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年節那些美麗詩詞之「中元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中國年節那些美麗詩詞之「中元節」

張秀陽/整理

中元節,俗稱鬼節、施孤、七月半,佛教稱為盂蘭盆節。

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三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也是流行於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

在中國年節里,農曆正月十五日稱上元節,乃慶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日稱中元節,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稱下元節,也是紀念先人節日。

七月原是小秋,有若干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

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一說:「中元前一日,即買練葉,享祀時鋪襯桌面,又買麻谷巢兒,亦是系在桌子腳上,乃告先祖秋成之意。

」七月小秋作物成熟,講究孝道的中國人,例要向先祖報告,並且請老祖宗嘗新,所以七月例行祭祀祖先。

否則便會被人認為是對祖宗不敬,對長輩不孝,對妻子不負責任的不成器之下等人。

中元節還是傳說中的鬼節。

傳說中元節當天陰曹地府將放出全部鬼魂,民間普遍進行祭祀鬼魂活動。

凡有新喪的人家,例要上新墳,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成為中國民間最大的祭祀節日之一。


北齊時的《顏氏家訓》,南朝時的《荊楚歲時記》,宋時的《東京夢華錄》、《夢梁錄》,清時的《帝京歲時紀勝》等等書籍中都提到了中元節或盂蘭盆節。

按佛教典故,關於「盂蘭節」的起源,有著以下一個典故:相傳佛祖釋迦牟尼在世時,收了十位徒兒,其中一位名叫目連的修行者,在得道之前父母已死,由於目連很挂念死去的母親,就用了天眼通去察看母親在地府生活的情況,原來他們已變成餓鬼,吃的、飲的都沒有,境況堪憐。

目連看了後覺得很心痛,於是就運用法力,將一些飯菜拿給母親吃,可惜飯菜一送到口邊,就立即化為火焰,目連看到這種情境後非常心痛,就將這個情況告訴釋迦牟尼,佛祖教訓他說,他的母親在世時,種下了不少的罪孽,所以死後就墮入餓鬼道中,萬劫不復,這孽障不是他一人能夠化解的,必須集合眾人的力量,於是目連就聯同一眾高僧,舉行大型的祭拜儀式,以超渡一眾的亡魂。

後來,這個傳說一直流傳後世,逐漸形成一種民間習俗,每年到了農曆七月中,人們都會宰雞殺鴨,焚香燒衣,拜祭由地府出來的餓鬼,以化解其怨氣,不致於遺害人間,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鬼節的風俗。

中元節是本土文化的產物。

清乾隆《普寧縣誌》言:「俗謂祖考魂歸,咸具神衣、酒饌以薦,雖貧無敢缺。

」祭品之中,楮衣是不可或缺的。

因七月暑盡,須更衣防寒。


舊時中元節是相當重要的民俗節日,不少人會在舊曆的七月初一到七月卅日之間,擇日以酒肉、糖餅、水果等祭品舉辦祭祀活動,以慰在人世間遊玩的眾家鬼魂,並祈求自己全年的平安順利。

陰曆七月十五日,盛夏已經過去,秋涼剛剛開始。

民間相信祖先也會在此時返家探望子孫,故需祭祖。

此外,民間還盛行祭祀土地和莊稼。

在舊時民俗中,中元節是鬼節,應該張燈,為鬼慶祝節日。

不過人鬼有別,所以中元張燈和上元張燈不一樣。

人為陽,鬼為陰;陸為陽,水為陰。

水下神秘昏黑,使人想到傳說中的幽冥地獄,鬼魂就在那裡沉淪。

所以上元張燈是在陸地,中元張燈是在水裡。

今天的放河燈,已經成為歡樂的活動項目了。

河燈也叫「荷花燈」,河燈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燈盞或蠟燭,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

放河燈的目的,是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

現代女作家蕭紅《呼蘭河傳》寫道:「七月十五是個鬼節;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托生,纏綿在地獄裡非常苦,想托生,又找不著路。

這一天若是有個死鬼托著一盞河燈,就得托生」。

大概從陰間到陽間的這一條路,非常黑,若沒有燈是看不見路的。

所以放燈這件事是件善事。

可見活著的正人君子們,對著那已死的冤魂怨鬼還沒有忘記。


2010年5月18日,中國文化部公布了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推薦項目名單(新入選項目)。

香港特別行政區申報的「中元節(潮人盂蘭勝會)」入選,列入民俗項目類別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北齊時的《顏氏家訓》,南朝時的《荊楚歲時記》,宋時的《東京夢華錄》、《夢梁錄》,清時的《帝京歲時紀勝》等等書籍中都提到了中元節或盂蘭盆節。

中元節詩詞會輯

中元日贈張尊師 (唐)令孤楚

偶來人世值中元,不獻元都未日閒。

寂寂焚香在仙觀,知師遙禮玉京山。

中元日觀法事 (唐)盧拱

四孟逢秋序,三元得氣中。

雲迎碧落都,章奏玉皇宮。

壇滴槐花露,香飄柏子風。

羽衣凌縹緲,瑤轂輾虛空。

久慕餐霞客,常悲集蓼蟲。

青囊如何授,從此訪鴻家。

中元觀法事步虛虛 (唐)殷堯藩

兀都開秘錄,白石禮先生。

上界秋光凈,中元夜氣清。

星辰朝帝處,驚鶴步虛聲。

玉洞花長發,珠宮月最明。

掃壇天地肅,投簡鬼神驚。

儻賜刀圭藥,還留不死名。

中元作 (唐)李商隱

降節飄飄宮國來,中元朝拜上清回。

羊權須得金條脫,溫嶠終虛玉鏡台。

會省驚眠聞雨過,不知迷路為花開。

有娀未抵瀛洲遠,青雀如何鴆鳥媒。

中元夜 (唐)李郢

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欄邊見月娥。

紅燭影回仙態近,翠環光動見人多。

香飄彩殿凝蘭麝,露繞青衣雜綺羅。

湘水夜空巫峽遠,不知歸路欲如何。

中元夜寄道侶(選一) (唐)陸龜蒙

橘齋風露已清余,東郭先生病未除。

孤枕易為蛩破夢,短檐難得燕傳書。

廣雲披日君應近,倒影栽花我尚疏。

唯羨羽人襟似水,平持旄節步空虛。

請告南歸留別同館(中元作) (唐)李群玉

一點燈前獨坐身,西風初動帝城砧。

不勝庾信鄉關思,遂作陶潛歸去吟。

書閣乍離情黯黯,彤庭回望肅沈沈。

應憐一別瀛洲侶,萬里單飛雲外深。

即事中元甲子 (唐)韋莊

三秦流血已成川,塞上黃雲戰馬閒。

只有羸兵填渭水,終無奇事出商山。

田園已沒紅塵內,弟侄相逢白刃間。

惆悵翠華猶未返,淚痕空滴劍文斑。

中元夜看月 (唐)羅隱

朦朧南溟月,洶湧出雲濤。

下射長鯨眼,遙分玉兔毫。

勢來牛斗動,路越宵冥高。

竟夕瞻光影,昂頭把白醪。

宮詞 (唐)花蕊夫人徐氏

法雲寺裏中元節,又是官家誕降辰。

滿殿香花爭供養,內園先占得鋪陳。

水調歌頭·天地有中氣 (宋)劉辰翁

天地有中氣,第一是中元。

新秋七七,月出河漢鬥牛間。

正是使君初度,如見中州河嶽,綠鬢又朱顏。

莖露一杯酒,清徹瑞人寰。

大暑退,潢潦凈,彩雲斑。

三壬三甲厚重,屹不動如山。

從此五風十雨,自可三年一日,香寢鎮獅蠻。

起舞願公壽,未可願公還。

中元夜百花洲作 (宋)范仲淹

南陽太守清狂發,未到中秋先賞月。

百花洲里夜忘歸,綠梧無聲露光滑。

天學碧海吐明珠,寒輝射寶星斗疏。

西樓下看人間世,瑩然都在清玉壺。

從來酷暑不可避,今夕涼生豈天意。

一笛吹銷萬里雲,主人高歌客大醉。

客醉起舞逐我歌,弗歌弗舞如老何。

觀寺中盂蘭盆會有嘆 (宋)宋伯仁

欣欣來認祖先名,梵杵丁東月二更。

滿地紙錢香篆冷,更無真哭兩三聲。

中元日午 (宋)楊萬里

雨餘赤日尚如炊,亭午青陰不肯移。

蜂過無花絕糧道,蟻行有水遏歸師。

今朝道是中元節,天氣過於初伏時。

小圃追涼還得熱,焚香清坐讀唐詩。

宮詞 (宋)王仲修

殿閣新秋氣象清,玉階露冷半雕冥。

六宮最重中元節,院院燒香讀道經。

賀陸鹽允濟 (宋)黃公度

商飈送喜滿華軒,喬嶽鍾靈積慶門。

天上台星對南極,人間佳節是中元。

一時閩越看前輩,千載機雲見遠孫。

香火祝公如衛武,他年勳業照乾坤。

中元雨中呈子晉份 (宋)朱熹

徂署尚繁郁,大火空西流。

茲辰喜佳節,涼雨忽驚秋。

晼晚蘭徑滋,蕭萷庭樹幽。

炎氣一以去,恢台逝不留。

刀筆隨事屏,塵囂與心休。

端居諷道言,焚香味真諏。

子亦玩文史,及此同優遊。

中元 (元)仇遠

初秋當望夜,平楚帶斜曛。

暑氣能昏月,砧聲不隔雲。

華燈浮白水,老衲誦冥文。

漫說中元節,儒書惜未聞。

中元見月 (明)邊貢

坐愛清光好,更深不下樓。

不因逢閏月,今夜是中秋。

中元節有感 (明)何景明)

去歲中元節,朝陵百職同。

嚴趨神路左,遙拜孝園東。

龍虎瞻王氣,乾坤仰帝功。

未回衡岳駕,空墮鼎湖弓。

啟兆龜圖順,編年鳳歷終。

玉衣陳畫幄,寶瑟閟玄宮。

北極猶前日,南薰亦舊風。

病居逢此日,長望五雲中。

中元日齋中作 (明)朱曰藩

陶枕單衾障素屏,空齋獨臥雨冥冥。

輞川舊擬施為寺,內史新邀寫得經。

窗竹弄秋偏寂歷,盂蘭乞食信飄零。

年來會得逃禪理,長日沉冥不願醒。

 

丁酉七月十四夜望月仍蝕且既而司天報亦不至因感去年作此寄石末公 (明)劉基

山城望月中元夜,天運循環四序周。

顧兔又從銀漢滅,磔蟇空抱玉川憂。

清臺視梫當箕尾,仙使乘槎隔鬥牛。

安得寄書憑去燕,為言桂樹不勝秋。

盂蘭盆道場即事 (明)王彥泓

兩月三喪哭不干,雁行相對雪衣冠。

紅燈照渡同千盞,翠竹揚旙各一竿。

幾處舊家都夢影,一叢新鬼暫盤桓。

他生未必重相認,但悟無生了不難。

中元登獅子嶺感懷 (清)雍正

  晚登獅子嶺,四望凈雲煙。

葉落瘦崖樹,雨過響澗泉。

人顏移歲月,秋色老山川。

令節須酬賞,天空月正圓。

中元觀河燈 (清)乾隆

  太液澄波鏡面平,無邊佳景此宵生。

滿湖星斗涵秋冷,萬朵金蓮徹夜明。

逐浪驚鷗光影眩,隨風貼葦往來輕。

泛舟何用燒銀燭,上下花房映月榮。

中元節有感 (清)王凱泰

道場普渡妥幽魂,原有盂蘭古意存。

卻怪紅箋貼門首,肉山酒海慶中元。

長安雜興效竹枝體(清)龐塏

萬樹涼生霜氣清,中元月上九衢明。

小兒競把青荷葉,萬點銀花散火城。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鬼節的來歷

中元節,俗稱鬼節,七月半,佛教稱為盂蘭盆節。正月十五日漢族稱上元佳節,乃慶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日漢族稱中元節,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漢族稱下元節,乃食寒食,紀念賢人。中元節在農曆七月十五日,部...

中元寄哀思,燈下念故人

中元節雖然被稱為鬼節,但其實並不嚇人,它更像是一個紀念逝世先人的特殊節日,緬懷過往,寄託思念,也提醒我們珍惜生命,是一個人情味十足的節日。--中國傳統文化

中元節習俗和小故事

中元節,俗稱鬼節、施孤、七月半,佛教稱為盂蘭盆節。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三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也是流行於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七月十五是秋後第一個月圓夜,此時暑熱剛褪,金風正在霏微潛...

鬼月中元節,儒釋道都有關於它的故事

今天就是農曆七月十五,是中國傳統節日——中元節,人們習俗上稱之為「七月半」、「鬼節」。說到「鬼」,你是否已感覺後背發涼了?這個鬼節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節日?其背後講述了怎樣的故事?讓我們共同走近這...

中元節知識大盤點:來歷、傳說、習俗、禁忌

中元節是什麼節?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佛教稱「盂蘭盆節」,有些地方俗稱「鬼節」、「施孤」,又稱亡人節、七月半。傳說該日地府放出全部鬼魂,民間普遍進行祭祀鬼魂的活動。凡有新喪的人家,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