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0年前都城遺址凝聚一系列政治理念 二里頭考古最新成果直接指向夏王朝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夏商周室二里頭隊副隊長趙海濤表示,一系列發現表明二里頭遺址是中國最早王朝都城的遺址。

何凌飛攝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王洹星、何凌飛、林維):在中國人所熟知的歷史中,最古老的王朝名叫「夏」。

夏朝,雖然是中國史書記載的第一個世襲制朝代,但由於長期缺乏考古的直接證據,中外考古學界對它是否真的存在也有質疑。

新近公布的考古成果表明,位於中部河南省、距今3800——3500年左右的二里頭遺址,經考古學與歷史文獻學考證,最有可能是中國最早的王朝——夏朝的都城遺存。

這裡不僅挖掘出了中國最早的宮城、最早的城市主幹道網、最早的青銅器和綠松石器製造作坊,更有一系列重要發明和一系列凝聚其中的超乎後人想像的政治理念。

中國對位於河南省偃師市的二里頭遺址進行挖掘和考古研究已近60年。

麥田中的遺址現存面積為300萬平方米。

據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夏商周室二里頭隊副隊長趙海濤介紹,遺址可分為中心區和一般活動區。

中心區的道路系統是中國最早的「井」字形城市主幹道路網絡,道路上發現有中國最早的雙輪車車轍遺蹟。

對遺址5號基址的挖掘表明,它至少由四進院落組成。

趙海濤認為,這是中國宮城的鼻祖,以紫禁城為代表的「多進院落」建築模式的源頭可上溯到3000多年前。

「商周以後,中國宮殿建築的主流就是多進院落,一直到明清故宮(都是)宮殿建築發展的主流。

目前來看,源頭可以(追溯)到二里頭了。

二里頭遺址還發現了眾多其他遺蹟和遺物,比如最早的青銅禮樂器群、最早的青銅器鑄造作坊以及具有極高歷史、藝術與科學價值的綠松石龍形器等。

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夏商周室二里頭隊副隊長趙海濤表示,這些發現表明二里頭遺址是中國最早王朝都城的遺址。

「二里頭遺址有很多重要的發現,它的發現表明它是一個都城級別的遺址,而且它處的時代、地域和古書記載的夏朝中晚期比較一致。

也有學者認為它可能進入了商朝。

二里頭遺址是探索夏商王朝以及夏商王朝分界的關鍵性遺址。

在2001年至2016年進行的「中華文明起源與早期發展綜合研究」項目過程中,考古學家們還在二里頭遺址中發現了一系列重要的「發明」和凝結其中的政治理念。

比如,更早期的武器、工具、玉石器等,在這一時期實用功能被弱化,開始變得大型化、儀仗化了,這些器物既不是工具也不是武器,其中蘊含的卻是一個中原王朝的政治理念和禮儀制度。

再比如,遺址中出土的一整套青銅容器顯示出,通過青銅器數量的不同體現等級差異這一政治性發明,源頭就在二里頭。

專家們坦言,這大大超出了他們的想像。

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王巍28日在北京向中外媒體表示:「從時間、空間、規模,從它對全國的影響力(判斷),用我們的話說,這些現象就是一個王朝的氣象。

和文獻的記載對照,二里頭文化最有可能就是夏王朝的遺存。

當然,現在還沒有發現確鑿的文字證據。

但是不能因為沒有發現確鑿的文字,就妨礙我們對時間、空間、規模、性質以及所代表的歷史與政治階段進行考察。

考古學家們認為,二里頭王都及二里頭「國家「的出現,表明中國歷史由邦國時代,進入到王國時代。

它也為其後高度發達、繁榮的商周青銅文明、禮樂文明、王國文明開啟了序幕、奠定了基礎。

目前,二里頭遺址已出土了近萬件遺物,其中絕大多數是陶製品。

社科院考古所的技師郭晨光主要負責出土陶製品的修復工作。

他告訴記者,修復一件陶製品遠比想像中難得多,要經過撿、拼、粘三步。

「幾千件陶片中挑一件,因為一個坑中會出土好多不同的陶片,根據它的紋飾、陶質、陶色先撿出來,然後再一塊塊拼,難的話兩三天能拼出來一個。

社科院考古所的特級技師王宏章則坦言,發掘3000多年前的王都遺址絕非易事,人類活動對遺址的影響就不容忽視。

「宮殿廢棄以後,出現了人為破壞。

比如漢代當時有條寬3米的排水渠從中間把(遺址)隔斷了。

我們發掘的時候,根據(年代)早晚情況,從晚到早進行挖掘。

因為二里頭遺址地形也比較複雜,比當地文物部門的(其它)發掘有難度。

二里頭遺址博物館目前正在興建,預計明年10月建成開放。

博物館的展品藏品,主要來自遺址和整個二里頭文化區近60年來考古發掘出土的遺物以及夏商周斷代、中華文明探源兩大學術研究工程留下的文字、圖像資料等,總量預計近4萬件。

規劃占地約41公頃的二里頭考古遺址公園也將與博物館同步建設,遺址公園將對宮城城牆、宮殿建築基址群以及「井」字形道路、鑄銅作坊遺址、綠松石作坊遺址等進行保護性展示,讓人們更進一步感受歷史遺蹟的魅力。

二里頭遺址發掘現場 何凌飛攝

二里頭遺址雕塑何凌飛攝

二里頭典型文物捏口罐 何凌飛攝

二里頭典型文物封口陶盉 何凌飛攝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