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早的鍍鉻技術·秦俑青銅兵器鍍鉻技術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舉世聞名的兵馬俑坑先後出土了數萬件青銅兵器,其中有長兵器,短兵器,遠射兵器和禮兵器四大類。

這批兵器不僅數量多,種類全,而且在鑄造工藝方面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堪稱兵器考古史上一次罕見的發現。

青銅兵器最引人注目的是十幾柄青銅劍。

這些劍埋在潮濕的俑坑裡,歷經2000多年不僅表面沒有生鏽,而且十分鋒利。

現存北京故宮博物館的那柄長劍,專家們曾做過試驗,在桌面上放一疊紙,然後輕輕地將劍從紙上拉過,一次居然劃透了19張紙。

經過科學測定,發現該劍由銅、鉛、錫三種金屬構成。

而且各種金屬的比例掌握得恰到好處,使之秦劍堅硬鋒利而富有韌性,它與著名的越王勾踐劍相比不見得遜色。

越王勾踐劍早於秦劍幾百年,出土時沒有生鏽,而且劍身布滿了精美的紋飾。

經過科學化驗,發現越王勾踐劍是採用氧化硫技術處理的。

而秦俑坑銅劍出土時同樣沒有生鏽,經測試發現,秦劍表面有一層10至15微米的含鉻化合物氧化層,表明秦是採用鉻鹽氧化技術處理的。

鉻鹽

世界上鍍鉻的方法分為電子鍍鉻和化學鍍鉻。

電子鍍鉻技術是隨著現代工業文明產生的。

它的發明者首推德國人,那是20世紀30年代的事情。

由此,電子鍍鉻技術便成為德國人的發明專利。

20世紀50年代美國人也研製出電子鍍鉻技術。

不過古代化學鍍鉻技術的發明,是我國2200年前首創的奇蹟,並首先在兵器上取得成功。

後來隨著青銅兵器退出戰爭舞台,青銅兵器表面防鏽處理的先進技術也隨之失傳了。

在當時起過重大作用的這一古代科技成就在歷史長河中埋沒了二千餘年。

儘管由於秦劍的出土,表明秦代曾使用過這一技術,但它究竟採用什麼樣的化學方法在兵器上鍍鉻至今還是一個謎。

→ 歡迎喜歡,對刀劍兵器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加師傅微信號:longquanlsf

→歡迎想要了解更多冷兵器知識的朋友,關注微信冷兵器自媒體公眾號:zglengbingqi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統一六國成霸主,兵器因素不容忽!

回顧中原銅劍的發展歷程,劍身一直在不斷地加長。當其初起之時,劍長只有二三十厘米;至春秋戰國之際,長度普遍達到50~60厘米左右;戰國晚期,一些劍超出了70厘米,最長達75、76厘米,秦代,關中秦...

兩千多年前,大秦帝國的兵器是什麼樣的

秦能統一六國,除了秦人驍勇善戰,秦國的兵器也是相當厲害。隨著秦始皇陵兵馬俑坑的發掘和科考,出土的4萬餘件兵器,包括劍、鈹、殳、矛、吳鉤、箭鏃、弩機等,其鑄造技術和工藝讓人驚嘆不已!

2000多年「越王勾踐劍」千年不銹之謎

春秋五霸時期,越王勾踐「臥薪嘗膽」,一舉擊敗了吳王夫差,演出了歷史上春秋爭霸的最後一幕。歲月的流逝,使這場驚心動魄的戰爭靜靜沉睡在歷史的長卷里,忙忙碌碌的後人幾乎把它遺忘了。 然而,一支考古隊在...

秦朝將青銅兵器發揮到了極致

公元前221年,雄才大略的秦王嬴政掃平了華夏大地上紛爭不已的各諸侯國,車同軌、書同文,度量衡歸一……中國從此進入了封建大一統的帝國時代。戰國晚期,隨著鐵制兵器的發展,稱雄數百年之久的中原青銅兵器...

兵馬俑二號俑坑青銅武器之鉻鹽氧化處理技術

今天去兵馬俑接受秦文化學習,在二號坑邊放著一把青銅武器,上面介紹如下圖所示。介紹說這種青銅劍採用了鉻鹽氧化處理技術,」經檢測,俑坑出土的青銅劍的表面有一層厚10-15微米的緻密的鉻鹽氧化層,具...

矛之番外篇:吳王夫差矛

1983年,在湖北江陵馬山5號墓中出土了一件吳王夫差自用青銅矛,全長29.5厘米。器身與劍身相似而稍短,中線起脊,脊上有血槽,兩面血槽後端各鑄一獸首。骹中空,骹口扁圓,口沿內凹。矛體滿飾菱形幾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