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 異獸大全 其五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山海經》是中國先秦古籍。

一般認為主要記述的是古代神話、地理、物產、巫術、宗教、古史、醫藥、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內容。

有些學者則認為《山海經》不單是神話,而且是遠古地理,包括了一些海外的山川鳥獸。

《山海經》全書十八卷,其中「山經」五卷,「海經」八卷,「大荒經」四卷,「海內經」一卷,共約31000字。

【鯤鵬】

「北冥有魚,其名曰鯤。

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

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

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

莊子說有一種大鳥叫鵬,是從一種叫做鯤的大魚變來的。

傳說有一大魚名曰鯤,長不知幾里,寬不知幾里,一日沖入雲霄,變做一大鳥可飛數萬里,名曰鵬。

【蜚】

有獸焉,其狀如牛而白首,一目而蛇尾,其名曰蜚,行水則竭,行草則死,見則天下大疫。

【獨角獸】

獨角獸,古代神話傳說中一種頭頂正中長有一支單角的動物。

在中國神話中,獨角獸是一種吉祥之物。

它只有在履行重要使命時才出現。

它的出現被人們視為美好時代的象徵。

當世界和平美好時獨角獸將會重現。

傳說大約五千年前第一隻獨角獸出現,並將文字傳授於伏曦皇帝。

在大約4700年前,也就是公元前2697年,另一隻獨角獸出現在黃帝的花園。

這一吉兆被視為黃帝之統治將千秋萬代,和平繁榮。

堯帝統治時期也出現過兩隻獨角獸,因此,堯帝便成為四千年前五大皇帝之一。

【夫諸】

【古代神獸之一】夫諸:象白鹿,但有四角。

招大水。

《山海經·中山經》:「敖岸之山……有獸焉,其狀如白鹿而四角,名曰夫諸,見則其邑大水。

狀如白鹿而有四角。

其現為水災之兆。

其說始見於先秦。

【鑿齒】

鑿齒也是中國古代神話人物之一:傳說中居住在中國南部沼澤地帶的怪獸或巨人。

鑿齒長有象鑿子一樣的長牙,這對長牙穿透他的下巴穿出,他手中持有盾和矛。

據說鑿齒掠食人類,帝堯命令后羿前往討伐,在經過激烈的搏鬥後,后羿在崑崙山追上了鑿齒並且將他射殺。

鑿齒應該是在神話中被妖魔化的中國南方部落的象徵。

【九嬰】

古代神獸之一。

水火之怪,能噴水吐火,其叫聲如嬰兒啼哭,故稱九嬰。

堯時出,作害人間,被羿射殺於北狄凶水之中。

其說始見於漢。

傳說中的水火怪。

亦用以喻邪惡兇殘的人。

《淮南子·本徑訓》高誘註:「九嬰,水火之怪,為人害……北狄之地有凶水。

《中國神話傳說詞典》認為:「當是九頭怪獸、怪蛇之屬,能噴水吐火以為災。

《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提到北方有一條大河,水深千丈,波浪洶湧,人稱凶水。

凶水中有一隻九頭怪物,名叫九嬰,既能噴水,又能噴火。

十日並出時,凶水也沸騰了,九嬰嫌水中太熱,就跳上岸來,見人就吃,吃的時候,必須有9樣食品同時供它吃,因此成為后羿第3個斬殺目標。

【乘黃shènghuáng】

《山海經·海外西經》:「白民之國在龍魚北,白身披髮。

有乘黃,其狀如狐,其背上有角,乘之壽二千歲。

【猰貐yàyǔ】

【山海經·海內西經】:又北二百里,曰少咸之山,無草木,多青碧.有獸焉,其狀如牛,而赤身、人面、馬足,名曰窫窳,其音如嬰兒,是食人.敦水出焉,東流注於雁門之水,其中多魳魳之魚.食之殺人.

【傳說窫窳是后羿射殺的第一個怪獸。

猰貐曾是天神,是燭龍的兒子。

窫窳原本老實善良,但後來被名為「危」(乃二十八宿之一,鳥頭人身的形象,手持木杖)的神所殺死,天帝不忍心看燭龍傷心,就讓他兒子復活了,可沒想到,復活後,窫窳變成了一種性格兇殘,喜食人類的怪物。

【巴蛇】

《山海經·海內南經》:巴蛇食象,三歲而出其骨,君子服之,無心腹之疾。

其為蛇青赤黑。

一曰黑蛇青首,在犀牛西。

巴蛇就是一種很大的莽蛇,長數丈,身圍七八尺。

傳說有巴蛇吞象的故事。

【陵魚】

海中有陵魚,人面魚身,有手有足,啼聲如小兒。

有的古書把它稱作較人,有的說就是人魚。

《山海經》提到人魚的有好幾處,都說它活在山溪中,看描述可能是鯇,即娃娃魚,不是神話中的人魚。

【雷神】

《山海經·海內東經》:「雷澤中有雷神,龍身人頭,鼓其腹則雷。

雷神是一種半人半獸,龍身人首的神獸,生活在雷澤之中,它在雷澤中遊戲玩耍,常拍打肚子,它一拍肚子,就會發出轟隆隆的雷聲。

【屏蓬】

生兩個頭,各在一端,意志處處相對,一個頭想走那邊,一個頭想走這邊,扯來扯去,移不動尺寸之地。

【火光獸】

古代傳說中夜間能發光的異獸,亦稱「火鼠」。

《神異經》云:「南方有火山,長四十里,生不盡之木,晝夜火然。

......火中有鼠,重百斤,毛長二尺余,......取其毛,織以作布,用之如垢污,以火燒之,即清潔也。

此鼠又名火光獸,其毛為布又曰火烷布......」

《海內十洲記·炎洲》:「炎洲,在南海中……有火林山,山中有火光獸,大如鼠,毛長三四寸,或赤或白。

山可三百里許,晦夜即見此山林,乃是此獸光照,狀如火光相似。

取其獸毛,時人號為火浣布,此是也。

【魚婦】

《大荒西經》載:有魚偏枯,名曰魚婦。

顓頊死即復甦。

風道北來,天及大水泉,蛇乃化為魚,是為魚婦。

顓頊死即復甦。

有—種魚,半身偏枯,一半是人形,一半是魚體,名叫魚婦。

據說是顓頊死而復甦變化成的。

顓頊是少昊之子,在他死去的時候,剛巧大風從北面吹來,海水被風吹得奔流而出魚婦,蛇變成了魚。

已經死去的顓頊便趁著蛇即將變成魚而未定型的時候,托體到魚的軀體中,為此死而復生。

後來人們就把這種和顓頊結合在一起的魚叫作魚婦。

(顓頊(拼音:zhuānxū,注音:ㄓㄨㄢㄒㄩ),相傳是黃帝之孫,昌意之子,居帝邱(今河南省濮陽東南),號高陽氏。

【九鳳】

《山海經·大荒北經》中說:'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北極櫃。

海水北注焉。

有神九首,人面鳥身,句曰九鳳'。

【化蛇】

《山海經(中次二經)》有記載:「水獸。

人面豺身,有翼,蛇行,聲音如叱呼。

招大水。

」這是個人面豺身,背生雙翼,行走如蛇,盤行蠕動的怪物它的聲音如同嬰兒大聲啼哭,又像是婦人在叱罵。

化蛇很少開口發音,一旦發音就會招來滔天的洪水。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論山海經生物奇特

覺得好的,點擊右上角,關注一下呦。 《山海經》是中國先秦古籍。一般認為主要記述的是古代神話、地理、物產、巫術、宗教、古史、醫藥、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內容。有些學者則認為《山海經》不單是神話,而且是...

《山海經》中的異獸圖鑑

異獸】蠃魚【原文】 邽山,蒙水出焉,南流注于洋水,其中多黃貝①;蠃魚,魚身而鳥翼,音如鴛鴦,見則其邑大水。【注釋】 ①黃貝:據古人說是一種甲蟲,肉如蝌蚪,但有頭也有尾巴。【譯文】 邽山,蒙水從這...

一文讀懂《山海經》(上)

以前看山海經,總覺得內容太雜亂無章,很多有意思的細節,淹沒於平淡的地理說明性質的文字中。於是,我將其中的有趣的精華內容梳理成一篇文字,如果讓我給人講《山海經》,我就只把此文粘出來,也就完了。如果...

國產玄幻劇到底有多少梗來自《山海經》

2016-06-15 夏秋 時拾史事玄幻劇的靈感源泉一直以來,無論是大銀幕還是小螢屏,神魔玄幻在國產影視行業中都是個不容忽視的題材。不管是去年大熱的《花千骨》、《捉妖記》、《華胥引》,還是今年接...

人魚到底有多少種(二)

專欄作者陳 列不只是西方,人魚的傳說是世界範圍的,特別是海洋國家,他們對人魚的想像更加豐富一些。雖然傳統意義上的中國並不是以海洋為主的國家,但是因為也有漫長的海岸線和領土內錯綜複雜的河流網,也因...