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節,最應該忌諱什麼?膽小慎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農曆七月十五是中元節,俗稱鬼節,七月半。

漢人祭祀祖先的日子,佛教稱盂蘭盆節,謂此月鬼門關大門常開不閉,眾鬼可以出遊人間。

七月十四,是鬼月中陰氣最重的一天。

中元節的由來

中元節源於目連救母的故事:「有目連僧者,法力宏大。

其母墮落餓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為烈焰,飢苦太甚。

目連無法解救母厄,於是求教於佛,為說盂蘭盆經,教於七月十五日作盂蘭盆以救其母。

」據說當時目連在陰間地府經歷千辛萬苦後,見到他死去的母親劉氏,發現她受一群餓鬼折磨,目連想用缽盆裝菜飯給她吃,菜飯卻被餓鬼奪走。

目連只好向佛祖求救,佛祖被目連的孝心感動,授予其盂蘭盆經。

按照指示,目連於農曆七月十五用盂蘭盆盛珍果素齋供奉母親。

挨餓的母親終於得到了食物。

為了紀念目連的孝心,佛教徒每年都有盛大的「盂蘭盆會」,即我們現在所說的「鬼節」。

中元節的忌諱

1.忌半夜晾衣服 濕衣服容易讓游離電波黏著在上面,不容易脫身,在鬼魂四處出沒的鬼月里,半夜晾衣服就像在設陷阱抓鬼,它不找你麻煩找誰?

2.忌披頭散髮睡覺 鬼月時,到處都是在外遊蕩的孤魂野鬼,如果披頭散髮,小心被它們誤認為同類,硬要叫你 起來聊天 。

3.忌生理期去祭祀 民間認為婦女同胞在生理期間身體不潔,諸如動工、祭祀等事情都不宜在場觀看,以免觸犯神靈,導致不幸,或使得工事無法順利進行。

姑且不論這種說法有無根據,但女性同胞在生理期間真的會因為身體狀況導致自身磁場不穩定,容易受到其他強大磁場的影響,所以還是要多謹慎。

4. 忌半夜慶生 七月生的有點可憐,在晚上慶生時多半會出現一些不認識的「人」一起唱 生日快樂歌 ,還是改到白天慶祝比較好。

5.忌捕捉蜻蜓及螽斯 民間認為這兩種昆蟲是鬼魂的化身,胡亂捕捉它們,小心引鬼上門。

6.忌說鬼字 中元普渡這一天,鬼魂幾乎傾巢而出,無所不在,尤其是普渡法會的現場,肯定是「鬼」滿為患。

所以在中元普渡時,最好謹言慎行,除了忌說「鬼」字之外,也別口不擇言胡亂說話,小心鬼魂就在你身邊!

7.忌半夜出門 晚上是鬼魂遊走的時間,你就不要去湊熱鬧了。

8.忌祭祀時沒有沐浴更衣 祭祀祖先時要沐浴更衣,穿戴整齊,這是對於祖先的尊重。

9.忌穿大紅衣 紅衣太過喜慶和鮮艷,不適合這個節日穿。

10.忌撿撿路邊的錢 這些錢是用來買通牛頭馬面的,如果侵犯了他們東西,就很容易被他們教訓。

今天是七月十三,我家祭祀祖先的日子,希望祖先保佑家人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中元節的傳說大揭秘

中元節的傳說農曆的七月十五,既是民間的「鬼節」,又是道家的「中元節」,還是佛教的「盂蘭盆節」,「儒、道、釋」三家「各取所需」,實現了「三教一體」和「三流合一」。關於中元節的起源,有多種不同的傳說...

中元節,你知道怎麼過嗎?

傳說中陰曆7月15日是鬼門關大開的日子,在那天它們可以在陽間逗留一天.包括一些孤魂野鬼在那天都可以接受陽間人們的供奉,所以那天也稱之為鬼節。每年農曆七月十四/十五日為盂蘭節,又稱中元節、七月半或...

今日中元節!

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為我國的中元節,俗稱鬼節、七月半,與上元節、下元節合稱三元。是流行於漢字文化圈諸國、以及海外華人地區的傳統文化節日,民間有祀亡魂、放河燈、焚紙錠的習俗,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

七月半,鬼門開 。 那天出生的人叫天胎

七月十五是鬼節,這天百鬼放假,可以上陽間放鬆放鬆。十四的半夜鬼門開,一直到十五的半夜關,所有的鬼必須在鬼門關閉之前回陰間,否則就滯留陽間成為孤魂 野鬼!同時整個陰曆七月也是一年中陰氣最重的月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