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大可:古鏡,一種時空穿越的神器(上)——華夏器物分析之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1.黃帝鑄鏡和光學的世紀

黃帝與印度首領西王母,當年在王屋山一帶舉行雙邊會談,成了被許多典籍所記載的著名外交事件。

儘管其內容我們不得而知,但據《黃帝內傳》透露,在會議結束之後,黃帝就鑄造了十二面大鏡,按月份依次使用。

第一鏡直徑為一尺五寸,以後每月遞減一寸。

依此類推,第十二鏡應只有三寸,已經到了玲瓏可愛的程度[1]。

黃帝還時常親自在湖邊磨鏡,此後數千年里,那塊磨鏡石都光滑可鑑,不長野草[2]。

這或許是中國歷史上最古老的鏡子,它的工藝可能來自西域,與天文學、曆法、權力和國家管理有密切關係,但我們至今無法知道其原初的技術與功能細節。

寶鏡的材質與功能就這樣在傳說中逐漸完善起來。

它最初可能由堅硬的玉石或鐵礦石磨製而成,而後擴展到黃金、玻璃或銅鐵合質,但考慮到鏡面反射率、打磨工藝和製造成本的因素,絕大多數鏡子必須用摻入錫的青銅鑄造,因為這種材質更為柔軟和易於打磨。

它是光線的源泉之一,卻要急切地超越光學反射的物理限定。

它忠實地反射外部的物理空間,卻在其內部製造了一個虛幻空間。

整個世界都蜷縮在銅鏡里,向黃帝及其臣民們發出永恆的微笑。

華夏歷史上只出土過少許鐵質鏡子,像流星一樣出現在歷史典籍和墓冢里,俄頃又消失得無影無蹤。

它們的材質過於堅硬,只是銅荒時期的代用品,用以緩解銅礦石匱乏的危機而已1。

據《開元天寶遺事》記載,葉法善擁有一面鐵鏡,病人可從中看見自己臟腑里的垃圾2。

另據《太平廣記》載,前蜀的嘉王擔任親王鎮使,在整理官署時得到一面鐵鏡,下邊寫著十三個篆字沒有人能認識。

讓工人磨擦乾淨後,光亮得可以照見東西,把它掛在高台上,百里之內都能照見。

他在鐵鏡里看見集市有人正在舞弄刀槍賣藥,便把此人叫來盤問,此人辨稱他只是賣藥,並未玩弄刀槍。

嘉王說:「我有鐵鏡子,照見你了。

」賣藥人於是不再隱瞞。

他向嘉王要鏡子看,鏡子遞過去之後,他竟然用手掌劈開自己的肚子,把鏡子放進肚裡,腳不著地地冉冉升起,飄然飛走,誰也不知道他究竟是何方神聖1。

這是我們所知道的唯一能擁有神奇性的鐵鏡。

它被肚子所吞噬,並且跟仙人一起飛翔,消失於歷史的濃重陰影。

鐵鏡的堅硬性成全了銅鏡的偉業。

它不僅打開了無限廣闊的魔法空間,而且擁有跟青銅器一樣久遠的時間鏈索。

青銅鑄成的鏡子,散發出青銅時代的古老氣息,據此滋養著懷舊主義的貴族趣味。

這種時空屬性就是銅鏡的最高魅力,它據此反射著上古歷史的模糊面容,並且要為走投無路的時間尋找出口。

儘管黃帝銅鏡此後銷聲匿跡,但其中的第八面鏡,卻在隋代突現於御史王度手裡,仿佛是一次歷史性的迴旋。

《太平廣記》引《異聞集》記載說,隋煬帝大業七年(公元611年)五月,王度從御史任上辭官,從一位故友那裡得到了黃帝古鏡。

鏡寬有八寸,鏡鼻是一隻蹲伏的麒麟。

環繞鏡鼻劃分出龜、龍、鳳、虎等四個方位,四方之外又布有八卦,八卦之外更有十二時辰,其外又有二十四字,繞鏡一周。

字體酷似隸書,代表二十四個節氣。

這些層層疊加的同心圓,就是寶鏡語義體系的全面展示。

它涵蓋了中國時空體系的主要尺度,正是東方式宇宙的細小模型[3]。

關於黃帝寶鏡的非凡功能,在下列故事中可以初見端倪。

王度的朋友薛俠擁有一把寶劍,左邊的紋理如火焰,右邊的紋理似水波,光彩閃耀,咄咄逼人。

薛俠要求用這把寶劍跟王度的寶鏡進行比試。

王度欣然答應。

他們進入一間密不透光的房間,王度拿出寶鏡,鏡面上吐出光華,將全屋照亮,兩人彼此都能看見對方,猶如置身於白晝,而寶劍則黯然無光,只有在王度將寶鏡裝進鏡匣後,古劍才吐出光華,但也僅僅是一、二尺的光景。

薛俠撫摸著寶劍長嘆道:「天下神奇寶物,也有相剋相伏的理論啊。

」此後每到月圓之夜,王度都將寶鏡置於暗室,它發出的華光,可以照亮四周數丈遠之處,但要是讓月影照入暗室,寶鏡就變得黯然無光。

這是因為陽光和月光是宇宙的第一光線,任何寶物都無法與之匹敵[4]。

2.中國寶鏡的神學威力

黃帝跟鏡子的密切關係,昭示了國家對反射性器具的倚重。

那是自我反省的工具,從政治組織、身體組織到心靈組織,所有這些事物的健康成長,都取決與鏡子的探測與療救功能。

這是鏡子神話的精神起源。

從誕生伊始,它就註定要去守望和捍衛權力的核心,以及與各級組織相關的事物。

鏡子的魔法打開了中國人自我凝視的歷史。

周靈王23年,一座名叫「昆陽台」的豪華宮殿被打造起來,專門用來安放包括銅鏡在內的各類國寶。

一個叫做「渠胥國」的國家派使者來周朝,贈送了貴重的禮物,除了高達五尺的玉駱駝和高達六尺的琥珀鳳凰外,還有一枚「火齊鏡」,高約三尺,用它在黑暗裡看東西,猶如白晝,而對著鏡子說話,裡面竟然可以做出應答,周朝人把它奉為神物。

但到了周靈王末年,這枚神奇的寶鏡卻不翼而飛[5]。

奇怪的是,在寶鏡失蹤之後,西周的末日也隨之降臨。

在寶鏡出沒與國家權力的盛衰之間,存在著某種神秘的因應關係。

這種寶鏡跟權力的邏輯關係,大約起源於古羅馬帝國。

《太平廣記》稱,當年羅馬的波羅尼斯國王得到兩枚寶鏡,鏡光所能照亮的地方,大的達到30里之外,小的也有10里,很可能是羅馬宮廷普遍使用的雕花銀鏡。

天火焚燒宮廷時,寶鏡放射的光明,居然還能抵禦火災,使房屋無法化為灰燼。

但被火燒過之後,鏡子的光彩變得昧暗起來,卻還能用來克制各種毒物(這是銀質鏡子的另一證據),被人賣到民間,換得黃金兩千多斤。

此後隨著朝政興衰,這兩枚寶鏡反覆出入宮廷與商賈之間,猶如走馬燈一般。

在西羅馬帝國覆滅(公元476年)的30年之後,也即南朝梁武帝天監年間(公元502—519),這兩枚寶鏡從地中海長途跋涉,流落到了漢地,儼然是傳遞帝國覆滅消息的白銀訃告。

儘管西方鏡子在歷史上扮演過重大角色,但從秦朝開始,中國本土工匠已經發明了鑄造透光鏡的技術,而鏡子的功能也急劇升華,由日常照明轉向透視,其魔法性與日俱增。

攻入秦都咸陽之後,劉邦接管了前朝留下的巨大財寶。

他以勝利者的姿態進入咸陽宮,得意洋洋地走遍所有府庫,去巡視他從前朝帝王那裡奪取的財物。

《太平廣記》記載了整個過程。

最讓劉邦驚異的,是秦始皇留下的那面方鏡,寬四尺,高五尺九寸,里外通明,人在鏡中的影像是顛倒的;用手捂著心來照,能夠清晰地看見五臟六腑。

體內有病的人,可以由此洞察疾病的部位[6],其功能遠在現今的X光機之上。

這是寶鏡光線的秘密,它能夠穿越一切物理障礙,展現物體內部的隱秘結構,並把整個漢民族帶入這光線的最深處。

越過流氓皇帝劉邦之手,寶鏡修正了漢人對黑暗的悲劇性感受。

寶鏡的這種透視功能被延續了很久,直到唐代還放射著不朽的光芒。

據《松窗錄》記載,長慶年間(公元821~824年),有個漁民在秦淮河上下網,打撈起古銅鏡一枚,直徑一尺多,其光澤與水波一起涌動。

漁人拿來觀看,自己體內的五臟六腑歷歷在目,甚至可以看見血液在血脈里流淌的景象,漁人感到無比驚駭,手腕發抖,以致寶鏡再度墜落水中,後來千方百計打撈了一年左右,始終無法重拾那件寶物[7]。

漁人似乎構成了一種世俗社會的象徵,它拒斥切入肌膚的內省。

只有智者才能抵制這巨大的驚駭。

他們越過詭異的鏡像,靜觀著自己的誕生和死亡。

在生物學的視域裡,人就是那種能夠自省的靈長類動物,並因這種這種技能而強大,成為本星球最有權勢的物種。

鏡子不僅提供了自我反思的器具,還成為這種偉大心靈運動的象徵。

但在中華文明的體系里,銅鏡並未轉換為內省哲學的搖籃,卻與寶劍、玉器和銅鼎一起,成為道士驅邪體系里的法器。

3.威權管制下的照妖鏡

在道士的全力推動下,秦始皇方鏡超越光學的限定性,向著「照魂」的巫術領域大步飛躍。

據說女子一旦有淫邪之心,被這枚寶鏡一照,就會膽張心跳,露出道德敗壞的形跡。

性情暴戾的皇帝,用它來來照射宮中的美女,凡是發生膽張心跳現象的,一律予以處死[8]。

它是實施道德威權的最高利器。

直到1960年代,喬治奧威爾的寓言體小說《1984》,才指涉了「真理部」在居民家裡安裝的那種「電幕」,但後者只是一種超距離攝像儀,並不具備心靈探查的功能。

由於透視鏡的稀缺,在威權主義管理方面,西方可能比中國落後了兩千餘年。

耐人尋味的是,在天朝歷史上,只有秦帝國沒有出現過引人注目的宮廷緋聞,究其原委,大約是那些問題女人都在魔鏡的查驗下曝光,被翦除得乾乾淨淨,剩下的只有苟延殘喘的份兒,哪裡還敢跟男人調情,打各種心懷叵測的主意。

幸而這枚魔鏡在項羽手裡丟失,後世的皇帝們無法繼承這一神器,否則,皇帝的宮廷生涯會變得無比乏味,而整個專制社會的歷史,也將因此被大規模改寫。

「照魂」的最高狀態就是「照妖」,也就是能夠籍此分辨妖精與魔鬼的真相,而這才是統治者的最高事務之一。

《洞冥記》的記載宣稱,漢武帝修建的望蟬閣,高達十二丈,上面安放一面青金鏡,元封年間(公元前110~前104年)由印度波祗國使者進獻,直徑約為四尺,雖然無法辨認好人壞人,卻可以分辨人與鬼怪。

尋常的鬼怪經它一照,就會露出原形,根本無處隱匿[9]。

《搜神記》則記載說,三國時期,吳國的國王孫策,忌憚道士于吉的個人魅力,悍然將其殺害,但于吉的屍體卻在事後神秘失蹤。

孫策照鏡子時,看見於吉就在自己身後,回頭去看,又杳無蹤跡,如此再三,駭怕得撲在鏡子上失聲大叫,身上毒瘡崩裂發作,很快就魂歸黃泉。

一枚尋常的世俗鏡子,僅僅因其跟無辜道士的生命相關,竟然呈現出某種詭異的力量。

這其實就是關於照妖鏡的某種質樸報導。

而直到唐代,李商隱才在其詩「我聞照妖鏡,及與神劍鋒」中,完成對「照妖鏡」的命名程序。

而「照妖」方面的敘事,最完備的還是王度的《古鏡記》。

公元611年6月,王度返回長安,途中借宿在朋友程雄家裡。

他家有個婢女名叫鸚鵡,容顏美麗,楚楚動人。

到了晚上,王度打算脫衣歇息,拿起古鏡隨意照照,遠處的鸚鵡看見了,急忙下跪叩頭哀求,自訴是一頭千年老狸,能變化成人形迷惑人,犯了死罪。

被神仙追捕,逃亡和流落在這裡,不料遭遇天鏡,使她再也無法隱形和永生。

憐香惜玉的王度,想放鸚鵡一條生路,但她卻因已經被天鏡照過,死期即將到來。

鸚鵡請求用最後的時光來享受人生歡樂,王度將鏡放回匣中,親自為鸚鵡敬酒,並將程雄的家人及鄰里都招來,大家一起縱酒狂歡。

鸚鵡不一會兒就酩酊大醉,揚起衣袖邊舞邊唱道:「寶鏡寶鏡,悲哀啊我的生命,自從我脫去老狸的原形,已經侍奉了好幾個男人。

活著雖是歡樂的事情,死亡也就不必悲鳴。

有什麼值得眷戀的呢?只要享有這一時的快樂就行!」鸚鵡歌畢再拜,化作一隻老狸死去。

滿座的客人無不為之震驚嘆息[10]。

《古鏡記》深切地質疑了照妖鏡的驅邪功能。

鸚鵡是一頭狐狸,卻以人的形貌在世,並且擁有一個鳥類的名字,這其間隱含著某種多形態存在的複雜慾望。

鸚鵡渴望藉此同時占有三種生物的屬性,也就是占有狐狸的靈異、人類的情慾和鳥類的自由。

這是一種何等偉大的意願,它要超越神所製造的諸多限定。

但魔鏡阻止了這種慾望的升華,把變形記演繹成一場可笑的命案。

但鸚鵡是一個真正的英雄,儘管她(他、它)最終落入了死亡的圈套,但由於《古鏡記》的譜寫,她從死亡中獲得了美學的永生。

鏡子巫術最終讓位於生命自由的信念。

(未完待續)

注釋:

[1] 清陳元龍《格致鏡原卷五六》引《稗史類編》:《黃帝內傳》曰:(帝)既與西王母會於王屋,乃鑄大鏡十二面,隨月之用。

又見唐王度《古鏡記》:昔者吾聞黃帝鑄十五鏡,其第一橫徑一尺五寸,法滿月之數也。

以其相差,各校一寸,此第八鏡也(出《太平廣記》)。

這兩則記載可以互相參詳。

[2] 《古今圖書集成·山川典·卷二九三》引《述異記》:俗傳軒轅鑄鏡於湖邊,今有軒轅磨鏡石,石上常潔,不生蔓草。

1 據《金史·食貨三》載,世宗大定元年,……八年,民有犯銅禁者,上曰:「銷錢作銅,舊有禁令。

然民間猶有鑄鏡者,非銷錢而何?」遂並禁之。

此即因銅錢荒缺而禁鑄銅鏡的例證。

《舊五代史·卷一百四十六·志八》亦稱皇帝下詔「禁一切銅器,其銅鏡今後官鑄造,於東京置場貨賣,許人收買,於諸處興販去。

」 此為鑄鏡權被宮廷壟斷的證據,而究其原委,皆因銅錢匱缺。

民間以鐵代銅而鑄鏡,勢所必然。

但鐵鏡反射率更低,又難以打磨,實用性不大,故始終不能在民間推廣。

2 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照病鏡》:葉法善有一鐵鏡,鑒物如水。

人每有疾病,以鏡照之,盡見臟腑中所滯之物。

後以藥療之,竟至痊瘥。

1 《太平廣記·第八十五·異人五》引《玉溪編事》:前蜀嘉王頃為親王(明抄本親王作親藩)鎮使,理廨署(署原作置,據明抄本改)得一鐵鏡,下有篆書十二(按篆文列十三字,二字當是三字)字,人莫能識。

命工磨拭,光可鑑物,掛於台上。

百里之內並見。

復照見市內有一人弄刀槍賣藥,遂喚問此人。

云:「只賣藥,不弄刀槍。

」嘉王曰:「吾有鐵鏡,照見爾。

」賣藥者遂不諱,仍請鏡看。

以手臂破肚,內鏡於肚中,足不著地,冉冉升空而去。

竟不知何所人。

其篆列之如左(篆字略)。

[3] 《太平廣記·第四百三·寶四·王度》:鏡橫徑八寸,鼻作麒麟蹲伏之象。

繞鼻列四方,龜龍鳳虎,依方陳布。

四方外又設八卦,卦外置十二辰位而具畜焉。

辰畜之外,又置二十四字,周繞輪廓。

文體似隸,點畫無缺,而非字書所有也。

侯生云:「二十四氣之象形。

」承日照之,則背上文畫,墨入影內,纖毫無失。

[4] 《太平廣記·第四百三·寶四·王度》:其年八月十五日,友人薛俠者獲一銅劍長四尺。

劍連於靶,靶盤龍鳳之狀,左文如火焰,右文如水波。

光彩灼爍,非常物也。

俠持過度曰:「此劍俠常試之,每月十五日天地清朗,置之暗室,自然有光,傍照數丈,俠持之有日月矣。

明公好奇愛古,如飢如渴,願與君今夕一試。

」度喜甚。

其夜果遇天地清霽,密閉一室,無復脫隙,與俠同宿。

度亦出寶鏡,置於座側。

俄而鏡上吐光,明照一室。

相視如晝。

劍橫其側,無復光彩。

俠大驚曰:「請內鏡於匣。

」度從其言。

然後劍刀吐光,不過一二尺耳。

俠撫劍嘆曰:「天下神物,亦有相伏之理也。

」是後每至月望,則出鏡於暗室,光嘗照數丈。

若月影入室,則無光也。

豈太陽太陰之耀,不可敵也乎。

[5]《太平廣記·卷二二九》引《王子年拾遺記》:周靈王二十三年起昆陽台。

渠胥國來獻玉駱駝高五尺,琥珀鳳凰高六尺,火齊鏡高三尺,暗中視物如晝,向鏡則影應聲。

周人見之如神。

靈王末,不知所之。

《類說卷一》引《拾遺記》(今本無)亦記此事,但其細節有所出入:周穆王時,渠國貢火齊鏡,大二尺六寸,暗中視之,如白晝。

人向鏡語,則鏡中響應之。

[6] 《西京雜記·卷三》:(咸陽宮)有方鏡,廣四尺,高五尺九寸,表里有明。

人直來照之,影則倒見,以手捫心而來,則見腸胃五臟,歷然無礙。

人有疾病在內,則掩心而照之,則知病之所在。

[7] 《太平廣記·第二百二十九·器玩四》引《松窗錄》:唐李德裕,長慶中,廉問浙右。

會有漁人於秦淮垂機網下深處,忽覺力重,異於常時。

及斂就水次,卒不獲一鱗,但得古銅鏡可尺余,光浮於波際。

漁人取視之,歷歷盡見五臟六腑,血縈脈動,竦駭氣魄。

因腕戰而墜。

漁人偶話於旁舍,遂聞之於德裕。

盡周歲,萬計窮索水底,終不復得。

[8] 《太平廣記·第四百三·寶四·秦寶》:……女子有邪心,則膽張心動。

秦始皇帝常以(方鏡)照宮人,膽張心動,則殺之也。

高祖悉(將寶物)封閉,以待項羽。

羽並將以東。

後不知所在。

[9] 《初學記·卷二○》引郭子橫《洞冥記》:望蟾閣上有青金鏡,廣四尺。

元光中,波祗國獻此青金鏡,照見魑魅,百鬼不敢隱形。

[10] 《太平廣記·第四百三·寶四·王度》

本文為華夏器物分析之一

未完待續

本文圖片皆來自網際網路

上傳與管理:傑夫

——————————————————————————————————————

首部中篇小說集《字造》《神鏡》《麒麟》七月底已上市

首部長篇小說《長生弈》五月底已上市

歡迎各位網友訂閱《文化先鋒》,搜索微信公眾號iwenhuaxianfeng,或掃描如下二維碼即可。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寶鏡的故事——書生、被害的女子、成精的妖怪

傳說軒轅黃帝創製了銅鏡。《軒轅內傳》:帝會王母於王屋山,鑄鏡十二,隨月用之,此鏡之始也。真正看到的銅鏡實物,目前所知最早的銅鏡是甘肅出土的齊家文化墓葬中的銅鏡,這枚銅鏡在中國國家博物館的「古代中...

照妖鏡,鏡子變成的妖怪,女人和鏡子

照妖鏡是我國古代神魔小說里經常出現的一種法寶,只要拿著它往妖怪身上一照,就能使妖怪顯出原形。隋朝末年時,有一位叫做「王度」的官員寫了一部傳奇小說《古鏡記》,內容就是圍繞著其收藏的一面古鏡所發生的...

古代銅鏡的神秘用途

從文獻記載和考占發掘中銅鏡的出土狀態來看,銅鏡除被古人用於照面梳妝外,還有多種特殊的用途。對此雖然不少文章和專著中已有論述,但所述及的多為某些特殊場合或活動(如千秋節、涉外禮儀、婚嫁)中的饋贈現...

古人怎麼照鏡子?

鏡子是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日常用品,就像牙膏一樣,放在那裡的時候不引人注意,但如果突然間不見了,那無疑是讓人鬱悶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