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金校尉是個高危的技術活:真實再現反盜墓的逆天神器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新春秋導讀:我國盜掘古墓之事由來已久,在春秋時期「禮壞樂崩」的社會變化之後,厚葬之風興起,於是盜墓行為日益盛行。

盜墓最為猖獗的要數河南洛陽、湖南長沙等地,因為歷代墓葬眾多,其中不乏帝王將相的墓穴。

「秦中自古帝王州」,關中帝王陵墓以及後、妃、功臣們的陪葬墓特別多,加之秦漢以來,厚殮建陵之風盛行,王公大臣、富商大賈紛紛僭禮制,造墓冢。

咸陽市北原埋葬著先秦五王和西漢九帝;「唐十八陵」分布在東起蒲城縣,西至乾縣的渭河北岸,遠望丘壠,鱗次櫛比,蔚為壯觀。

歷代統治者或為斂財,或為報復,或因軍事目的,曾不止一次地對這些陵墓進行過挖掘,加之個體盜墓者紛至沓來,即使小型古墓也難以倖免。

(布滿盜洞的宋代將軍墓)

水經注》記載:秦始皇陵於「項羽入關發之,以三十萬人,三十日運物不能窮。

關中盜賊銷槨取銅,牧人尋羊燒之,火延九十日不能滅」《漢書 劉向傳》稱:先秦五王之墓,早在西漢初年咸遭發掘。

漢景帝之孫劉吉,喜歡結交「五陵年少」和盜墓賊,竟將自己封地內無主墳墓盡皆盜空,王莽攝政後,下令掘哀帝傅皇后墓,突然塌方死傷數百人,還親自挖掘董賢墓,眾目睽睽之下啟棺剝衣。

赤眉軍入關中,懷著對西漢王朝的深仇大恨,將咸陽原上的西漢九位帝王陵墓全部暴棺戮屍,陪葬墓也未放過。

凡所發有玉匣斂者率皆如生,據說還有人污辱了后妃之屍。

唐代政治風雲多變,幾乎每朝都有挖冢焚骨、夷毀塋域的報復事件發生。

徐茂公的孫子徐敬業起兵討武則天,駱賓王代他寫了有名的《討武曌檄》,武則天大怒,下令掘了徐茂公墓。

韋後之敗,睿宗夷其父韋玄貞、兄韋洵墓。

奸相元載死後,其父祖墓亦被發。

「安史之亂」以後,軍閥割據,關中陵墓又遭到空前大浩劫。

朱泚、黃巢、李克用等都對關中陵墓進行過破壞。

後梁耀州節度使溫韜在鎮七年,唐諸陵凡在境內者悉發之。

《五代史》云:「昭陵最固,韜從埏道入,見……前世圖書,鍾(繇)、王(羲之)筆跡紙墨如新,韜悉取之,遂傳人間,唯乾陵風雨不可發。

」著名的《蘭亭序》就是這次出土的。

後唐莊宗時,唐陵已是「例遭穿穴、多未掩修,其下宮、殿宇、法物等」殆盡。

同光三年,莊宗詔令府州重新整修,但不久又被盜掘。

直到北宋太平興國年間,方再次具衣冠掩埋。

此後盜掘之事時有發生。

近年來考古發掘證明,凡所發墓葬,幾乎無一座沒有盜洞者。

猖獗的盜墓風將古人嚇壞了,採取了許多辦法反盜墓。

先秦墓是「棺槨數襲,石積石炭以環其外」,甚至用鑄鐵澆灌。

秦始皇陵更是「斬山鑿石、下錮三泉,以銅為槨」。

漢代帝陵高十二丈、方一百二十步、這不僅為了氣勢恢宏,也是為保證安全。

為避免為財而來的盜墓者,漢文帝一反厚葬之俗,索性在墓內不藏金玉,皆用瓦器。

大將軍張詹特意在自己墓碑上刻著:「白楸之棺,易朽之裳,金玉不入,珍器不藏,嗟乎後人,幸勿我傷」的碑文。

銘文的意思很明顯:我是薄葬,棺材是做白楸木打的,穿的也不是金縷玉衣,不要說金銀財寶,連銅器、鐵器,甚至瓦器也沒有隨葬。

所以啊,希望後世盜墓兄弟別惦記著,讓我不得安寧!

(盜墓神器:洛陽鏟)

如此哭窮,不少盜墓賊信以為真,長期沒有盜墓賊光顧張詹的墓,真讓他忽悠了。

即便在晉末「八王之亂」期間、民間盜墓之風特別嚴重之際,張詹的墓也未遭挖掘,一直到南朝元嘉六年(公元429年),當時正遇饑荒年,饑民可不管張詹的哭窮是真是假,先挖開再說。

打開墓室後,饑民大喜過望,墓穴里藏滿了寶物:「金、銀、錫、銅之器燦然畢備,有二朱漆棺槨,棺前垂竹薄簾,金釘釘之。

」連打棺材的釘子都是用金質的,可想張詹隨葬寶物價值之巨大。

而墓中設置機關、暗器,更是反盜墓的一種常用手段。

秦始皇陵修造時,預先「令匠作機弩矢,有所穿近者輒射之」。

唐咸通年間,李道任鳳翔府士曹,曾審問一名盜墓賊,據供:為盜三十年,咸陽之北、岐山之東古冢皆開發,嘗入一冢,自埏道直下三十餘尺,見一石門,門外箭出不已,連發百餘支乃止。

然後撞開石門,一盜先入,立刻被輪劍砍死,輪劍急轉如風,勢不可近。

盜以橫木拒之乃定、於是盡拔其劍入內。

只見帳帷儼然,床褥舒展,一皮裹棺材用鐵練懸在空中。

盜剛動棺,立刻有砂湧出,盜急奔,砂已深二尺余。

不久,砂已滿冢不可復入。

儘管如此,也阻止不住盜墓者,難怪有人驚呼:「無不亡之國者,是無不掘之墓也。

(更多精彩請關注同名微信公眾號:新春秋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你從盜墓筆記里看到的盜墓知識,基本都是錯的

我們現代人對盜墓所有的認知,可能都是來自於幾本網絡小說。無論是《鬼吹燈》還是《盜墓筆記》系列,都給人們造成了這樣的錯覺:盜墓賊神通廣大,不僅可以從古書藏寶圖中拿到信源,還可以手持羅盤和洛陽鏟,分...

犯罪行為盜墓,獲利甚多,自古就沒停止過

厚葬習俗由來已久,最早可追溯到夏商時期,於秦漢時期達到全盛。比如漢代制度規定,天子即位一年,就以天下貢賦的三分之一「充山陵」。盜墓,是進入他人墳墓不問自取的。這樣的現象,自古就沒停止過。即使史稱...

古代盜墓賊竟是用鼻子盜墓?秦始皇陵是首選

【科技訊】9月29日消息,古代盜墓賊竟是用鼻子盜墓?秦始皇陵是首選。古代的盜墓者是一種恐怖的職業,也是古代發家致富的一種方式,但是古代對盜墓者的要求是十分高的,不然的話很容易死掉,而且據說盜墓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