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雞食盆,竟被薩馬蘭奇挑中,成了北京奧運會的「申奧大使」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歷史沒有真相,

可是在國寶文物上,記錄著真實的歷史;

歷史無法穿越,

可是在國寶單位中,遺存著鮮活的歷史參觀名勝古蹟;

憑弔懷古,即為巡禮

發現文化藝術價值,悟道人生哲理,就是尋理……

感謝您閱讀「博物館看展覽」和「歷史講壇」聯合推出的頂級國寶系列文章——《國寶尋理》

第一集 陶鷹鼎

7:47 國寶尋理:陶鷹鼎(上) 來自博物館丨看展覽

1993年6月,瑞士洛桑新落成的奧林匹克博物館裡,人頭攢動、熱鬧非凡。

原來這裡正在展出申辦2000年奧運會的六座城市所各自帶來的藝術珍品。

北京,選送的每一件文物,都頗有來頭。

因為他們都是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先生親自從北京西安等地選定的。

她們有來自巴蜀的三星堆青銅大面具,有戰國龍鳳青銅方案,秦兵馬俑及漢代的金縷玉衣,唐代的鎏金銀盤及明定陵出土的鳳冠等等。

這些集中代表了中華文明的文物精品,讓前來博物館參觀的人士,讚不絕口,在洛桑引起來不小的轟動。

而在這批文物中,最古老的一件,就是今天的主角——陶鷹鼎。

看上去很呆萌的陶鷹鼎,怎麼會在眾多文物精品中,充當排頭兵的角色呢?這個故事,還得從1958年說起。

1958年秋,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師生組成的考古隊在華縣發現了著名的泉護村仰韶文化遺址。

考古隊在泉護村遺址進行發掘的同時,還在附近作調查工作。

在泉護村的東鄰,有一個太平莊,這裡有一位村民叫殷思義

這個殷思義上一年的一天,在村東犁地,幹著幹著活兒,手頭猛然一震,犁鏵碰上硬物,他以為是地里的石頭,就準備將石頭挖出來,誰知挖開犁松的虛土,卻是一件鳥一樣形狀的陶器,這,就是後來聞名於世的陶鷹鼎。

但他當時並不知道自己挖到一件國寶,隨手帶回家,做了雞食盆。

他見到考古隊熱火朝天的工作,就主動向來村裡調查宣傳的考古隊員講了自己曾挖出一件陶器,並將陶鷹鼎送交給考古隊,這才使這件珍貴文物見於世人,最終被國家博物館收藏。

根據殷思義提供的線索,考古隊在太平莊挖掘出一個女性的墓葬,出土了十幾件骨匕、數件石圭、石斧及一批生活器皿等。

石圭、骨匕等物品通常作為禮器來使用。

鷹鼎與它們是屬於同一墓內,形式與眾不同,可能與當時的祭祀活動有關。

陶鷹鼎採用佇足站立的雄鷹造型。

鷹體健碩,雙腿粗壯,兩翼貼於身體兩側,尾部下垂至地,與兩隻鷹腿構成三個穩定的支點。

鷹眼圓睜,喙部有力呈鉤狀,結構簡潔,威武雄壯,彰顯出一種強大的張力。

鼎口設置於背部與兩翼之間,緊密結合似背抱狀,將鼎形器物特徵與鷹的動物美感巧妙地融為一體。

該鼎周身光潔不加紋飾,粗大鷹腿與尾羽巧妙地分為三個支點,成鼎足之勢。

既強化了雄鷹固有的形神特徵,又與陶器的工藝造型取得了和諧統一。

仰韶文化以精美彩陶而著稱,鷹形陶鼎的問世表明此時的人們不但擅長彩繪圖案的創作,在造型藝術方面也有很強的實力。

此鼎目前珍藏在國家博物館地下一樓的古代中國展廳。

在已發現的新石器時代陶器中,以鳥類造型的陶器,當前僅見此一件,是原始制陶工藝的傑作。

其設計巧妙,比例相宜,造型優美,形態逼真,製作精緻,注重造型與實用的完美結合,至今仍是國內少見的珍品,是五千年前我們祖先聰明智慧的結晶。

中國最早的陶塑藝術品出現在新石器時代早期的裴李崗和河姆渡遺址,距今約7000至6000年。

早期的陶塑製品題材廣泛,有豬、豬頭、羊和人像等,但一般均小而簡單,製作也較粗糙,有些還可能是兒童的玩具,有些則或與祭祀活動有關。

這件文物所屬於的仰韶文化,首先是在河南省澠池縣仰韶村遺址發現。

仰韶村遺址位於澠池縣仰韶鄉境內,距縣城10公里,地勢北高南低,呈緩坡狀,遺址東西兩側各有深溝,北依韶山,東、西、南三面環水。

遺址坐落在縣城北7.5公里飲牛河西岸仰韶村南、寺溝村北的台地上,南北960米、東西480米,面積約36萬平方米。

遺址向北可達晴山的山峰之一——韶山。

仰韶村村名即取諸仰望、崇敬韶山之義。

(仰韶村·安特生攝)

仰韶文化的發現與初步研究,是從中國地質調查所顧問、瑞典地質學家安特生開始的。

這位安特生可是上個世紀初,世界考古界的一位知名的人物。

他1874年出生於瑞典。

1901年畢業於烏普薩拉大學,取得地質學專業的博士學位,並從此開始了他的學者生涯。

他曾經兩次參加了南極考察活動,成為名噪一時的地質學家。

後來安特生擔任萬國地質學會秘書長,1914年被中國的北洋政府聘任農商部礦政顧問,從此開始了他夢寐以求的中國探險考察之旅,同時也踏上了他人生最輝煌的道路。

為什麼他對中國懷揣著夢想呢?

咱們周三再講。

微信ID:atmuseum

微博:@博物館的那些事兒

QQ群:博物館.看展覽交流群

475225203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安特生與仰韶文化

歷史沒有真相,可是在國寶文物上,記錄著真實的歷史;歷史無法穿越,可是在國寶單位中,遺存著鮮活的歷史參觀名勝古蹟;憑弔懷古,即為巡禮發現文化藝術價值,悟道人生哲理,就是尋理……感謝您閱讀「博物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