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補湖南後石家河文化時期空白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湖南日報2月7日訊(記者 龍文泱)今天,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發布澧縣孫家崗遺址2017年度發掘田野工作情況。

此次發掘在遺址墓葬區揭露了新石器時代墓葬98座。

墓葬中,玉器、帶領廣肩罐的大量出現,淺腹圈足盤與各式精緻磨光黑陶杯以及鬹的普遍出現表明,孫家崗遺址已經進入後石家河文化時期。

這是湖南可確認的首個後石家河文化遺址。

孫家崗遺址2017年度發掘田野工作於今年1月24日結束,歷時101天。

據孫家崗遺址考古隊領隊趙亞鋒介紹,到目前遺址內共發現138座墓葬。

此次,考古隊對遺址東部環壕進行了解剖,確認了孫家崗遺址墓地位於遺址東部、環壕之外,獨立於居址區存在。

在此之前,洞庭湖地區新石器時代遺址的墓地皆位於環壕或護城河之內,未和居址生活區完全分離。

墓地墓葬的分布有很強的規律性。

138座新石器時代墓葬,除1座瓮棺葬外,其餘皆為西南—東北向的長方形豎穴土坑墓,有很強的一致性。

多座土坑墓排布成列,墓列又一起構成墓群。

「整個墓地墓葬的分布至少可以分為4級,即單體墓葬—墓列—墓群—墓地整體。

」趙亞鋒據此判斷,當時的聚落對墓地有整體規劃,反映了聚落內部的社群組織結構。

此次最重要的收穫是發掘出土了53件玉器。

值得注意的是,在墓地北部揭示了東、西兩個墓群,西墓群發現了大量玉器,東墓群連玉器殘粒也沒有,反映出墓群間的貧富分化。

趙亞鋒介紹,新石器時代末期,東亞大陸原始氏族社會走向解體,國家文明出現。

在我國中原地區,夏王朝誕生,其文化強勢向周圍輻射。

洞庭湖地區的本土史前文明進程阻斷,逐漸受到中原文化的影響和同化,開始了華夏化進程。

但此前,我省在這段時期的考古學文化面貌一直不清晰。

孫家崗遺址主體年代在公元前2150年至公元前1800年之間,正處於這一重要時段。

它的發掘,為我們了解當時洞庭湖地區的考古學文化面貌和社會結構提供了鑰匙。

版權聲明:圖片來源於網絡,圖文無關。

如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齊家文化與華夏文明國際論壇」紀要

10月14-15日,在為期兩天的「齊家文化與華夏文明國際論壇」上共有近50名專家學者發言,其中10位進行大會主題報告。主題報告會和三組分組討論分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王仁湘、何駑、葉...

楊官寨遺址或為當時社會大型都邑

本報西安1月24日電 (記者陸航)1月23日,記者來到西安市高陵縣姬家鄉楊官寨村的楊官寨遺址。這裡分布著兩座保存完整的史前墓葬和許多大大小小的探方。2015—2016年,陝西省考古研究院楊官寨考...

江蘇文明之根——順山集遺址

順山集遺址,位於江蘇省泗洪縣梅花鎮大新莊西南,地處重崗山北麓,西臨趙莊水庫,東距寧徐公路約2公里,為丘陵墩形遺址。地表為黃灰土,並雜以紅燒土塊,遺物分布普遍。

專家研討石家河遺址新發現與石家河文化

12月19—20日,來自全國各地考古科研機構和高校的專家學者130餘人齊聚湖北天門,參加由中國考古學會、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辦的紀念石家河遺址考古60周年學術研討會暨中國...

5500年前可能就有「西安城」

本報訊(記者趙爭耀)11月9日,記者從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獲悉,楊官寨遺址再獲重要考古發現,首現廟底溝文化大型成人墓地。專家認為,該遺址所呈現的廟底溝時期關中地區規模最大、規格最高聚落的都邑性質,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