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小記:消失的「大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曾侯乙編鐘,圖片來自網絡)

古時青銅器冶煉鑄造不易,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徵。

尤其在商周時代,擁有青銅器的數量和質量,往往代表著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

湖北隨州的曾侯乙墓是一座青銅器寶藏。

1978年開始發掘,曾侯乙墓葬出土的青銅器總量超過了10噸,這是中國古代青銅器最為重大的發現,其中包含了大量精美的青銅樂器、青銅禮器和青銅兵器。

曾侯乙墓中還有楚惠王贈送高近一米的鎛鍾,可見曾國在當時是有相當影響力的。

《左傳》有記載,「漢東之國隨為大」,隨國可能就是周朝分封的「漢陽諸姬」之首。

作為地區大國,隨國實力不容小覷,楚武王三次伐隨都未成功。

學界對於曾侯乙所屬國家有爭議,有人認為是曾國,有人認為是隨國,有人認為曾隨本是一國。

無論「曾隨之爭」結果如何,曾侯乙所在國家是富庶強盛之國,這是沒有異議的。

(曾侯乙青銅缶)

從出土文物、尤其是青銅器來看,曾侯乙不但愛好廣泛、也是一位非常講究生活品味的君主,從曾侯乙編鐘到曾侯乙尊盤,無不是青銅器的巔峰之作。

曾侯乙編鐘由65件青銅編鐘組成,其音域跨五個半八度,十二個半音齊備,具有良好的音樂性能。

據考證,曾侯乙尊盤應是運用失蠟法製作,其複雜程度令人震驚。

(曾侯乙尊盤局部,圖片來自網絡)

曾侯乙不僅將青銅器作為禮器,也作為日常生活用器。

例如,曾侯乙青銅冰鑒是當時最先進的保溫工具,相當於冰箱,由方鑒、方缶組合而成,缶置於鑒內,缶與鑒之間可放置冰塊,可長時間保持酒的口感和品質。

曾侯乙青銅缶,重達327.5千克,是迄今出土最大最重的先秦酒器。

這兩件青銅器都是曾侯乙自用之物。

名器環列,美酒佳肴,觥籌交錯,開懷暢飲,可以不知今夕是何年。

(曾侯乙青銅冰鑒,圖片來自網絡)

相對曾侯乙所擁有的眾多精美的青銅器,曾國(或是隨國)的歷史卻煙消雲散,史料記載甚少,成了消失的「大國」。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或許對於青銅的痴迷,對於奢侈生活的追求,最後成為了曾侯乙乃至曾國不可承受之重吧。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春秋戰國時代:有一個曾國?它在何處?

關於曾國其名,在春秋、戰國的文獻里,均沒有記載。但是從宋代開始,卻有曾國出土的青銅器見於著錄。近10多年來,在河南、湖北的南陽盆地南部和湖北棗陽、隨縣一帶的隨棗地區,相繼出土了不少曾國的青銅器。...

隨拍:武漢博物館曾侯乙墓

隨拍:武漢博物館曾侯乙墓 10月6日,參觀完武漢植物園已經是中午了。 在植物園大門口乘坐402路公交車前往湖北省博物館。402路公交車沿著東湖轉一圈,坐在公交車上東湖景色一覽無餘。沿湖走,也沒有...

曾侯乙編鐘

曾侯乙編鐘戰國早期文物,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1978年在湖北隨縣(今隨州市)出土。是由六十五件青銅編鐘組成的龐大樂器,其音域跨五個半八度,十二個半音齊備。它高超的鑄造技術和良好的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