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玉琮背後的文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反山「玉琮王」

中華文明綿延不絕5000年,是每個華夏兒女獨特的身份標識。

自本期起,「文明中國」版推出「文明密碼」系列文章,梳理中華文明進程中的重要節點,展示壯麗多彩的文明畫卷。

——編者

未來的兩個月,北京最火的展覽應該是國家博物館的《大英博物館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

200萬年的世界史通過不同時期不同區域的代表文物來串連,全球史語境下的文明互鑒從遙遠的古代藕斷絲連至今……

在這個展覽講述人類歷史的開端這一部分,策展人選擇了坦尚尼亞奧杜威峽谷的砍砸器、冰河時代的野牛岩畫、巴布亞紐幾內亞鳥形杵等代表文物,當然也有一件來自中國的文物。

猜一猜是什麼?

是一件來自良渚文化的普通玉琮。

中國觀眾可能會覺得這件玉琮太普通了,因為在良渚文化中出土了太多美好的玉琮,在中國的許多博物館都展出有這類玉器。

問題來了,大家為什麼會不約而同地選擇這件文物作為中華文明起源階段的代表文物呢?

我們那就先來講一下良渚文化的時空坐標。

考古學家告訴我們,它主要分布在太湖流域和長江三角洲地區,更為明確一些就是在今天太湖水系的東苕溪的上游,在杭州這個C形盆地、大約42平方公里的範圍。

它的下游是錢塘江,東邊是京杭大運河。

這是一個在距今5300年到4300年的時段真實存在過的文明。

1936年12月至1937年3月,西湖博物館的施昕更先生對良渚進行了三次考古發掘,獲得了大量的石器、陶片、陶器等實物資料,確認了良渚一帶存在著遠古文化遺存。

但直到1959年,良渚文化才得到命名。

而上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有計劃的考古發掘再次展開。

隨著浙江反山、瑤山等地的發現,一個非常發達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徐徐被揭露。

玉器是良渚文化最突出的物質成就,良渚文化遺址出土的玉器數量之多、種類之豐富大大超出了人們的想像,其中僅反山、瑤山兩地就出土玉器2000多組,若以單件計則超過6000件,其中1986年考古學家在反山12號墓出土的「玉琮王」更是令人驚嘆。

這枚玉琮王呈扁矮的方柱體,內圓外方,重約6500克,形體寬闊碩大,尤其是雕刻有複雜的獸面神人圖像,學者稱其為「神徽」——人臉呈倒梯形,圓眼,寬鼻,闊口,露齒,表情威嚴,人頭上的羽冠由22組呈放射狀的羽翎組成。

雕刻線條纖細如髮絲,最精絕一處是在一毫米的寬度內刻出了四五條線。

獸面有巨大的眼睛,兩眼之間以微凸的短橋聯結,獠牙外撇,有鳥足形利爪,人臂、獸肢上都密布著捲雲紋……

大家知道,玉是一種堅硬的礦石,而良渚文化所處的還是一個不會冶煉硬金屬的時代,聰明的古人以繩子為載體,加上解玉砂和水的砂繩切割工具,用以切割玉料和加工玉器。

一定體量的玉料被製成坯體後才能進行雕刻。

通過科技考古進行技術分析可知,神人獸面像凸起的鼻端是多次切割所為,琮節面的分割也需要精確的計量,每一節的誤差高度都在1/10厘米之內。

整個玉琮既有簡約的平面像,也有節面轉角的立體像。

人的頭部和獸的面部都用淺浮雕處理,突出於器表,而人的雙臂和獸的下肢則用陰線細刻處理,凹入器表。

通過更多的案例分析,考古學家認為,在良渚文化的玉器生產中明顯存在金字塔式分層,從原料的獲取到搬運,從切割成形到最後的精加工,是通過流水線實現的。

民間的一般玉工可以參與採集玉料、初步加工或者製作簡單玉器,貴族以至王室則控制著高級玉器的製作,特別是玉器表面的微刻技術,包括那些代表神權的象徵性的符號的創作,應該都由統治階層壟斷。

據此再往上推論,大規模的用玉需要消耗大量的勞動力,需要一個相對規範有序的社會組織來支撐,需要一個信仰與精神上高度認同的社會結構來維繫。

事實上,良渚文化的神徽圖案在整個太湖流域非常一致,應該是當時「一神教」的重要表現。

人類文明的早期普遍存在巫術,而良渚時代是一個宗教和巫術混雜的時代,良渚玉器系統的產生體現了當時聚落的規模和等級,也是社會信仰和那裡先民精神世界的反映。

隨著更多考古的開展,更為重要的發現接踵而至。

2007年良渚古城橫空出世,這是新石器時代長江中下游首次發現的規模巨大的古城遺址。

在古城內,有宮殿式建築、高等級墓地,城外有祭壇、高等級陶器作坊、玉器作坊……國之都城的模樣呼之欲出。

後來考古學家在古城西面大概8公里的位置,從2009年一直到2015年又先後發現了11條水壩,相當於一個非常完備的水利系統。

這些水壩是用草裹泥堆砌而成,碳14測年的數據結果顯示為距今5100年到4700年這一階段。

水壩會形成一個8平方公里多的水庫,水庫的水可以蓄到古城北面斜山坡的一些高水壩,上游修築這些高水壩,可以將山區的木頭等資源運下來,取代人工搬運,輕鬆漂流到古城裡……

良渚文明並非只影響一地。

在比良渚時代稍晚的龍山時代,陶寺遺址顯然受到了良渚玉琮的影響。

陝西石峁的古城遺址在上世紀70年代出土的玉器裡面,也有良渚晚期被切成片的玉琮。

到商周時期,很多的玉器也明顯受到良渚玉器的影響,這在殷墟婦好墓和金沙遺址出土的一些玉器上都能得到驗證。

春秋之後的一些墓葬中依然有玉琮的出土,宋朝時的官窯瓷器亦有仿製玉琮的。

浙江省考古所所長劉斌認為,人類發展到距今5000年的時候,陸續進入早期國家階段,古埃及、蘇美爾及古印度都是在這個時間形成王國階段,我們中國在這個時期也有類似的國家產生。

從水壩的工程量的角度看,當時社會發展的程度並不低於其他文明。

(楊雪梅)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良渚王者賜予貴族微刻的鐲式琮

匯觀山位於浙江杭州市西北約25公里──杭寧公路(104國道)之側,地屬餘杭市瓶窯鎮外窯村。匯觀山是一座孤立的自然山丘,北望天目山支脈的叢山峻岭,南臨苕溪。東與反山及良渚文化中心遺址莫角山相距僅約...

良渚文化玉器精品欣賞

良渚文化(距今5300年—4300年)是中國新石器時代晚期的一支考古學文化,主要分布於浙江北部、上海西部和江蘇南部等太湖周邊地區,其繁榮程度處於中國大陸同時期史前文化的巔峰。良渚文化玉器以最具原...

國寶重器——良渚文化之「玉琮王」

名稱:玉琮王;用途:玉制禮器;質地:玉;時代:新石器時代;地點:浙江省餘杭縣;現存:浙江省考古研究所;級別:國家一級文物;國務院規定的六十四件禁止出國文物之一。1986年浙江省餘杭縣反山12號墓...

餘杭這件世間獨有的寶貝即將登上央視!

大片來了!中央電視台3套綜藝頻道(華數18頻道)將於1月28日晚上19:30播出大製作《國家寶藏》之良渚玉琮,全方位解讀五千多年前良渚先民的偉大創造,揭示玉琮王的前世今生,解讀文物後面的良渚千...

劉斌:尋找消失的文明——良渚古城考古

我剛剛在思考,考古人的貢獻是什麼?我們自己覺得做了很大貢獻,但是真正關心、知道考古的人還是不多。我們要了解一下在沒有考古之前,神學對人類的認識。中國有女媧造人,西方聖經中有上帝造人的傳說。16...

夏朝之前的神秘古國

有厚牆環繞的城,有文字,還有高級統治者——良渚文明究竟是怎樣的文明?那裡遺存的古城究竟與這個文明有沒有關係?最新的考古發現令人驚奇並浮想聯翩。

趙輝:良渚的國家形態

近些年來,良渚考古每每有重大發現驚艷學界,聲名甚至遠播海外。業界泰斗倫福儒就說過去遠遠低估了中國新石器時代的發展程度。這是國外學者長期對中國考古不甚了解,在認真關注之後發出的感慨。但國內至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