作者鄭嘉勵。3月10日晚,他攜新書《考古四記》到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做《考古與公眾...

浙江金華呂祖謙:明理躬行 清慎勤實

八百多年前的一天清晨,浙江省武義縣城東的明招山下,悠悠的晨鐘像往常一樣響起。一批批慕名而來的名流學子,從四面八方匯聚在明招寺的講堂里。他們靜靜地肅立著,等待著老師從朝陽的光芒中走來……那麼,是誰...

洛陽天子駕六

自從周公旦營建洛邑以來,周天子可能也沒想到有一天他們會因犬戎入侵,遷都洛陽。而從這天起,周天子的地位就一日不如一天,讓諸侯爬到了自己頭上。想起來的時候用用,「挾天子以令諸侯」,想不起來的時候,...

我們做考古的吧,上班也就等於是上墳丨鄭嘉勵

鄭嘉勵,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主要從事浙江宋元墓葬和城市考古。當然在結束之前,我還是要小結一下。我剛才以《尋墓記》為題,實際上講了一個盜墓小說裡面見不到的古墓和古墓里的人,去揭示南宋墓葬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