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本無樹 此處有菩提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文/白頭翁

國恩寺寂靜。

風吹影動,落葉聞聲。

豎起的匾額滄桑凝重,端莊肅穆,據查是武則天所贈:敕賜國恩寺。

中國寺廟萬千,由當朝天子賜國字頭為號的寺廟似只廣州新興這座寺院。

此寺院中曾住佛家禪宗六祖慧能法師。

六祖慧能曾在此重新剃度登台,曾在此布學講佛,曾在此修行念經,曾在此久久閉目遙對西天不語……,國恩寺的院裡樹下,屋前殿後,佛前台上,都曾有六祖的身影,那樹,那竹,那屋,那牆,都曾得到過六祖的垂恩教誨。

殿門楹聯寫得自信,但慧能不見得同意。

「百城煙水無雙地,六代風幡自一天。

」靜聽似有木魚輕輕叩頭之聲,佛前飄逸出淡淡的香菸,細看六祖竟也凡人:短短的黑鬍鬚,重眉大耳,長眼有神,鼻埠正,慈祥有威,莊重有親,似近似遠,似曾相識。

國恩寺中有兩棵相對而立的菩提樹,高大,俊美,脫凡,不俗。

雖然昨夜西風,但竟無一葉落地,猶然鬱鬱蔥蔥,勃勃旺旺。

菩提樹葉葉脈細密,別致漂亮。

六祖曾在這棵菩提樹下剃髮,在那棵菩提樹下開東山法門講授禪法。

我仰望菩提樹,這印度的神樹,2500年前,釋迦牟尼就在菩提樹下開悟成佛,六祖也在菩提樹下講經授禪,再想那「南能北秀」留在歷史上的「有無」之論,更覺得那菩提樹葉沙沙搖動仿佛在念誦經論。

但這棵菩提樹會不會是當年六祖剃髮登台的那棵菩提樹?那長面僧人亦不作答,雙手合十,只聽到他念:「菩提本無樹……」

僧人無語,但禪定意境已有。

有在無處,無在有處,就是這棵菩提樹,合十念誦阿彌陀佛。

走進國恩寺如禪方丈的經堂。

堂內靜,靜若無人,香輕飄,飄若遊絲。

如禪方丈年輕,一領灰布僧衣,一串捻動無聲的佛珠,麻鞋,皂帶。

方臉大眼,寬額闊嘴,鼻懸耳垂,笑容可掬。

分主客入座,抬頭望,楹聯左為何擔如來家業,右為住持禪宗道場。

後面高懸六祖慧能畫像。

我問:院中即有菩提樹,六祖何言菩提本無樹?

如禪:眼中有,心裡不見得有;眼有無,心中不見得無。

地、水、火、風四大皆空,但萬物又是四大皆生。

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雲萬里雲。

六祖所言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那種禪境不是我們能達到的。

我問:六祖不識字,怎麼能夠理會《涅磐經》的要義呢?實實讓人不解。

如禪:六祖曾言:諸佛妙理,非關文字。

慧能大師認為,一切經書,大小二乘,十二部經,都是為了讓迷人開悟,愚者心解的,關鍵在用心,用心靈去理解,去融進,去開啟,以心傳心。

我問:六祖為避難,躲藏深山15載,惡人為何要追殺他呢?

如禪:有善有惡,善惡並存並起方為世,如果不是這樣,那就是西方極樂世界了。

有惡才要教化世界,才需揚善。

至於六祖在深山老林苦修15年,歷盡磨難,歷盡艱辛,也是他禪境修行的歷程,是他必走的一段曲折。

中國的孟子就曾經說過:「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佛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我問:六祖對佛教最大的貢獻是什麼?

如禪:慧能大師在「即心是佛」的基礎上,又高高樹起「見性成佛」的幢幡。

你頓悟,你修行,你成佛,關鍵在你,不在天,亦不在地,在人,在你自己,在你自己的心。

六祖把「脫離苦海,去迷得悟」的責任回歸到修行者身上,俗語說的「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正謂於此。

佛門有教,萬物皆可成佛,成不成佛,亦皆在修行者的自我修行。

我問:六祖頓悟是個迷,確實很神。

沒看見他說經修行,沒看見他打坐做功課,亦沒看見他請高師講授,但他卻頓悟了,而且悟之徹,之深,之透,超俗脫俗,願聞明示。

如禪:頓悟開化離不開實踐。

有人問趙州禪師:「什麼是禪法?」趙州禪師示意他去廚下洗碗。

又有人問他什麼是禪法,趙州禪師告訴他掃地去。

於是有人問他,禪法難道就是洗碗掃地嗎?趙州禪師反問:難道洗碗掃地中沒有禪法嗎?

有人向大師請教用功之法,以求開化頓悟。

大珠慧海大師說:「飢時吃飯,困時睡覺。

」問:「世上人人不皆如此哉?何談用功呢?」大珠慧海大師說:「那可不一樣,別人吃飯挑肥揀瘦,別人睡覺胡思亂想。

」綜看大師的教導,同樣的實踐會有不同的感受,同樣的修行也會有不同的效果。

關鍵在修行內心,自我修行。

一萬個人在那裡舂米劈柴,唯六祖感悟不同。

我問:同為五祖高徒,同是佛門高僧,神秀派殺手追殺慧能,方引出慧能避凶躲難,隱姓埋名,藏在深山老林,與獵戶為伍15年,佛門中的仇殺奪寶有點象現在的美國西部傳奇電影。

如禪:慧能得到五祖衣缽,曉行夜宿,一路南行。

一切按五祖指示辦。

身後四處確有數百人,各懷心思,欲奪衣缽。

此事對六祖印象極深,以致自他始,改變傳衣授缽的程序。

此後不再有七祖。

但說是神秀派人去追殺慧能,我認為不可能,此非神秀所為。

神秀亦五祖高僧,修行極高。

「身為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已見其入禪之深。

當慧能下廚舂米劈柴剛入五祖黃梅之門時,神秀已然是五祖門下的高僧。

感悟不同, 各得其道。

五祖把法傳授給六祖自然高照,但神秀也不會未得真傳就派兇殺人。

我認為有凶有惡非神秀所遣所為。

這可能是個歷史的誤會。

我問:禪宗自六祖後不再傳衣缽傳法授人,是不是因為六祖受傳後殺聲四起有關呢?還是有別的原因?

如禪:應該說有一定的關係,入佛門必戒殺生。

空即禪,傳教不傳名,六祖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我問:請您談談說菩提有樹,明鏡有台的神秀大師。

如禪:神秀大師一直追隨五祖弘忍,依五祖出家,跟五祖學法,是很有造詣修行的神宗大師。

五祖入滅後,獨立門風,講經傳法,道譽大揚。

曾受過武則天女皇的召見。

敕封他為長安、洛陽兩京都的法主,尊為武則天、中宗、睿宗三帝的親教師。

一時聲譽極高。

圓寂後諡號「大道禪師。

」他力主漸悟說,和頓悟說是禪宗的不同學派。

禪宗史上有「南能北秀」之稱,亦有「南頓北漸」之說。

慧能、神秀都逝去1300多年了,但他們的那兩首詩偈卻流傳不息。

身為菩提樹,心如明鏡台;

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神秀大和尚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慧能大和尚

與如禪大師合十相別,大師贈我一幅一人高的「禪」字,慌得我幾乎跪倒,禪字貫穿千年,教誨何以億民?阿彌陀佛。

走出如禪大師的經房,但覺雙腳輕捷起來,仿佛腳下步步有響聲;冬風從兩耳而過,似乎風中有輕輕的誦經之聲。

常去佛地,當面領教高僧大師的教誨有脫去皮囊之感。

但覺心底顫顫,意念無邊。

回首國恩寺山門,那幅門聯還隱約可見:「進步方知山第一,入門始覺地無雙」橫批是「第一地」。

不覺搖搖頭,那門聯張貼在國恩寺恐怕不妥,慧能有知肯定不許。

想著,走著,不覺得好象自己也在禪中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探訪六祖慧能出生地,破房子背景下的禪宗解讀

六祖惠能(又稱「慧能」)一個大名鼎鼎的名字。隋唐之後,對中國禪宗影響最大的人可謂是惠能大師。禪宗自初祖達摩傳入中國,五祖弘忍之後分為南宗和北宗。六祖之後,南宗又有所謂的「五宗七家」,都溯自惠能這...

慧能大師肉身能夠千年不腐,原來是經歷了這些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中國 佛教唐代禪宗六祖慧能大師非常著名的悟語。慧能大師本姓盧,南海新興人,從小性情純淑遷懷,沒有沾染南方的野蠻之風。盧氏進入佛門後開創頓悟法門,大...

六祖慧能與禪宗,眾生皆可頓悟成佛

大家好!上期我們聊高學歷者出家時曾提到過六祖慧能那首傳世詩句「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那本期咱們就來拜聊下六祖慧能與禪宗。說到佛教,除了阿彌陀佛外,我們經常掛在嘴邊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