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之前的神秘古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有厚牆環繞的城,有文字,還有高級統治者——良渚文明究竟是怎樣的文明?那裡遺存的古城究竟與這個文明有沒有關係?最新的考古發現令人驚奇並浮想聯翩。

上世紀80年代,我國公安人員接到舉報,說有人在浙江文物市場倒賣國家級的重要文物。

後來公安人員查明,是一農民在浙江良渚鎮西邊的小山上挖掘到了一塊玉器,想在文物市場上賣掉。

後經浙江省文物人員鑑定,這件玉器竟然是5000年前的玉器——玉鉞。

鉞是先秦時代的一種武器——長柄斧頭,玉鉞就是用玉石打磨出的沒有長柄的斧頭。

這顯然不是真正的武器,那它是用來幹什麼的呢?

這個意外發現讓我國考古工作者異常興奮,於是開始了對「良渚文化遺存」的第二次大規模發掘,並陸續獲得了許多新的重大發現。

發現中華第一古城

「良渚文化遺存」是上世紀30年代人們在今浙江省北部、江蘇省南部環太湖地區發現的距今約5300年的文化遺存,其範圍覆蓋了約半個中國。

由於它最初發現於杭州市的良渚鎮,所以考古專家們把它命名為「良渚文化」。

由於當時國內戰亂,所以考古發掘不夠深入細緻。

半個世紀以後陸續進行的新挖潛,才為人們逐漸揭開了「良渚文化」的神秘面紗。

在對「良渚文化遺存」諸多的發掘中,最驚人的發現莫過於良渚古城的發現。

古城大致以良渚遺址區內的莫角山遺址為中心,東西長約1500米至1700米,南北長約1800米至1900米,略呈長方形,南北方向,占地面積近290多萬平方米,面積和北京頤和園差不多。

城牆部分地段殘高4米多,寬度40米至60米,比西安古城牆寬2到4倍。

城牆底部先墊石塊,上面堆築純凈的黃土。

在城裡,人們還發現了一個面積達30萬平方米的人工營造的土高台,高台上有許多夯窩以及成排的柱洞,說明上面曾經有大型建築。

另外高台上還有6個供祭祀時用的大土坑。

從其位置、布局和構造來看,高台有「中心祭壇」的性質。

從大的視野看,良渚古城南北有山,而且古城的南北牆與山的距離大致相等,城牆的西南角和東北角還有兩座小山。

因此,考古學家推斷,良渚人在建城時顯然對地理位置經過精心勘察和規劃。

而從古城的建築布局和內部建築來看,這座古城應當是目前中國被發現的同時代古城中最大的、也是時代最久的一座,堪稱中華第一古城。

神奇的徽標與奇妙的文字

隨著挖掘的持續進行,中華第一古城的許多秘密又不斷被發掘了出來。

考古學家發現,良渚文化遺存中的許多祭祀天神的玉器上,有個「神人騎獸」圖案非常特別。

圖案是一個頭戴羽冠、身披戰袍的神人或武士騎在了一隻猛獸的身上,神人雙目圓睜,齜著牙顯示出威嚴的樣子;他的坐騎是渾身布滿花紋的猛獸,猛獸也露出獠牙,雙爪彎曲地俯在人身前。

如在一件被考古學者稱為「玉琮王」的祭祀用的玉器上,它的四個面竟然刻畫了八幅這種圖案。

這種圖案在象徵軍事首領權威的重要標誌——玉鉞上也有。

這就表明這種圖案具有徽章的作用,甚至有可能是我國最早的「國徽」!

自2012年8月開始,考古學家對從良渚文化遺傳中收集到的608個刻畫符號進行了系統研究,結果發現,有些符號出現的比較集中,但並非雜亂無章;有些符號單個存在,而且筆畫較多;還有的幾個組成一組,有一組連在一起的6個符號,其中有3個是相同的,這明顯是表達某種意思的一句話。

那些單個的符號很像一件件事物,比如旗幟、魚蟲等。

整理還發現在陶器上的刻畫符號大多在燒前形成,石器上的刻畫符號與陶器上的多有相似之處。

這些符號如果是普通劃痕的話,那應該比較散亂,而不會在某個地方集中出現,而且普通劃痕也不會如此規整。

據此,考古學家們認為,這些符號實際上是一種較為成熟且初具系統的文字,而且如甲骨文一樣,是象形文字,不是會意文字。

史學界之前普遍認同中國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距今3600多年,而良渚文化遺存的文字——良渚文字的發現,實實在在地將中國的文字史向前推了1000多年。

美玉環繞的墓主人究竟是誰?

考古學家認為,良渚文化遺存的瑤山遺址、匯觀山遺址、反山遺址等多個大型墓葬中,最難破解的就是反山遺址墓葬了。

反山遺址墓葬算是那個時代最高等級的大型墓地了,墓地當今位於杭州市區西北區域,墓地是在人工堆築的大型土墩上營建的,南邊是男墓,北邊是女墓;墓穴較寬大,有棺槨類葬具。

隨葬大量珍貴器物,90%以上是玉器,還有石器、陶器、漆器、象牙器等。

墓地出土的玉器品種之多,玉質之好,用玉量之大,是迄今為止我國同類發現之最。

最為奇特的反山墓葬是編號為M12的墓葬。

在這個墓坑裡,700多件玉器鋪滿了整座墓坑,被稱為良渚「玉琮王」、「玉鉞王」的兩件超大型玉器就在其中。

有玉琮,說明墓主人擁有神權,有玉鉞,說明墓主人擁有王權,而同時擁有超大型的「玉琮王」和「玉鉞王」,應該說明墓主人是頂級的、集神權和王權於一身的人物了。

莫非M12的墓主人就是良渚的最高統治者嗎?接下來的墓葬研究似乎證明了這一點。

在反山眾多墓葬中一共出土了5把玉鉞,其中M12、M14和M20墓葬出土的是鉞柄上下兩端各有飾物的玉鉞,這其實說明此三墓的墓主人權位等級最高,他們生前一定是「三巨頭」。

而更耐人尋味的是,這三個墓葬在排列成蛇形隊列的墓葬群中的特殊位置:M14是東起第一墓,M12位置居中,M20位置最靠後。

這個次序排列其實也說明,M12很可能就是帝王墓,墓主應該就是良渚古城的最高統治者。

古城支撐的是一個美麗富足的古國?

既然良渚遺存範圍跨越了半個中國,而且有城牆高築的城池,有自己的文字和獨特徽標,還有集神權和王權於一身的最高統治者,這說明良渚古城支撐的不太可能是一個小部落,而可能是一個文明古國,良渚古城也可能恰恰就是這個古國的首都。

如果說良渚文明古國真的是存在過,那麼它應該是在中華青銅文明之前的新石器時代文明,而且是新石器時代文明的頂峰時期,同時作為一個國家,它除了有自己的文化外,生產力水平也應該比較高才對。

那麼事實情況究竟是怎樣的呢?

從考古發掘來看,當時良渚的農業已經相當先進,不但懂得種植水稻,還製造了三角形石犁來耕地,這就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

那時候的人們已經開始飼養家蠶,進行絲製品的紡織。

如在良渚地區出土了一些絲和絹的織物,還有玉石製成的紡輪,證明我國的先民們早在5000年前就穿上了絲綢製成的衣服。

良渚出土的陶器生活器皿也非常精美,玉器加工工藝非常獨特,以至於用今天現代化的堅硬工具去模仿,都很難達到那時的加工水平。

既然當時的良渚已經具備了最高統治者、大巫師、軍隊、手工藝者、農民,說明當時有了明確的社會分工和等級劃分,而且城池和宮殿的存在,也是等級和王權存在的標誌,說明良渚當時已經是國家了,良渚古城其實支撐的是一個美麗富足的文明古國。

如果後續的考古發現真的能進一步證實這個推論,那麼中國朝代史的開端就應在夏、商、周之前,加上良渚了。

尋找中華第一古城的歷史脈絡

如果中華第一古城真的支撐過一個文明古國,那麼這個古國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是否有過記載呢?

傳說在三皇五帝時代南方有一個國家被稱為「羽民國」,因其國民崇拜鳥而得名,而我國古代著名的《山海經》和《淮南子》等典籍里,都提到過這個羽民國,其描述的羽民形象,與良渚徽章上的頭戴大羽冠的形象可以相互印證;而考古學家們根據出土的良渚文化文物推定,良渚人梳著高髮髻。

如果高髮髻也算人頭的一部分的話,那麼良渚人稱得上是《山海經》所謂的「長頭」,如果算上羽冠的話,那頭就更長了。

於此,考古發現和文獻記載二者可相互印證。

此外,典籍所述的羽國的地理位置與良渚所處的太湖流域也可以相互印證。

有學者據此推測,良渚徽章上的神人有可能是戰神——蚩尤。

傳說九黎族能征善戰,他們的首領蚩尤更被族人奉為了戰神,而羽民國應該就是九黎族建立的。

那麼,這個文明古國後來又是如何消亡的呢?有學者認為,可能是在4000年前發生了一場大規模戰爭,戰爭的結果是蚩尤領導的九黎族部隊被炎帝、黃帝的聯軍打敗,其本人也被殺死,羽民國從此被中原的新文明吞併了。

還有學者認為,4000多年前中國發生過很大規模的洪水,羽民國很可能受到了滅頂之災。

大禹帶領人民治水成功之後,在會稽山舉行諸侯大會,藉機殺掉了當時的羽民國國王,羽民國的災民從此接受了中原夏王朝的統治……

考古學家認為,中華第一古城的發現,為研究中華文明歷史的開端提供了新的重要線索。

至於良渚古城是否真正支撐過一個文明古國——羽民國,還需要繼續尋找相關證據。

如果證據確鑿,那麼中華文明史的歷史朝代更迭,就理所應當地把良渚文明排在前面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這一處遺址,足以證明「上下五千年」!

「從目前的考古發現和研究來看,如果我們要談中華五千年文明,只有良渚文化的良渚遺址能拿出來」。——故宮博物院前院長張忠培今天(1月26日)中午,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秘書處,致函聯合國教科...

點評2015年度十大考古發現

一年一度的「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總是吸引著諸多關注的目光,不光是考古界,公眾對考古的關注度也越來越高。「2015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甫一出爐,記者便「沖」向終評評委、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

良渚文化玉器精品欣賞

良渚文化(距今5300年—4300年)是中國新石器時代晚期的一支考古學文化,主要分布於浙江北部、上海西部和江蘇南部等太湖周邊地區,其繁榮程度處於中國大陸同時期史前文化的巔峰。良渚文化玉器以最具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