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中元節是鬼節,那麼鬼節都有哪些習俗呢?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農曆正月十五 日稱 上元節 ,乃慶元宵,古已有之; 七月十五日 稱中元節,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稱 下元節 ,乃食寒食,紀念賢人。
中元節在 農曆七月十五 日,部分地區在 七月十四日 。
中元節,俗稱鬼節、 施孤 、七月半,佛教稱為盂蘭盆節。
與除夕、清明節、 重陽節 三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也是流行於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
河北省:泊頭市、南皮縣七月十五攜帶水果、肉脯、酒、楮錢等前往祖先墓地祭掃。
並持麻谷至田梗,稱為「薦新」。
廣平縣中元節以時鮮食物祭拜祖先,並準備果蔬、蒸羊送給外孫,稱為「送羊」。
清河縣七月十五上墳祭掃,以蒸面羊贈送女兒。
中元節的習俗有很多,而且各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習俗,其中比較出名的是 放河燈和焚紙錠。
山西省:永和縣讀書人於此日祭魁星。
長子縣的牧羊人家於中元節屠羊賽神,俗傳如此可使羊只增加生產。
又贈肉給諸親戚,家貧無羊者則蒸面作羊形來代替。
陽城縣農家以麥屑作成貓、虎及五穀之形,于田間祭祀,稱為「行田」。
馬邑縣民中元節以麥面作兒童的形狀,名為「面人」,互贈親戚家的小孩。
忻縣農民於中元節在田梗上掛五色紙。
河南省:商丘縣中元祀地官時,懸掛紙旗於門口,傳說可以防蟲。
孟津縣中元節放風箏。
郲縣七月十五日在門前畫一灰圈,在圈內焚燒紙公以祭拜祖先。
山東省:長島漁民以木板秫稽製成小船,上貼一紙條「供××使用」,或供溺海者的牌位,再裝上食物、衣帽、鞋襪等用具,然後點燃蠟燭,由已婚的男子將小船放入海中。
霑化縣各各家采麻柯及新鮮草葉搭棚子,稱為「麻屋」,請祖先牌位於其中祭祀。
獨陵縣稱中元節為掐嘴節,家家吃粗茶淡飯。
陝西省: 臨潼縣 七月十五日燒紙祭麻姑。
城固縣 中元節農家 會飲 ,稱為「掛鋤」。
延緩農家,中元節早晨至田 間,擇取最高、最茂密的稻穗, 掛上五色紙旗,名為「田旛」。
江蘇省 : 吳縣居民中元節以 錫箔 折錠,沿路焚化,謂之「結鬼緣」。
儀征縣各地尚流行一種紙鬼,內藏碗燈,有 賭鬼 、酒鬼、大老官等等。
宜興縣 中元節河中放四艘船,一艘 放焰口 ,一艘載佛婆念佛,一艘燒 錫箔紙 錠,一艘 放河燈 。
東縣鄉民於此日吃 扁食 ,是一種以麵粉和糖作成 畚箕 形的食品。
上海放河燈時,在船尾點綴紅紅綠綠的紙燈,稱為「度孤」。
四川省:四川省俗以中元祭祖燒袱紙。
即將紙錢一疊、封成小封,上面寫著收受人的稱呼和姓名,收受的封數,化帛者的姓名及時間。
俗傳七月十五鬼門關閉,各家都要「施孤送孩」。
成都一帶人們用紙紮「花盤」,上放紙錢及供果,端在手上,在屋內邊走邊念:「至親好友,左鄰右舍,原先住戶,還捨不得回去的亡魂,一切孤魂野鬼,都請上花盤,送你們回去羅!」說完後端到屋外焚化。
浙江省:嘉善縣以中元節下雨為水稻豐收之兆。
桐廬縣民中元節晚上鳴鑼撒飯於野,稱之「施食」。
浙東的盂蘭盆會,請廿四位老太太「走八結」,一邊念經。
天台中元節吃「餃餅」,筒類似春卷。
又有放路燈的習俗,以六個壯丁為一組:一人敲鑼、一人打梆、一人提燈籠、一人沿途撒鹽米、一人沿途擺設香燭(插在一片蕃薯或芋頭上),一人沿途擺設一塊豆腐及一飯糰(置於一片大樹樹上),大約每隔百來步設一處祭品。
江西省:吉安人中元節焚紙錠,然而禁止孕婦摺紙錠。
據說孕婦折的紙錠,焚化後鬼拿不動,送到陰間也無益處。
放焰口時,法師向台下擲包子、水果。
傳說婦女搶取包子一個,次年就可得子。
小孩搶得包子,一生可不受驚嚇。
安遠縣祭祖,先於七月十二日起焚香泡茶,早晚上供。
至十五夜燒楮衣冠,紙錢祭送。
福建省:永福縣中元節,已嫁之女子須回家祭祖。
福州方言稱中元為「燒紙衣節」。
已嫁之女準備父母之衣冠袍笏置於箱中,以紗籠之,名為「紗箱」,送父母家。
閩中中元有普度之俗,無論城鄉必定舉行,其經費則由人沿門募集。
即使極貧窮之家,也會想盡辦法籌款來應付。
有諺語道:「普度不出錢,瘟病在眼前。
普度不出力,矮爺要來接」。
舉行普度時,也有子弟樂團之演出。
莆仙有「家祭」、「公媽熱」、「送紙」、「金粿」等習俗。
廣東省:曲江縣猺族人七月十五日祭祖,又祭狗頭王,以小男童及女童穿花衣歌舞酬神。
歸善縣民以七月十四日為中元節。
據傳因當年元兵南下,為了避兵災,故提早一天過節。
澄海縣中元節祭祖先及灶神。
德慶州中元以冬葉裹粉作餅,名為「架橋」,用以祭祖。
古代的潮陽縣施孤時,有錢人家還會買下犁耙、水車,甚至窮人家的女孩,分別寫在紙片上,施食時也把紙片撒下。
買不起農具或娶不起老婆的,可以憑單領取。
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地區的人多以月十四為鬼節,整個節日應該是以七月七開始到七月十四晚上,其過程就是迎接祖先和送祖先,追祭祖先的過程;有的地方從七月七開始迎接祖先,有的是七月十三迎接祖先,但是七月七也是都要「恭飯」(就是祭祀);七月十四晚送別祖先,晚飯前祭祀後到晚上十點左右進行送祖先儀式,同時將寫有祖先名諱(關於寫多少代祖先各個家庭不一)的「錢包」及
擔夫、引路大王的「錢包」紙錢等物於路口燒去灑米水飯等儀式送別祖先;其過程繁雜嚴肅是當地儀式最為複雜的節日,是當地人相當重視的節日,其重視程度是除春節(當地觀念中元宵節也屬於春節,包括小年)外,是和中秋、清明、端午一樣重要的節日。
陽山人以七月十四日為目連節,多殺鴨祭祖,當日路無行人,名為「躲鬼」。
在廣西省,中元節也稱「鴨子節」,人們認為亡靈可以站在鴨子上,通過鴨子的運載在陽間和陰間自由穿梭。
另外也有的「燒包」習俗,一般是先祭祖,然後是給孤魂野鬼燒衣物。
祭祖的酒菜是必須要放在扁平笸箕內,意為野鬼不得搶奪。
雲南省:騰越人祭祖後焚包,又用黃瓜一隻,刻成船形,叫「黃瓜船」,與包一起焚化。
湖南省:邵陽人於農曆七月十二前後「接老客」,於農曆七月十五晚焚化紙包、燒香拜祖,曰「送老客」。
紙包內包有寸厚紙錢,紙包正面書祖上名諱,包好後須在背面書『封』字。
十五當晚,焚燒封包越多,火勢越大,表示家族越發興旺。
湖北省:麻城人每逢農曆七月十五前後,必宰牲畜,接本姓之姑姑團聚過節,焚燒紙錢祭拜逝去先人。
祭祀當天,先獻上葷食與白酒,並「饅頭」飯,竹筷平攤於飯菜之間,燈火齊明,還要訴接祭之言。
各家男丁親自在紙錢上列印製作紙錢,燒紙畢,跪拜先人。
之後合家聚筵。
節日可以選擇七月十三到十六日間的任一天進行。
中元普渡。
中元節當天,不少人會在舊曆的七月初一到七月卅日之間,擇日以酒肉、糖餅、水果等祭品舉辦祭祀活動,以慰在人世間遊玩的眾家鬼魂,並祈求自己全年的平安順利。
較為隆重者,甚至請來僧、道誦經作法超度亡魂。
也有人會在這段時間,請出地藏菩薩、目連尊者等佛像放置高台、或請藝師扮演驅魔大神鍾馗(有的是請藝師操控鍾馗之傀儡),以消弭死者亡魂的戾氣。
祭祖。
在陰曆七月十五日,所以簡稱為「七月半」祭祖。
此時盛夏已經過去,秋涼剛剛開始。
民間相信祖先也會在此時返家探望子孫,故需祭祖。
祭拜的儀式一般在七月底之前傍晚時分舉行,並不局限於特定的一天。
平常日子
要對先人祭拜,一般都不動先人的牌位。
到「七月半」祭祖時,則要把先人的牌位一位一位請出來,恭恭敬敬地放到專門做祭拜用的供桌上,再在每位先人的牌位前插上香,每日晨、午、昏,供三次茶飯,直到七月卅日送回為止。
有先人畫像的,也要請出掛起來。
祭拜時,依照輩分和長幼次序,給每位先人磕頭,默默禱告,向先人匯報並請先人審視自己這一年的言行,保佑自己平安幸福。
送回時, 燒紙錢
衣物,稱燒包衣,或佛門或道教的超度法事。
在江西、湖南的一些地區,中元節是比清明節或 重陽節 更重要的祭祖日。
祭祀土地。
七月十五,民間還盛行祭祀土地和莊稼。
將供品撒進田地。
燒紙以後,再用剪成碎條的五色紙,纏繞在農作物的穗子上。
傳說可以避免冰雹襲擊,獲得大秋豐收。
一些地方同時還要到后土廟進行祭祀。
定襄縣民俗將麻、谷懸掛門首。
放河燈。
人們認為,中元節是鬼節,也應該張燈,為鬼慶祝節日。
不過人鬼有別,所以中元張燈和上元張燈不一樣。
人為陽,鬼為陰;陸為陽,水為陰。
水下神秘昏黑,使人想到傳說中的幽冥地獄,鬼魂就在那裡沉淪。
所以上元張燈是在陸地,中元張燈是在水裡。
河燈 也叫「荷花燈」,河燈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燈盞或蠟燭, 中元夜 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
放河燈的目的,是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
現代女作家 蕭紅
《 呼蘭河傳 》中的一段文字,是這種習俗的最好註腳:「七月十五是個鬼節;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托生,纏綿在地獄裡非常苦,想托生,又找不著路。
這一天若是有個死鬼托著一盞河燈,就得托生」。
大概從陰間到陽間的這一條路,非常黑,若沒有燈是看不見路的。
所以放燈這件事是件善事。
可見活著的正人君子們,對著那已死的冤魂怨鬼還沒有忘記。
送羊節。
農曆七月十五,還被稱為「送羊節」。
漢許慎《說文解字》中說:「羊,祥也。
」甲骨文《卜辭》中也稱羊通祥。
可見在古代,羊這種動物,一向代表吉祥之意。
舊京及華北地區的農村,民間流行七月十五由外祖父、舅舅給小外甥送活羊的習俗。
傳說此風俗與沉香劈山救母的傳說有關。
沉香劈山救母后,要追殺虐待其母的舅舅二郎神,二郎神為重修兄妹之好和舅甥之誼,每年的七月十五都要給沉香送一對活羊,據說這是取二郎神和沉香之母「楊」姓的諧音,以重結兩家之好。
從此民間留下了舅舅送活羊的習俗,後來逐漸演變為送一對面羊。
中元節的風俗習俗有哪些?中元節傳統風俗及禁忌是什麼
[閩南網]中元節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除、清、九)等三節,都是中國傳統節日裡祭祖的四大節日。今年中元節陽曆是8月25日。農曆大家都知道是7月半,那中元節有哪些習俗呢?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中元...
中元節為何稱鬼節?禁忌習俗有哪些?
農曆七月15是為中元節,又稱鬼節!中元節來歷有多重說法: 一,脫胎於印度佛教!印度佛教儀式中佛教徒為了追薦祖先舉行「盂蘭盆會」,這詞音譯應該是烏蘭婆挐(拿音)。救倒懸之義。倒懸是因為子孫絕嗣或者...
七月十五中元節鬼節,傳統節氣知識,有什麼風俗習慣
中元節的風俗習慣中元節,俗稱鬼節、施孤、七月半,佛教稱為盂蘭盆節。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三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也是流行於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中元節有放河燈、焚紙錠的習俗。農曆正月十...
中元節知識大盤點:來歷、習俗、禁忌
中元節是什麼節?中元節,俗稱鬼節、七月半,佛教稱為盂蘭盆節。傳說該日地府放出全部鬼魂,民間普遍進行祭祀鬼魂的活動。凡有新喪的人家,要上新墳,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所以,它整個兒是以祀鬼為...
你知道嗎?傳統節日「中元節」原來是這樣由來的,各地風俗奇特
農曆正月十五日稱上元節,乃慶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日稱中元節,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稱下元節,乃食寒食,紀念賢人。中元節在農曆七月十五日,部分地區在七月十四日。
中元節,各地區習俗!
大家好,首先今天小編要和大家道個歉,因小編對於地理真的毫無自覺,以至於前面幾期各省市在哪個地區小編都寫錯了,希望大家能原諒小編的失誤。所以今天小編乾脆就全部公布出來,希望大家看完了有補充的可以在...
中元節不是你想像的「鬼節」,請別再害怕這個節日
下周二,9月5日就是中元節了。中元節,俗稱鬼節、施孤、七月半,佛教稱為盂蘭盆節。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三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而老百姓更願意稱之為「鬼節」。
今天中元節,俗稱鬼節,看看各地的習俗和注意事項吧!
中元節俗稱鬼節。民間傳統節日。時在農曆七月十五日,也有在七月十四日的。這天,家家祭祀祖先,有些還要舉行家宴,供奉時行禮如儀。酹酒三巡,表示祖先宴畢,合家再團坐,共進節日晚餐。斷黑之後,攜帶炮竹...
中元節,中國各地習俗一覽,來看看你的家鄉習俗是如何的
中元節,俗稱鬼節、七月半、施孤、地官節或齋孤,為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部分地區七月十四),與上元節、下元節合稱三元。是流行於漢字文化圈諸國、以及海外華人地區的傳統文化節日,民間有祀亡魂、放河燈、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