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金樂:靈石旌介商墓考古及其有關故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本期嘉賓海金樂

海金樂,現任山西省考古學會副秘書長,曾任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副所長。

長期從事田野考古,以新石器時代考古與配合基本建設文物保護為主。

1985年冬日的一天

一批泛著銹色的青銅器

經過考古學家仔細

發掘 清理 繪圖 修復之後

最終定格在了

山西博物院的展櫃中

如果

文物只是簡單的用來做展示

也許 它的意義不是很大

但如果

它們能夠轉化成一種能力

讓更多的人認識和了解歷史

甚至去思考未來

那它就是

考古學家給予我們的

一份最有價值的禮物

本期的約讀邀您一同分享

這批青銅器的出處

山西靈石旌介墓

發掘過程中的曲折往事

延伸閱讀

靈石旌介墓衛星影像圖

靈石縣旌介村位於晉中盆地的南部邊緣,汾河之東。

西南距靈石縣城15公里,北與介休縣相毗鄰,墓地坐落在綿山山麓的向陽坡地,地形東高西低,地勢平緩。

靈石旌介商墓現場發掘圖

1976年,旌介村群眾修建窯洞時曾發現商墓一座(編號為M3),出土十餘件銅器。

1984年,在村東燒磚取土場發現了兩座商代銅器墓(編號為M1和M2),並於當年12月至1985年1月進行了考古發掘。

在旌介墓葬發掘後的第二年,即1986年,旌介遺址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國務院頒布其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此事(指1976年M3的發現)在當地影響很大,以致後來我們到此進行文物鑽探時,所有村民都稱銅器為「金牛」,從而認為我們是來找金牛的。

靈石旌介商墓M1發掘圖

當清理到墓底,見到青銅器的那種感覺,綠悠悠一大片,鋪滿了整個墓底,那種手感、那種抑制不住的興奮、那種欣喜若狂的心情,那種激動人心的感覺,很難用準確的言語表達。

作為一名考古工作者,在一生的考古生涯里,能遇到這種激動人心的場面,並親手參與直接的工作,是真正的幸運,也是美好的享受。

該墓葬為長方形豎穴土坑,一槨三棺。

正中間為男性墓主,仰身直肢葬,兩側各有一具女屍骨。

在北側槨棺之間有一殉人,頭西腳東,側身面向主人。

隨葬銅、石、骨、陶等質料的器物共51件,其中以青銅禮器的數量最多,保存也比較完好。

銅簋

靈石旌介商墓M1出土

銅簋的底部紋飾

該銅簋出土於M1男墓主人的左腳部,為深腹、圜底,高圈足的形制。

腹部飾有外卷角饕餮紋,兩側鑄有一對對稱的環耳,裝飾有獸耳。

器物的底部有一匹陽線條的騾子。

獸形觥

靈石旌介商墓M3出土

山西博物院「夏商蹤跡」展廳展出

整器似獸形,分為器蓋和器身兩部分。

整體滿花浮雕,立體感很強,耳部前端是一獸面,獸角似蝸牛觸角;濃眉大眼,葉狀招風雙耳,張口露齒,四條扉棱將器身分為四個部分,裝飾有夔龍紋和獸面紋。

這件獸形觥裝飾細膩,打磨精細,難以觀察出合范的痕跡,堪稱是商代青銅器中的藝術珍品。

雷紋提梁卣

靈石旌介商墓出土

山西博物院「夏商蹤跡」展廳展出

青銅卣蓋內銘文

旌介村商代墓葬的銅器發現不僅數量較多,而且類型豐富,為研究該地區商代晚期的歷史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證據。

晉陝高原地處中原與北方草原的中間地帶,在商末周初之際是古代文化交流的活躍地區。

就整個文化面貌而言,旌介村商墓所出青銅器是以中原風格的容器為大宗的,反映更多的是與中原商文化的聯繫。

約讀嘉賓推薦書目

1、戴尊德:《山西省靈石縣旌介村商墓》,《文物材料叢刊》第3輯,文物出版社,1980年

2、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靈石旌介村商墓》,《文物》,1986年第11期

3、李伯謙:《從靈石旌介商墓的發現看晉陝高原青銅文化的歸屬》,《北京大學學報》,1988年第2期

4、殷瑋璋、曹淑琴:《靈石商墓與丙國銅器》,《考古》,1990年第7期

5、張忠培:《晉陝高原及關中地區商代考古學文化結構分析》,《中國考古學:九十年代的思考》,文物出版社,2005年

6、朱鳳瀚:《古代中國青銅器》,南開大學出版社,1995年

7、張頷:《贏簋探解》,《文物》,1986年11期

8、陶正剛:《靈石商墓亞羌銘試析》,《山西省考古學論文集(1)》,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

9、王曉毅、喬文杰:《歲月遺珠—20世紀山西考古重大發現的文化解讀》,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

(山西博物院)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旌介商墓寫厚了靈石文化

閻春成像大多數考古上的重大發現一樣,靈石縣靜升鎮旌介村商代古墓的發現也不是考古者的特意舉動,而是出自村民修建房屋打土窯洞的無意之舉。一、驚人發現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家住我縣靜升鎮(當時為公社)旌介...

靈石旌介遺址介紹

位於山西省靈石縣靜升鎮旌介村東,綿山西坡,汾河東岸。西南距靈石縣城約15公里。除商代文化遺址外,還分布有新石器、東周及漢代以後的文化堆積。

山西省出土商代玉器欣賞

商王朝對山西另一種模式的統治實踐,一直影響到周代政體的形成。靈石旌介墓地位於山西省靈石縣旌介村,1976年首次發現一座商墓,1985年又發掘兩座商墓,均屬商代晚期。

中國最早的「車模」| 西周 | 刖人守囿車

1989年的一天,時任聞喜上郭村周代古墓葬發掘工地負責人的張崇寧,帶著前一天剛剛出土的一件精巧別致的青銅六輪輓車,匆匆踏上駛往太原的火車,以防這件重要文物在防範措施較差的挖掘現場丟失。剛剛坐定...

齊家文化銅刀研究(連載一)

著名文化學者陳光華先生《齊家文化銅刀研究》(連載一) 1999年10月25日《人民日報》報導:我國科學家在安徽繁昌「人字洞」發現了一批距今大約200多萬年的石製品,其中一件石刀,經專家鑑定後認為...

齊家文化的銅器

銅,是人類最早使用的金屬之一,早在史前時代,人們就開始採掘露天銅礦,銅的使用對早期人類文明影響深遠。

河北商代文明Ⅰ

河北商代文明前言公元前1600年至公元前1046年,商王朝統治中國。商早、中期在豫北、冀南一帶五遷其都。有學者認為,今邢台市一度為商王朝國都。河北是商王朝的主要活動區域之一,60年來已發現商代遺...

蘇埠屯墓葬之謎,出土國之重器從何而來?

相傳大禹治水後,將天下劃分為九州,在如今山東地界的九州青州和兗州。其中西起泰山東到黃渤海的這部分土地都屬於青州。如今的青州早已沒有了昔日的輝煌,僅僅是濰坊治下的一個縣級市。但是,其豐富的歷史文化...

你知道邢字的來歷嗎?你知道邢國在哪嗎?

西周時的邢國,當前所見的文獻資料不多,早在民國時期,有劉節寫的《古邢國考》一文,刊錄在顧頡剛先生主辦的《禹貢》半月刊雜誌第四卷第九期中。此文雖短但對邢國史進行了綜合性闡述,這也是最早的有關邢國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