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灰山遺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東灰山遺址,位於民樂縣六壩鎮六壩村東1000米處的戈壁灘上,國道227線旁。

屬四壩文化,距今3900-3400年,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遺址呈小山丘,南北長700米,東西寬400米,占地面積28萬平方米。

為先民生活聚落地,因為古人生活居住時間長,生活垃圾堆積成「灰山」而得名。

遺址表層有大量的陶片、打磨製石器等。

1985年和1986年中國科學院遺傳研究所李璠教授先後兩次在東灰山考察,在遺址的灰土層中發現了小麥、大麥、粟、稷、高粱等作物的炭化籽粒。

在一個遺址發現五種重要作物的炭化種子,這在國內是首次,在世界上也屬罕見。

這些炭化籽粒的發現進一步論證了中國是普通栽培小麥、大麥和高粱的原產地和重要起源地之一。

1987年5—6月,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吉林大學北方考古研究所對遺址進行考古發掘,共開挖5米×5米的探方12個,2米×5米的探溝一條,清理墓葬249座,出土金器、青銅器、彩陶、骨器、石器、木器等各類文物1003件。

陶器有壺、罐、鼎、缽、盤、杯、紡輪等器物。

石器有砍砸器、尖狀器、石斧、石刀、石環等。

它們的出土對研究河西四壩文化具有重要的價值。

東灰山遺址的歷史價值:一是東灰山遺址是四壩文化的典型代表,是繼玉門火燒溝遺址之後,又一處較大規模科學發掘的四壩文化遺址,為全面認識四壩文化提供了豐富的實物資料;二是東灰山遺址的文化層中發現的小麥、大麥、高粱、粟、稷等作物的炭化籽粒,是我國最早種植小麥等作物的歷史見證;三是東灰山遺址出土的砷青銅器及鍛造加工特點為四壩文化銅器所獨有,完全不同於我國其它地方發現的早期銅器,為探討古代民族的遷移或青銅冶煉技術的交流傳播,以及河西走廊地區與西亞、南歐等地的聯繫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廣河:讓齊家文化熠熠生輝

廣河:讓齊家文化熠熠生輝本報記者鄒海林齊家文化,以廣河縣齊家坪而命名。廣河,因齊家文化故里而聲名鵲起。齊家坪遺址位於廣河縣齊家鎮園子坪村齊家坪上、下社,「東至台地邊緣,西至山嶺,南至廟溝,北至二...

「貴安底蘊」那些古老的故事

上期我們說到了貴州考古中的那些事兒,今天小編要給大家說說咱貴安新區考古中的那些你不知道的事兒。在咱美麗的貴安新區,不光山美水美風景美,這裡還蘊含著不少歷史古蹟,上至遠古時代,下至唐宋元明清,每個...

洞庭湖區發現大密集的東周墓群

記者23日從湖南省岳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獲悉,東洞庭湖區發現目前分布最為密集的東周墓群。從出土的青銅兵器的情況看,仍然十分鋒利,保存狀況良好。文物考古專家稱,這一批墓葬主要以楚文化特徵為主,對於深...

齊家文化的銅器

銅,是人類最早使用的金屬之一,早在史前時代,人們就開始採掘露天銅礦,銅的使用對早期人類文明影響深遠。

瀋陽發現一座2000年前古城

新華社瀋陽1月8日電(記者趙洪南)瀋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日前完成了對瀋陽青樁子城址的考古發掘,發現該城址2000年前是一座古城,並且有人類在此生活。瀋陽青樁子城址位於瀋陽市渾南區汪家街道上伯官村青...

齊家文化銅刀研究(連載一)

著名文化學者陳光華先生《齊家文化銅刀研究》(連載一) 1999年10月25日《人民日報》報導:我國科學家在安徽繁昌「人字洞」發現了一批距今大約200多萬年的石製品,其中一件石刀,經專家鑑定後認為...

滕州前掌大商周貴族墓遺址發掘資料

前掌大墓地位於山東省滕州市官橋鎮前掌大村,北距滕州市約25公里,西去1公里。為薛國故域遺址,京滬鐵路橫穿遺址與城址之間,新薛河從村東自北向南流過。前掌大村將墓地分割成南北兩部分,我們分別將其稱...

隆安出土1.6萬多年前完整人類頭骨化石

9月29日,記者從廣西文物保護與考古研究所舉行的隆安縣婭懷洞遺址發掘成果匯報會上獲悉,經過為期3年的考古發掘,婭懷洞內發現了從舊石器時代晚期到新石器時代之間的眾多遺存,包括1.6萬多年前完整人類...

歷經千年的膠東貝丘文化

水母網2月22日訊(YMG記者 慕溯)2016年煙臺「兩會」結束,除了備受關注的民生話題,「文化」這個詞也被代表、委員們熱議。其中,政協委員陳燕琴就呼籲,煙臺要深入挖掘服裝等領域的文化元素,用文...

你知道邢字的來歷嗎?你知道邢國在哪嗎?

西周時的邢國,當前所見的文獻資料不多,早在民國時期,有劉節寫的《古邢國考》一文,刊錄在顧頡剛先生主辦的《禹貢》半月刊雜誌第四卷第九期中。此文雖短但對邢國史進行了綜合性闡述,這也是最早的有關邢國研...

考古專家考察信陽市南山嘴文化遺址

信陽網訊日前,中央統戰部六局處長張華偉,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袁靖一行8人,在省委統戰部、市委統戰部有關負責同志陪同下,來到位於我市溮河區五星辦事處的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南山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