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寄哀思,燈下念故人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中元節雖然被稱為鬼節,但其實並不嚇人,它更像是一個紀念逝世先人的特殊節日,緬懷過往,寄託思念,也提醒我們珍惜生命,是一個人情味十足的節日。

--中國傳統文化

《中元作》

-李商隱-

絳節飄飄宮國來,中元朝拜上清回

羊權須得金條脫,溫嶠終虛玉鏡台

會省驚眠聞雨過,不知迷路為花開

有城未抵瀛洲遠,青雀如何鴆鳥媒

七月半|中元

「中元節,俗稱鬼節、七月半,佛教稱為盂蘭盆節,是民間的傳統節日。

這天晚上,紙蓮花托起的蠟河燈起伏在蜿蜒的河流中,逐波而盪,或明或暗,幽藍的河水在暗夜裡如冥界的通道,載著凡間的思念緩緩流逝。

中元節這天,各地流傳許多傳統習俗與傳說,更為這個節日添上一抹神秘色彩。

祭奠亡魂

傳說該日地府放出全部鬼魂,所以,它是以祀鬼為中心的節日

在這天,不少人會以酒肉、糖餅、水果等祭品舉辦祭祀活動,以慰在人世間遊玩的眾家鬼魂,並祈求自己全年的平安順利。

較為隆重者,甚至請來僧、道誦經作法超度亡魂,也有人會在這段時間,請出地藏菩薩、目連尊者等佛像放置高台,或請藝師扮演驅魔大神鍾馗,以消弭死者亡魂的戾氣。

放河燈

人們認為,中元節是鬼節,也應該張燈,為鬼慶祝節日,不過人鬼有別,所以中元張燈和上元張燈不一樣。

人為陽,鬼為陰;陸為陽,水為陰。

水下神秘昏黑,使人想到傳說中的幽冥地獄,鬼魂就在那裡沉淪,所以上元張燈是在陸地,中元張燈是在水裡。

祭祀土地

七月十五,民間還盛行祭祀土地和莊稼。

將供品撒進田地,燒紙以後,再用剪成碎條的五色紙,纏繞在農作物的穗子上,傳說可以避免冰雹襲擊,獲得大秋豐收

一些地方同時還要到后土廟進行祭祀;定襄縣民俗將麻、谷懸掛門首。

盂蘭會

佛教也在這一天行動,舉行超渡法會,稱為「屋蘭瑪納」,用印度話說就是「盂蘭會」。

盂蘭盆的意義是倒懸,人生的痛苦有如倒掛在樹頭上的蝙蝠,懸掛著,苦不堪言。

為了使眾生免於倒懸之苦,便需要誦經,布絕食物給孤魂野鬼,此舉正好和中國的鬼月祭拜不謀而合,因而中元節和盂蘭會便同時流傳下來。

盂蘭盆節與目蓮救母

佛陀弟子中,神通第一的目蓮尊者,惦念過世的母親,他用神通看到其母因在世時的貪念太強而遭到報應,死後墮落在惡鬼道,過著吃不飽的生活。

目蓮於是用他的神力化成食物,送給他的母親,但其母不改貪念,見到食物到來,深怕其他惡鬼搶食,但貪念使到口中的食物立即化成火炭,無法下咽。

目蓮雖有神通,身為人子,卻救不了其母,十分痛苦,請教佛陀如何是好,佛陀說:「七月十五日是結夏安居修行的最後一日,法善充滿,在這一天,盆羅百味,供巷僧眾,功德無量,可以憑此慈悲心,救渡其亡母。

送亡人

中元節一般是七天,又有新亡人和老亡人之分;三年內死的稱新亡人,三年前死的稱老亡人。

傳說新老亡人這段時間要回家看看,還說新老亡人回來的時間並不相同,新亡人先回,老亡人後回;亡人們回去的這一天,無論貧富都要做一餐好飯菜敬亡人,又叫「送亡人」。

《長安雜興效竹枝體》

文:龐塏

萬樹涼生霜氣清,

中元月上九衢明。

小兒競把清荷葉,

萬點銀花散火城。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鬼月中元節,儒釋道都有關於它的故事

今天就是農曆七月十五,是中國傳統節日——中元節,人們習俗上稱之為「七月半」、「鬼節」。說到「鬼」,你是否已感覺後背發涼了?這個鬼節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節日?其背後講述了怎樣的故事?讓我們共同走近這...

鬼節的來歷

中元節,俗稱鬼節,七月半,佛教稱為盂蘭盆節。正月十五日漢族稱上元佳節,乃慶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日漢族稱中元節,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漢族稱下元節,乃食寒食,紀念賢人。中元節在農曆七月十五日,部...

祭祖大節|中元節的由來、禁忌、習俗

中元節,俗稱鬼節、七月半,佛教稱為盂蘭盆節,還有的地方稱為送羊節。中元節在農曆七月十五日,部分在七月十四日。中元節由來傳說一:傳說地藏菩薩(閻王爺)的母親去世後來到陰朝地府,被關在牢房裡少不得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