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說「七月半,鬼亂竄」,為啥要把七月十五那天定為「鬼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我國古代以一月、七月、十月之十五日分稱上元、中元、下元。

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俗稱「鬼節」,節日的慶祝活動從農曆七月初一開始,直到七月三十日, 長達一個月。

中元節源自道教,後來佛教改為現在俗稱的鬼節。

道教認為上元是天官賜福日,中元為地官赦罪日,下元為水官解厄日。

他們相信,從農曆七月初一起,陰間打開鬼門, 放出孤魂野鬼到人間來接受奉祭。

人間為 了免受鬼神的干擾傷害,便在七月十五曰 設「中元普度」,供奉食品及焚燒冥紙以 安撫那些無主孤魂。

佛教徒的中元節是紀念目蓮的日子。

根據《大藏經》的記載,目蓮在陰間地府經歷千辛萬苦後,見到他死去的母親劉氏 四娘受一群餓鬼折磨,目蓮用缽盆裝菜飯給她吃,菜飯卻被餓鬼奪走。

目蓮向佛祖求救,佛祖被目蓮的孝心感動,授予《盂 蘭盆經》。

目蓮按照指示,於七月十五曰用盂蘭盆盛珍果素齋供奉母親,挨餓的母親終於得到食物。

為了紀念目蓮的孝心,佛教徒每年都會在此日舉辦「盂蘭盆 會」。

另外,還有一種說法認為,傳說地藏菩薩,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閻王爺」,他的母親去世後來到陰曹地府,被關在牢房 里,少不得受十八層地獄的種種折磨。

地藏菩薩是個孝順的兒子,看到母親受罪心 中不忍,在七月十五這天竟徇私情,讓看守牢房的小鬼偷偷把牢門打開放他母親出來。

誰知這一開牢門不要緊,牢房中的小鬼們蜂擁而出跑到人間為害百姓,所以就有了「七月半,鬼亂竄」之說。

那些跑回 家鄉的鬼紛紛向家人索要錢財,以便回去用來生活和打通關節,希望早日托生。

後來,人們把這一天就定為「鬼節」。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祭祖大節|中元節的由來、禁忌、習俗

中元節,俗稱鬼節、七月半,佛教稱為盂蘭盆節,還有的地方稱為送羊節。中元節在農曆七月十五日,部分在七月十四日。中元節由來傳說一:傳說地藏菩薩(閻王爺)的母親去世後來到陰朝地府,被關在牢房裡少不得受...

7月半鬼節的由來

中國七月半鬼節傳說:目連救母鬼節源於目蓮救母的故事:「有目蓮僧者,法力宏大。其母墮落餓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為烈焰,飢苦太甚。目蓮無法解救母厄,於是求教於佛,為說盂蘭盆經,教於七月十五日作盂蘭盆...

七月半,鬼門開 。 那天出生的人叫天胎

七月十五是鬼節,這天百鬼放假,可以上陽間放鬆放鬆。十四的半夜鬼門開,一直到十五的半夜關,所有的鬼必須在鬼門關閉之前回陰間,否則就滯留陽間成為孤魂 野鬼!同時整個陰曆七月也是一年中陰氣最重的月份,...

今日中元節!

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為我國的中元節,俗稱鬼節、七月半,與上元節、下元節合稱三元。是流行於漢字文化圈諸國、以及海外華人地區的傳統文化節日,民間有祀亡魂、放河燈、焚紙錠的習俗,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