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金樂:靈石旌介商墓考古及其有關故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本期嘉賓海金樂
海金樂,現任山西省考古學會副秘書長,曾任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副所長。
長期從事田野考古,以新石器時代考古與配合基本建設文物保護為主。
1985年冬日的一天
一批泛著銹色的青銅器
經過考古學家仔細
發掘 清理 繪圖 修復之後
最終定格在了
山西博物院的展櫃中
如果
文物只是簡單的用來做展示
也許 它的意義不是很大
但如果
它們能夠轉化成一種能力
讓更多的人認識和了解歷史
甚至去思考未來
那它就是
考古學家給予我們的
一份最有價值的禮物
本期的約讀邀您一同分享
這批青銅器的出處
山西靈石旌介墓
發掘過程中的曲折往事
▼
延伸閱讀
靈石旌介墓衛星影像圖
靈石縣旌介村位於晉中盆地的南部邊緣,汾河之東。
西南距靈石縣城15公里,北與介休縣相毗鄰,墓地坐落在綿山山麓的向陽坡地,地形東高西低,地勢平緩。
靈石旌介商墓現場發掘圖
1976年,旌介村群眾修建窯洞時曾發現商墓一座(編號為M3),出土十餘件銅器。
1984年,在村東燒磚取土場發現了兩座商代銅器墓(編號為M1和M2),並於當年12月至1985年1月進行了考古發掘。
在旌介墓葬發掘後的第二年,即1986年,旌介遺址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國務院頒布其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此事(指1976年M3的發現)在當地影響很大,以致後來我們到此進行文物鑽探時,所有村民都稱銅器為「金牛」,從而認為我們是來找金牛的。
靈石旌介商墓M1發掘圖
當清理到墓底,見到青銅器的那種感覺,綠悠悠一大片,鋪滿了整個墓底,那種手感、那種抑制不住的興奮、那種欣喜若狂的心情,那種激動人心的感覺,很難用準確的言語表達。
作為一名考古工作者,在一生的考古生涯里,能遇到這種激動人心的場面,並親手參與直接的工作,是真正的幸運,也是美好的享受。
該墓葬為長方形豎穴土坑,一槨三棺。
正中間為男性墓主,仰身直肢葬,兩側各有一具女屍骨。
在北側槨棺之間有一殉人,頭西腳東,側身面向主人。
隨葬銅、石、骨、陶等質料的器物共51件,其中以青銅禮器的數量最多,保存也比較完好。
銅簋
靈石旌介商墓M1出土
銅簋的底部紋飾
該銅簋出土於M1男墓主人的左腳部,為深腹、圜底,高圈足的形制。
腹部飾有外卷角饕餮紋,兩側鑄有一對對稱的環耳,裝飾有獸耳。
器物的底部有一匹陽線條的騾子。
獸形觥
靈石旌介商墓M3出土
山西博物院「夏商蹤跡」展廳展出
整器似獸形,分為器蓋和器身兩部分。
整體滿花浮雕,立體感很強,耳部前端是一獸面,獸角似蝸牛觸角;濃眉大眼,葉狀招風雙耳,張口露齒,四條扉棱將器身分為四個部分,裝飾有夔龍紋和獸面紋。
這件獸形觥裝飾細膩,打磨精細,難以觀察出合范的痕跡,堪稱是商代青銅器中的藝術珍品。
雷紋提梁卣
靈石旌介商墓出土
山西博物院「夏商蹤跡」展廳展出
青銅卣蓋內銘文
旌介村商代墓葬的銅器發現不僅數量較多,而且類型豐富,為研究該地區商代晚期的歷史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證據。
晉陝高原地處中原與北方草原的中間地帶,在商末周初之際是古代文化交流的活躍地區。
就整個文化面貌而言,旌介村商墓所出青銅器是以中原風格的容器為大宗的,反映更多的是與中原商文化的聯繫。
約讀嘉賓推薦書目
1、戴尊德:《山西省靈石縣旌介村商墓》,《文物材料叢刊》第3輯,文物出版社,1980年
2、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靈石旌介村商墓》,《文物》,1986年第11期
3、李伯謙:《從靈石旌介商墓的發現看晉陝高原青銅文化的歸屬》,《北京大學學報》,1988年第2期
4、殷瑋璋、曹淑琴:《靈石商墓與丙國銅器》,《考古》,1990年第7期
5、張忠培:《晉陝高原及關中地區商代考古學文化結構分析》,《中國考古學:九十年代的思考》,文物出版社,2005年
6、朱鳳瀚:《古代中國青銅器》,南開大學出版社,1995年
7、張頷:《贏簋探解》,《文物》,1986年11期
8、陶正剛:《靈石商墓亞羌銘試析》,《山西省考古學論文集(1)》,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
9、王曉毅、喬文杰:《歲月遺珠—20世紀山西考古重大發現的文化解讀》,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
(山西博物院)
旌介商墓寫厚了靈石文化
閻春成像大多數考古上的重大發現一樣,靈石縣靜升鎮旌介村商代古墓的發現也不是考古者的特意舉動,而是出自村民修建房屋打土窯洞的無意之舉。一、驚人發現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家住我縣靜升鎮(當時為公社)旌介...
山西晉中市旌介村——不在書本里的歷史,就在你眼前
大家知道旌介村是由於考古發現的旌介遺址。遺址位於山西省靈石縣綿山南麓旌介村以西,靈石縣城東北15公里處。面積約20萬平方米。遺址內發現仰韶、龍山文化和東周遺存,並廣泛分布商至漢代墓葬。1985年...
老漢一鍬挖到商代墓葬,考古家立馬搶救性發掘,出土逆天文物
導讀:中華五千年,地下文物亦極其豐富。全國各地,時不時有無意中刨出寶物、挖出古墓的新聞出現。相比於很多考古家,一些村民是非常幸運的,因為有些考古家窮其一生都找不到一個墓葬,而一些村民總能在無意間...
中國最早的「車模」| 西周 | 刖人守囿車
1989年的一天,時任聞喜上郭村周代古墓葬發掘工地負責人的張崇寧,帶著前一天剛剛出土的一件精巧別致的青銅六輪輓車,匆匆踏上駛往太原的火車,以防這件重要文物在防範措施較差的挖掘現場丟失。剛剛坐定...
河南焦作發現商代晚期墓地 出土陶器銅器貝幣等文物百餘件
新華網鄭州9月17日電(記者桂娟)經報國家文物局批准,考古人員對河南省焦作市聶村新發現的一處商代晚期墓地進行了考古發掘,為研究商代晚期人類食譜、人類體質遺傳因素、埋葬習俗等提供了寶貴資料,具有重...
1976年考古發掘一商代大墓,挖出一文物被禁止展覽,至今秘不示人
聲明:本文為【忘記歷史就意味背叛】原創首發大魚號,禁止一切形式抄襲、洗稿、搬運。導讀:眾所周知,清朝時期故宮收藏了大量歷代的文物,但這些文物大多數被變賣、流失民間以及被蔣中正運往台北。而我國大陸...
齊家文化銅刀研究(連載一)
著名文化學者陳光華先生《齊家文化銅刀研究》(連載一) 1999年10月25日《人民日報》報導:我國科學家在安徽繁昌「人字洞」發現了一批距今大約200多萬年的石製品,其中一件石刀,經專家鑑定後認為...
蘇埠屯墓葬之謎,出土國之重器從何而來?
相傳大禹治水後,將天下劃分為九州,在如今山東地界的九州青州和兗州。其中西起泰山東到黃渤海的這部分土地都屬於青州。如今的青州早已沒有了昔日的輝煌,僅僅是濰坊治下的一個縣級市。但是,其豐富的歷史文化...
你知道邢字的來歷嗎?你知道邢國在哪嗎?
西周時的邢國,當前所見的文獻資料不多,早在民國時期,有劉節寫的《古邢國考》一文,刊錄在顧頡剛先生主辦的《禹貢》半月刊雜誌第四卷第九期中。此文雖短但對邢國史進行了綜合性闡述,這也是最早的有關邢國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